APP下载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3-06-08裴丽

学理论·中 2013年4期
关键词:服务职能适应性问卷调查

裴丽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与精细的工作。根据高校新生“大学生活”问卷调查个案分析,从日常生活,学风建设,班级建设,归属感、恋爱观等方面,分析得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观点与方法。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与执行者,有效地发挥其服务职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管理;问卷调查;服务职能;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45-02

学生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学校包含面最广、最为精细的基层工作。正所谓“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学生管理工作包含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建设、宿舍管理、奖助评优、党员发展、就业指导等等多个方面,精细化程度及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要倾注爱心、责任和智慧。

在河南科技大学学风建设月期间,对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入学2个月后的大一新生进行了“我的大学生活”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生活、学习情况,对班级管理情况,安全意识、归属感、爱情观等多方面,如表1所示。有70%的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是比较乐观的,有55%的学生能够端正态度,好好学习,有30%学生自制力较为薄弱,有15%的学生是无心学习,占有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在日常生活方面,安全意识都较为强烈,爱情观不成熟,归属感一般。针对大学新生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的人性化、科学化、和谐化管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是当今高校关注的重点之一。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调查问卷中所涉及的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以人为本,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在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高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刚性的管理制度,辅导员必须严格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这样的执行未必会产生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人为本”不是单纯的教师管理学生,而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管理。首先,要试着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多了解现在学生所关注的方方面面,以建立沟通的纽带。另外,与学生的交流尽量选择在学生宿舍或校园中,而非在办公室一对一的像谈判一样地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拘谨、紧张的心理,另一方面能了解到学生更为真实的学习与生活。其次,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多方面信息,比如: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学习状况,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等等。最后,认真听取每一位反映意见同学的心声,在调查清楚并综合考虑后给予改进。当老师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或观点时,学生也尊重老师针对这些问题所作出的安排与改变,这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会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拓展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人的自制能力是一种意志力,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技能的表现,自制能力的强弱与否,对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制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表1调查问卷中反映,河南科技大学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大一新生的学习情况调查中有30%的学生自制力薄弱,另外还有15%的学生无心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纠正行为偏差的能力。

1.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运用多种方式,自评互评相结合。根据学院情况,制定一份行为规范考核表,以检评学生的常规行为,每月评一次,将学生在一月内的不同表现通过考核表体现出来,加分减分都体现在考核表上。抓两头,促中间,树榜样,同时重点帮助习惯差生,促其改正,长期这样,才能慢慢见效。持之以恒,及时强化。

2.提高学生自我导向能力。坚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今天在学习、生活等各类活动中应注意纠正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做到胸中有数、井然有序、有的放矢。促使学生在积极地寻求自我目标的心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能力。

3.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强化认识,自觉地、有目的地用实际行动做到自我认可的程度。

4.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对一段时期的学习、生活根据行为规范表进行对照、综合、鉴别,并周期性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在全面剖析自我、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肯定否定自我的心理过程中,找出值得肯定、发扬的,需要改进的,在自我认识、自我比较、自我反省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集体建设必须要在辅导员指导下,通过学生干部的组织得以实施。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归根结底是外部因素,要想把班集体建设好,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班集体的内部力量,内部力量的发挥程度又取决于学生干部的能力发挥程度。对于辅导员而言,对学生干部要选拔、使用、培养相结合,长期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干部使用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使他们乐于工作,体验到工作中的成就感,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

选拔的过程要善于观察。首先,看学生有无意愿,对工作是否有激情和热情,这在新生迎新表现或其他活动中就会体现出来;其次,学生干部要选择责任感强,思维活跃,乐于奉献,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另外,要相信学生干部,大胆使用,给他们创造锻炼的平台。公众场合,帮助学生干部树立威信,增强同学们对他们的认同感,私下里,指出缺点,帮其改正。

可以说,一个年级有了一个好的学生干部团队,便有了一种内在精神。班干部作为联系辅导员与学生的桥梁,作为辅导员的助手,作为全班学生的榜样,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

俗话说“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好的“车头”确立了,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会感染同学,会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会成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呼唤伙伴们去模仿。另一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需要营造氛围。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集体,作为辅导员要充分创设和谐的氛围。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习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班集体建设中,强化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光的意识,发展学生正直顽强、责任心强、关心他人、努力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个性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四、培养学生归属感,建立正确恋爱观

在表1中,有40%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归属感的,导致大一新生归属感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学习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是影响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归属感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懂得承担责任、拥有健全的心态。

在培养学生归属感方面,学校和老师要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发展为己任,积极地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情感链,让他们感受到班级不冷漠,学习不枯燥,校园不陌生,而是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经常性的与较为内向、孤僻的学生沟通,以鼓励促交流,给学生心灵的安慰,让每一次交流都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另外,学生归属感的培养需要从班级做起,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和班级凝聚力,以好的学生干部带动全班,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大学生归属感缺失或是形成归属感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恋爱,大学恋爱是一件很正常、很单纯的事情,但是真正处理好感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然而大一新生恋爱观并不成熟,有的大一新生想找个感情依靠,便自以为很成熟地去寻找那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男女朋友,实际上是把其当成了自己还未适应新的城市、新的生活而临时借用的归属感载体,还有些学生容易感情用事,容易感伤,感情受挫后,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必须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辅导员既是教育者与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利用其一线学生工作人员的身份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有效发挥其教育、管理、服务职能,有针对性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提供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种学习环境,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质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治军.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毕奎奎.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2).

[3]何芸.浅谈大学生的科学管理[J].教育探索,2012,(2).

[4]姜琨,张继东,乔静芝.基于辅导员微博的高校学风引领机制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2,(1).

[5]蔡■.浅谈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3).

(责任编辑:杜 玲)

猜你喜欢

服务职能适应性问卷调查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浅谈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对市政建设的服务职能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服务职能的提升
基层人民银行履行服务职能与金融管理的实践探讨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