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的妇女游戏

2013-06-08张筱璇

学理论·中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妇女游戏

张筱璇

摘 要:游戏是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行为活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游戏在中国通常被视作“不务正业”而不被人们所关注,而妇女游戏则由于几千年来妇女所处的地位而更鲜有探讨。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游戏条件、游戏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促使游戏方式和游戏风格也有很大不同。

关键词:中国古代;妇女;游戏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88-03

游戏是一种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文化现象,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在一生中没有玩过游戏,但是游戏在一般人眼里,经常被看作是一种无足轻重,聊以消遣的事物,更少有人去研究它的历史。事实上,游戏虽然是一种娱乐性的活动,但却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活动。

中国的游戏史源远流长,从有史记载的先秦时代的斗鸡、走狗、蹴鞠等古老游戏形式算起,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各种独特的游戏活动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民俗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并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特殊的社会条件、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个层面上反映和影响着当时独特的社会面貌和风气,同时与中国古代社会中各类人物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关系。其中皇帝玩的游戏一般气派宏大,铺张奢华;文人玩的游戏大都是高雅精深,构思巧妙;妇女玩的游戏大都是轻柔婉丽,缓慢雅致;儿童玩的游戏大都是天真烂漫,活泼有趣。总之,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游戏条件、游戏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游戏方式和游戏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资料和篇幅的限制,本文将只对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妇女游戏做初步探究。

一、中国古代妇女热衷于游戏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的游戏活动中,妇女相对于男子,同游戏的关系更为密切,这首先是由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她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子从事的劳动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女子从事的劳动占辅助地位,因此,男子的经济地位也就要比女子高得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则导致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地位上的差别。在政治上,男子可以做官,女子则不能做官;在家庭中,男子是一家之主,女子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于父亲或丈夫或儿子。这就决定了她们较少承担政治、经济责任,较少外出参与社会活动,也较少与家庭生活之外的各种人物来往接触,因此她们就有更多闲暇时间去展开各色各样的游戏活动。

其次,游戏对于中国古代妇女来说,是难得的放松和消遣的活动。古代妇女们最主要的游戏玩乐时间是在节日期间,因为在节日中,统治者对人们的行为活动限制较少,对妇女们的管制和约束也较松弛。每到元宵、清明、端午、七夕、冬至、春节,妇女们便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游戏嬉闹。此外,社日也是古代妇女们重要的节日,每到这天,妇女们大都放下手中的家务活,走到外面去尽情地玩乐,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古时候每个月中还有一个专门为妇女们设立的节日——“下九”,即农历十九日。在这一天,妇女们除了饮酒之外,还会玩游戏,“古人以每月十九为下九,每值九,置酒为妇人饮,至夜为藏钩诸戏,有忘寐达旦者。” (《采兰杂志》)[1]6在古代,“九”是一个“阳数”,而妇女属阴,所以将十九这一天定为妇女的节日,以求得阳气,这种活动也因此称为“阳会”。

再次,从古代妇女的社会阶层上看,在宫廷中生活的皇后嫔妃们是妇女游戏群体中重要的角色。她们整天生活在皇宫之中,生活条件优越,却常常得不到皇帝的宠幸,生活冷清寂寞。大量的闲暇时间和百无聊赖的生活方式,使得她们只能用游戏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贵族、官僚家庭中的夫人、小姐们,也是古代游戏活动中的主要成员。她们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平时很难迈出家门,刻板枯燥的生活方式和严格的闺房戒律,使她们难忍寂寞,因此大都采取下棋等游戏形式解闷。此外,在古代妇女游戏群体中也有很多是一般的民女,每到劳动之余,特别是到了节日之际,她们也经常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松弛紧绷的情绪,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古代还有一个特殊的妇女群体——妓女,较多地参与了各种游戏活动。她们经常和嫖客们掷骰子、玩纸牌、搓麻将,或者猜拳行令等方式博得嫖客们的欢心,捞到更多的钱财。

