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而信”——传统蒙学的说话之道
2013-06-08宋海丽
宋海丽
摘 要:传统蒙学致力于与日用伦常息息相关的切近之事,其中必然囊括生活日用的说话之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语便为传统蒙学的说话之道定下了“谨而信”的基本论调。“谨”指言语慎重,不多言;“信”指言语诚实可信,不妄言。传统蒙学对蒙童“谨而信”说话之道的要求是对儒家“非礼勿言”礼教规范的践行,以期蒙童日渐近仁,得以锻造成为圣贤的坯璞。
关键词:蒙学;说话之道;谨;信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04-02
古时学校级别的设置没有当下精细的划分,只是笼统的分为“小学”和“大学”。古代“小学”一词有多种含义,既可以指初等教育,也可以专指文字训诂学,为避免歧义,所以使用“蒙学”指称初等教育。蒙学即“启蒙之学”的省称,古人将对儿童开始实施教育称为“启蒙”,这个阶段的教育亦称“蒙养教育”。传统启蒙之学之所以被称为“小学”,不在于学生年龄小,而主要在于与这种较小的年龄相适应,教的都是些浅显、具体而微的切近之事,“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1]5,蒙童学习的内容始于整齐服饰,其次是言行举止的规范,再次则是做学问,至于其他事宜巨细,蒙童皆要知晓。归结到一点,蒙童所习之事就是日常生活的种种规范。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而人才之成始自儿童,“蒙学的使命就是要从日常言行着手,教育蒙童学习各种礼仪,同时培养蒙童恭敬的心,以铸就一个圣贤的坯璞。”[2]129-130
传统蒙学致力于与日用伦常息息相关且具体而微的切近之事,其中自然囊括生活日用的说话之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21,为人子弟者,在家庭之内要致孝双亲,出门在外则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而诚实可靠,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之后,如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学。孔夫子的一句话便为传统蒙学的说话之道定下了“谨而信”的基本论调。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谨”,从言堇声,本义作“慎”解,乃严整自饬之意,言语容易伤人贾祸,为最宜慎重者,故从言。“堇”为黄色黏土,其质地甚为细密,“谨”意即言思缜密,故从堇声,指言语要勤思慎重小心。“信”,诚也,从人从言,指“言合于意也”,指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可信的。《淮南子·人间训》载“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圣人敬慎地对待所有事情,任何行动都符合时宜。“谨而信”的说话之道便是要求蒙童养成严谨的心态,以敬慎之心处世,不妄言,不轻举,待时机恰好时,再采取适宜的行动,这正是圣人之举。
传统蒙学推崇“谨而信”的说话之道不仅是对“蒙以养正圣功也”的追求,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礼教时期儒家礼教纲常对蒙童德行修养的要求。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规范,礼的推行不是依靠外在的权力,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个人对礼教规范的敬畏之感,人服膺于礼是一种自觉,是经过教化过程而主动地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因而蒙童应对之礼所遵循的“谨”、“信”之道就是对儒家“非礼勿言”礼教规范的践行。“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3]7,蒙童所言、所行、所思都要以儒家伦常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克制自身,“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4]125,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否则“怒多横语,喜多狂言,一时偏急,过后羞惭”[1]37,人在发怒之时多说蛮横之语,喜悦之时多说狂妄之语,一时将话说偏说急,事后又总是羞愧难当,这样说话总是有失体统,更甚者祸从口出,最后竟被舌头夺去了性命,“可怜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头”[1]38。《诗经·大雅·抑》载,“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白玉上的污点尚可以打磨掉,而人的言论有瑕疵就没有办法补救了,此语告诫世人必须谨慎自身言语,须臾不废。蒙学的使命便是从儿童的日常言行着手,时时加以训导,鞠养蒙童成就其身的德性,因而指向平日说话之道的“谨”、“信”二字便为蒙童的日常应对之礼建构了一个道德规范的框架,蒙童需要在“谨而信”诸方面着劲用力,涵养德性。
谨,慎也,关照于说话之道即“慎其所出”。正如明代大儒方孝孺在《幼仪杂箴》所说,“发乎口,为臧为否。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言语之出,或褒扬或贬低;加之于人,或欢喜或嗔怪;用之治世,或成功或失败;载之书册,或贤明或愚钝。因此,蒙童决不可逞一时口快,勤思慎重口中所出。《论语》多处载有孔子对言语谨慎的赞誉,如“刚、毅、木、讷,近仁”[4]272,“讷”即说话谨慎、小心,孔子认为谨慎自身的言论是仁德的一种表现。传统蒙学对蒙童说话之道的要求是对儒家“非礼勿言”礼教规范的践行,蒙童自然要追求“仁者,其言也讱”[4]235的儒家理想人格目标。传统蒙学于是秉承“慎其所出”的传统,教导蒙童平日“敏于事而慎于言”[4]18。蒙学经典《弟子规》载:“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所说之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就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就不要轻易传播出去。吕得胜在《小儿语》中也言简意赅地告诫子弟“话多不如话少,语少不如语好”,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蒙童常常谨记“人生丧家之身,言语占了八分”。
