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

2013-06-08罗蕙王庆林

学理论·中 2013年4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罗蕙 王庆林

摘 要:育人模式是指设计、组织调控育人活动的一整套规范的方法体系。它是育人理论的具体化和育人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是介于育人理论和育人实践的一个中间环节。学院一项人才培养方案的项目工程,是独立学院育人模式的探索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人品塑造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41-02

依照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特别强调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要求,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文化素质偏低,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学习不够刻苦,仍然保留着高中阶段和以前懒、散、玩行为的状况。学院本着“要教书先育人”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的方针,以育人带动教学,通过全面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保障的和有实际内容、实践过程、实际效果的人品教育,使培养的人才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行等方面有新的建树或提升,使培养的人才懂得感恩、珍惜和自爱,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自重、自强感,懂得做人,然后懂得学习,进而努力学习,最终成为高素质、高技能、高端型的优秀人才。

一、实行人品塑造工程的原因

第一,人品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人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是当前我国教育短板的主要方面;人品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仍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薄弱环节。兼且独立学院的学生除了品行,更重要的是性格上缺陷:自我,自大,价值观狭隘,很少关注社会,缺少坚韧。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塑造人,是精神方面的东西。马克思讲教育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二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我们不能只看到对生产力具有工具性功能,而忽视上层建筑塑造人的功能,绝对不能这样做……”独立学院如果在教育中把好培养“健全人品”这个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的社会就会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有一个很大提高。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以培养公共政治服务的官员仕人以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偏重儒学人文教育。我们应该加大独立学院学生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并形成特色。

第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国外民办高校的发展是在广泛进行充分比较与论证的基础上,先通过实验再大面积推广。而我国的民办高校是在理论准备还很不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对其定位、经济效益、自身体系、招生来源、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选择以及与其他教育类型沟通等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各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理念,教育模式上还有很多的困惑与迷茫,有许多学校仍处在寻找办学和育人模式创新突破口的阶段。我们并没有找到一种成熟模式,而是“一刀切”基本上沿用了母体学校人才模式,事实上,生源的整体素质不同证明一些做法并不恰当。如今,在强调独立学院独立发展的同时,除了资产的独立,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第三,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孩子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中国现在的社会,大多数人仿佛进入了一个误区,把成功限制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学习成绩好、考高分就是标准;孩子5、6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人品高尚作为成功的标准,从不以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这个人有地位,这个人有财富。如此使得我们在教育上更多倾注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一点在产业化明显的独立学院更为明显,包括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和短期性,而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则普遍得不到重视。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政策以来,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悄然涌现,而学生的整个身心和性情还没有在“应试”教育中的中小学学习阶段走出来,所以人品塑造工程仍应在本科阶段学习期间适当延续。

二、实行人品塑造工程的方法

人品塑造工程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贯穿于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在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身边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的良好情感,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奠定基础。在人品教育过程中,坚持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另一方面,要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从多角度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迎接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国家正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发展规律构建教育体系,通过创设良好的塑造环境,促进学生人格、品行、智力和身体等几方面健康、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促进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广泛实践意义的教育课题,值得中国教育界关注与研究。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欧美现代大学重要的功能就是人品培养。13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撒拉曼加大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必修”。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生可以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在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被称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其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如何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核心道德观念主要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现代人格是:(一)具有远大理想。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有雄心大志,敢于向世界科学高峰挑战;他们讲自立、讲开拓、讲创造、讲贡献;他们胸怀远大、脚踏实地、尊重规律、埋头苦干。(二)具有高尚的品德。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义务感和高尚情操。他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忠诚、积极、正直,富于民族感、时代感。他们尊老爱幼、关心同学、关心集体、重视友谊,珍视爱情,有极强的荣誉感和廉耻心。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必要时能为国家、社会和他人牺牲个人利益。他们具有崇高的美德,是一个行为品行高尚的人。(三)具有民主意识和法纪观念。他们心胸豁达开朗,看重民主,懂得民主与法制的制约关系。他们尊重法律,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准则观念,能依法行事,遵纪守法。(四)具有创新和竞争意识。他们有求新、创新的心理倾向,易接受新事物和新经验,不迷信传统和权威,乐于改革现状。他们敢冒风险,积极参与竞争,并能“以优取胜”。(五)具有扎实的学风和自强精神。他们学习勤奋、扎实、刻苦,讲究学习方法,精益求精,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从事创造的能力。他们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崇尚理性,反对传统依赖心理。(六)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他们懂得身体是事业成就的基础,并能积极锻炼身体,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心理。

笔者所在的院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列入思政课内容(安排2-3学时),要把人品工程的方案作一个很好的辅导和说明,使每个学生一进校就明白此工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并搞了一些专题讲座,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二是列入辅导员(班级),学生工作、党团工作范围,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工作来抓。三是列入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范围。四是列入专题活动,如“三爱一奉献”的创先争优等活动。从领导、到中层、到基层,上下左右,全方位的高度重视,作为基础、系统工程来做。五是设立“人品银行 ”,学生把“成果”不断存入银行自己的账户,毕业时把“成果”附到毕业推荐书上去,带到用人单位去。六是学院各部门要做好一至三年级的实施计划,每个岗位明确自己每年、每个阶段的职责、任务。七是到二年级就可进行现身说法的经验交流。八是设立奖项:每年设立“班集体奖”、“个人奖”、教职工的“工作奖”。九是年初计划,阶段检查,定期汇报,期末总结。十是加强宣传报道。比如:网络,墙报栏、广播站、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饭堂的宣传警句。

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和模式,“素质教育”缺乏严肃的理论构建,它在历史和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理论的和实践的依凭和渊源。我们可以创造新的独特的名词,也可以创造新的教育模式或者理念,但是必须有明确的表达式,有明确的定义,有明确的理论构架和模式构架。

现在不少学校片面地把开设一些技能课程,当作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人品工程的塑造,其实并非如此。人品塑造教育并不在于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而是一种教育过程、目标和追求。它所注重的是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独立等能力和素养。民办学校进行自主教学虽然有了法律上的保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阻碍,在进行教育创新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宗葵,陈曦.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原因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

[2]庞青山.法国高等教育特色制度的演进[J].比较教育研究,2011,(3).

[3]孙涛.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特色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6,(3).

(责任编辑:杜 玲)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