二、中国古代妇女游戏常见种类及发展演变

那么中国古代妇女们都玩什么游戏呢?主要有相扑、打球、秋千、围棋等。

相扑本是一种由古代的军事活动演变而来的游戏方式,最初主要在男子们中间流行。但是随着相扑的军事性逐渐淡化,这种游戏活动也逐渐在妇女中流行起来。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有关女子相扑方面的古籍资料,大概就是虞溥在《江表传》中记载的吴末帝孙皓命宫女们穿戴着金子做的佩饰进行相扑游戏的故事了。唐宋时期,随着各种游戏活动的广泛开展,相扑也成为当时社会上广大妇女们十分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特别是在宋代,妇女相扑的游戏不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开展得非常普遍,甚至还有女子裸体相扑的情况发生。如在宋仁宗时一次元宵盛宴上,女相扑手就赤裸着身体在宫廷上表演相扑,朝臣司马光还专门为此写了《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来进行批判。民间的女子相扑更是开展得十分频繁,特别是在汴京、杭州等大城市,女子相扑活动随处可见[2]154。宋代以后,闺诫渐严,女子相扑被视作有伤风化而逐渐禁止,所以元明清时期汉族女子相扑活动很少见到。但在蒙古等一些少数民族中,女子相扑仍然盛行[3]318。

球类活动在古代妇女中间也非常盛行。蹴鞠起源于先秦时期,起初是一种男子游戏,也与军事战争有关。后来,蹴鞠逐渐演变为一种有浓厚的娱乐色彩的游戏活动,这时妇女们也开始逐渐加入到了蹴鞠的队伍中。汉代时期就已经有女子参加蹴鞠活动。到了唐代,随着蹴鞠形制的改革,球体变得既轻盈又有弹性,非常适合力量较小,动作较柔的女子们玩。加上唐代时期受到胡风的影响,以及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使得妇女们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比前代开放,因此女子蹴鞠活动大为盛行起来。“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王邕,《内人蹋鞠赋》)[4]203就描绘了唐代宫女们蹴鞠时那种协调、灵敏、柔和、优雅的姿态。唐代宫女们进行蹴鞠比赛后,统治者还经常给她们发放金钱、财物以示奖赏:“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5]

宋元明清几代,女子蹴鞠游戏活动仍然盛行不衰,南宋初年有一个“筑球郭师娘”便是十分出名的代表之一。从五代起,女子开始盛行裹脚,女子用小脚来蹴鞠,则更加增添了女子那种柔美的风韵,因此也特别受那些王孙公子们的青睐和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中那种放荡、腐朽的生活方式。

古代女子还十分喜欢马球、步打等球类游戏活动,它们大多数是从唐代时期开始流行,唐代那种开放、豁达的时代特色,使当时的妇女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获得了很大的自由,也使她们的游戏活动具有了一定的男子气概。不过相比男子而言,妇女们的马球游戏风格就会显得比较柔弱和纤美,尤其是宫女们进行的马球比赛,主要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兴趣爱好而表演给皇帝看的,因此竞争性并不强,而是具有浓厚的表演性和欣赏性。唐代时期还出现了宫女们骑驴打球的现象。天宝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的儿子郭英义充任剑南节度使时,“教女妓乘驴击球,日无虑数十万费,以资笑乐。”(《新唐书·郭知运传》)[6]妇女们游戏时那种婀娜的身姿,轻盈的举止深得王孙公子们的赏识和喜爱。“按马攀鞍事打球,花袍束带竞风流。盈盈巧学男儿拜,唯喜先赢第一筹。”(宋徽宗,《宫词》)[7]241也生动地描写了宋代宫女们骑马击球的情景,颇显纤弱柔美之风。唐宋时期的宫女们还经常玩步打游戏。步打是一种徒步执杖击球的游戏,每到寒食、清明时节,宫女们就要在殿前宫中进行步打比赛,赛后获胜的一方向皇帝磕头领赏。古代妇女们还经常玩一种掷水球的游戏,“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宋徽宗,《宫词》)[7]244反映的就是当时宫廷妇女在水边掷球取乐的情景。