人生在世,立言方能立身,但其中也不乏道听途说、搬弄是非的小人。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4]342孔子认为,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更何况“馋口交加,市中可信有虎;众奸鼓衅,聚蚊可以成雷”[5]141,谣言诽谤在市井中到处流传,假的也会变成真的,使人相信闹市中竟会有老虎;众多奸邪摇唇鼓舌所造成的声势就像一大群蚊子聚在一起,声音如同雷声一样大。馋口中伤不仅毁坏他人清誉,更是有损自身的德性修养。可见,除了整饬自身言论外,蒙童切记防止利用言论中伤他人,“谗口中伤,金可铄而骨可销”[5]127,中伤别人的谗言可以使金石熔化,可以使骨肉销毁,小子平日说话能不谨慎?
信,诚也,关照于说话之道指“言合于意”,即言语应当诚实可靠,不得夸张妄诞,并且追求言行一致。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4]39孔子说:“做人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马车缺乏■的结构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行路呢?”大车指牛车,主要用于运送货物;小车指马车,主要用于乘坐或作战。■、■都是驾车的横木,是车辆得以开动的关键部件。为人须讲求信德,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就像车必须要有■,而后才能开动一样。孔子所言即是劝谕世人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不能有丝毫的虚妄在其中。传统蒙学同样秉承“言而有信”的传统,教导蒙童平日与人交谈应信实、可靠,“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1]77。《弟子规》载:“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为”,蒙童平日与人交际应讲求诚信,狡诈与虚妄之言万万不可出口,主张蒙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事情如若不合时宜,便不要轻易许诺,如若不然,事后总有行错。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4]293,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言行相应,则谓之贤。《礼记·大学》载,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世人的一言一行总处于众人的监督之下,因此决不能有所欺骗,必须讲求信德。曾子本人更是以身作则,其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广为流传。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离家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跟去。曾子妻便哄骗孩子说,你只要不跟去,我回来便杀猪给你吃。曾子妻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竟真要杀猪,便赶忙上前阻止。曾子反驳道,你若欺骗孩子,孩子便将不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因为妻子的一句玩笑话而执意将猪杀掉以兑现诺言,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子弟言必信、行必果的品德。
除却对“谨”、“信”说话之道的追求外,传统蒙学还对与蒙童日常应对相关的语音、语调、语气诸方面厘定了规范,如《弟子规》载:“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将上堂,声必扬……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朱熹在《童蒙须知·言语步趋第二》也对此做了详细阐述,如“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蒙童为人子弟,取道于尊长,常常需要怡声低语,言语祥和缓慢,保持谦卑的态度,公共场合之下,不要言语喧哗,轻浮戏谑。传统蒙学对蒙童语音、语气诸方面的要求同样体现了其对儒家礼教规范的践行。
总之,蒙童遵行“谨而信”的说话之道是对儒家“非礼勿言”道德规范的践行,反映了封建礼教时期儒家伦理纲常对儿童德性修养的诉求。“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3]84,没有一种声音是小得听不见的,没有一种行动是隐蔽得不露行迹的,因此,蒙童一言一语需常思谨慎。蒙童在恪守日常生活规范的过程中,日与性成,习与渐长,日就月将,涵养纯熟,渐趋近仁,于此夯实了德性发展的基石,将来便得以锻造成为圣贤的坯璞,“凡儿童少时,须是蒙养有方。衣冠整齐,言动端庄,识得廉耻二字,则自然有正大光明气象”[6]329。
参考文献:
[1]陈宏谋.养正遗规译注[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王炳照.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孟宪承,孙培青.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孔子.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
[5]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幼学琼林[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6]陈宏谋.训俗遗规[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