荡秋千也在古代妇女中颇为普及。荡秋千最早也是起源于军事战争的需要,但它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向娱乐游戏转化:“春节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荆楚岁时记》)[8]33到唐代,荡秋千成了一项风靡朝野的时髦游戏活动,从贵族妇女到民间女子,都非常热衷于荡秋千。唐代每到寒食、清明时节,宫中就会搭建秋千架,让嫔妃宫女们尽情地玩乐,她们登上秋千,凌空悠荡,彩色衣裙迎风飘扬,就像仙女从九天飘飘而降,因此唐玄宗称其为“半仙之戏”(《开元天宝遗事》)[8]34。民间女子的荡秋千游戏更是盛行,她们常常在闲暇时间,三五成群地围在秋千架前,你摇我荡,随着秋千的上下翻飞做出各种轻柔美妙的动作。

荡秋千之所以会成为古代妇女十分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中国古代妇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长期被禁锢在深闺之中,很少与外界接触。而清明节前后,大地回春,气候变暖,妇女们走出户外舒展一下身体,摆荡一阵秋千,对身心都有很大益处。古代妇女那种纤柔的体质,也使得她们大都选择形式简便、运动量小、时间可长可短的荡秋千来作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活动方式。

古代文化层次较高的妇女,对于需要有较强抽象思维的围棋类游戏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一般而言,贵族妇女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因此她们对于须周密思考围棋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偏爱。围棋活动那种高雅的格调和安静的气氛,也使它成为古代贵族妇女们一种情有独钟的游戏方式。加上围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有生活条件优越,有大量闲暇时间的人,才能常下围棋,而古代的上层贵族妇女成天关闭在深闺之中,寂寞冷清,无所事事,因此,围棋便常常成为她们终日为伴的良友。

现在所知的中国最早女性围棋手,是汉代的戚夫人,“戚夫人侍高帝,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下围棋。”(《西京杂记》)[9]47此后,历代的后妃宫女往往都以围棋为“必修功课”。“日高房里学围棋,等待官家未出时”(花蕊夫人,《宫词》)[9]248,写出了她们学习下围棋,主要是为了使“官家”对自己有所垂青。从唐代起,围棋在仕女中也开始盛行起来。到宋代时,围棋往往成为一些士大夫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斗智游戏,“垂柳依依绿影生,芰荷亭上设棋枰。局中弹出纵横势,笑问檀郎若个赢。”(《妇人集》)[9]411就描写了夫妻对弈时的情景,而且妻子的围棋水平还略高丈夫一筹。

三、中国古代社会环境对妇女游戏的影响及认识

根据以上对中国古代妇女游戏的种类及它们在不同朝代所处的地位来看,我们发现:在政治比较开明,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妇女的行为较少地受到社会的约束,因此妇女们的游戏活动便能够广泛地兴盛、发展起来。而在政治比较黑暗,思想比较保守的时代,妇女受到的压制十分深重,因此妇女的游戏活动也就不会有较大的发展。这种情况,在唐宋元明清几代尤其明显。

中国古代社会中,曾有很多人对于游戏发表过意见。但总体来说批判多于褒扬,对妇女游戏活动的批判则尤其多,这主要是由于封建礼教对于女子限制过多,认为女子参加游戏活动,抛头露面,有失检点,对维护社会道德和风气十分不利,因此必须禁止和反对。特别是在唐宋时期,妇女游戏活动十分流行,一些妇女在参加游戏时当众表演,衣着单薄,这在一些封建礼教的捍卫者眼里是淫邪的行为。如宋代皇室和民间中盛行的女子相扑,被司马光看作是“裸戏”,司马光是站在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上来批判女子相扑活动的,这些活动在他眼里都是违背人伦道德的伤风败俗的行为,因此必须受到严厉的禁止。但是他们大都是以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评判妇女游戏的,只看到游戏不利于忠孝节义、人伦道德的一面,而看不到游戏有利于人们建立平等、自由人际关系,以及有利于个性发展的一面。因此,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代社会中这些对于妇女游戏的种种批判言论,本身也不一定都是恰当的。

参考文献:

[1][元]伊世珍.琅■记[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2][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4]于左.玩在唐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贺忠,唐雯.由王建《宫词》看唐代宫廷音乐之保密及传授[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6]柏红秀.略论唐代的军营音乐[J].艺术百家,2007,(1).

[7]殷伟.女子游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8]杨荫深.中国游艺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9]张如安.中国围棋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田 苗)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妇女游戏
当代妇女的工作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学习札记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中国与希腊古代洪水神话比较探究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妇女的脚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