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

2013-06-08刘建文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

刘建文

(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安 355000)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所谓人的健康要包括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三个方面。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层出不穷,使得各大高校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也被提上重要的工作日程,而体育锻炼则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提供了动力。为探析新时期福建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对于更好的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病,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福建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当前,受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影响,学生们从小就受到“应试”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影响,课业繁重,加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曾出不穷。为了更有效的研究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笔者对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福建省3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一周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进行实验对比,评价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从而研究两者的关系。

1.1 研究对象

参与调查的学生共216 名,在每所高校选取36 名学生,男、女生各18 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216 张调查问卷,回收200 张,回收率92.6%,有效率100%。采用方差齐性检验,来确定1 周内锻炼频率不同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调查问卷的设计根据90 项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 -90),选取国际上通用的涉及心理健康的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采用“五级评分制”[1],即用1 ~5 分来分别表示“从不、轻微、中等、较重、严重”,以得分的高低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当心理因子≥2 时,为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心理因子得分≥4 时,表明有较重及以上的心理问题。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文献引用法等。采用Excel2003 进行数据录入和输出,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主要包括变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各变量具体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1 可以看出,男生的均值和标准差为2.236 ±0.409,女生的均值和标准差为2.399 ±0.422。男女生的中数均为3,因此,被调查者总体上处于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女生较男生严重。

采用Cronbach α 系数进行信度分析,该系数用来判断量表内部一致性,其大小可以反映量表受到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和测试的可靠程度,系数值越大,则量表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就较小,其信度就越高。信度越高就表明量表越稳定。吴明隆(2003)指出,分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大于0.6、总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大于0.8 为可接受的,可以认为问卷具有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对学生问卷的Cronbach α 系数统计值如表2 所示。

表2 问卷信度分析统计值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不同体育锻炼频率的各组SCL -90 量表心理健康状况因子得分见表3。

表3 不同体育锻炼频率的各组SCL-90 量表心理健康状况因子得分表

从表3 可以看出,每周锻炼的次数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心理健康指标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参与锻炼次数越多的学生,相关指标的数值越小,越趋向于心理健康。其中,每周锻炼1 次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指标差异最大。例如从躯体化因子看,从不锻炼的数值为1.48 ±0.49,每周锻炼1 次的数值1.42 ±0.59,近似于0.06个分值点。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体育锻炼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马斯洛认为,只有低级需要被满足后,才能进一步满足其高级需要[2]。在低级需要被满足后,这种需要就失去了产生行为的动机,人们就会形成更高级别的需要[3]。各种需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的“需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低级需要较容易被满足,而高级需要却不易被满足[3]。对于高校在校学生来说,体育锻炼所产生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其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源。在体育锻炼中,随着自身体魄的增强,使学生更好的消除恐惧感,得到最原始的安全的需要,在运动中,能够得到其它学生的认可,使学生满足自我实现与被尊重的高级心理需要,消除抑郁、焦虑等不良因素。同时,在体育锻炼中,受某些竞技项目的影响,学生必须不断对自己的运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够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走入一个心理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2.2.2 体育锻炼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纳德·瑞布认为:绝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错误的自我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认识自我也是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而在体育锻炼中,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对社会适应性做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感知[4]。对于一个有躯体化心理症状的学生,通过激烈的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我躯体化的根源,从而慢慢的加以改正。对于一个有强迫症状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怀疑自己的某一方面的能力。本来已经锁了宿舍的门,当走出很远后,又回来再次看一看自己是否真的锁上了。而在体育锻炼中,一些体育项目(如投篮)让强迫症的学生没有“第二次查缺补漏”的机会,只能“一次成功”,从而逐渐使学生改掉强迫症这一心理疾病。

2.2.3 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教授沙因揭提出了“社交人”,即“Y 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心理需要也是时刻发生着动态的变化的。人的动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拥有不同的刺激动机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错综交融,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也会产生不同的交际的需要。大学生日常忙于学业,缺少沟通与交际的机会,因此容易产生人际敏感、敌对等心理症状,而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则有利于增强学生交往的机会,使学生间能够彼此敞开心扉、密切配合,明确角色分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快乐。

2.2.4 体育锻炼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现在的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压力较大,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则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忘掉一时的不快,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达到一种“移情”的目标,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发泄情感、抚平情绪的有利工具。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从失败中更清楚的认识“得失”,学会“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丰富的心理体育,促使学生的情感走向成熟。

2.2.5 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锻炼学生坚持的意志品质是体育锻炼最突出的功能.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自己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恐惧心理的能力,使自己更加开朗、乐观、充满朝气。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由于某一方面多次的失败,某些学生便会对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即使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由于意志品质的欠缺,也不能够较好的完成[5],从而产生恐惧、偏执等不良心理症状。体育锻炼项目都具有艰苦、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学生也许在生活与学习中屡屡失败,却可能在体育锻炼中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最终的成功,最终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强,消除一切与不良心理因素。

3 利用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3.1 激发学生心理动机,开展情境化的体育锻炼活动

要发挥好体育锻炼对学习心理健康的疏导作用,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注重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我国70年代的乒乓球外交,促进了当时的“乒乓球热”,使更多的人投入到乒乓球运动中。因此,作为高校也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文化,更加注重体育品牌、榜样的宣传,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北京大学为了增强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体育口号”征集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品读并创造体育文化,从而将对体育的热爱转化为自身的实际锻炼活动。

3.2 尊重学生心理差异,开展差异化的体育锻炼活动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为每位学生都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那么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动机等方面就会显得格外相似。”每个学生的心理条件各不相同,体育运动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对于具有抑郁、焦虑等倾向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体育活动;对于具有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的学生,则可以组织拔河、户外集体爬山、野营等活动,使学生在互助与交流中,增进对话与交往机会,找自己在非正式群体中的角色定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恐惧、忧郁心理特质的学生,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蹦极”运动,也可以通过简单的篮球、足球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开朗、阳光的个性。

3.3 注重学生心理体验,开展生活化的体育锻炼活动

在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传统的“精英体育”转变为“群众体育”,增强体育项目的覆盖面,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良好的情感体验转化为积极的运动情绪,使学生克服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等不良心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来。成立体育课外活动小组、体育俱乐部等体育锻炼组织,争取让全校的学生“人人有组织、人人有活动”,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广泛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搭建良性的平台。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不同的体育项目,例如,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开展律动体操编排活动;而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可以将举行“对联投篮比赛”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篮球场的底线,比赛哨子吹响后,学生分别运球至罚球线进行投篮,投篮之后,要说出一个对联的上阙,同组的学生必须对出下阙,才可以继续投篮,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投篮技能,增加了对话与交流的机会。

总之,体育锻炼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福建省各高校只有积极开展情境化、差异化、生活化的体育锻炼活动,尊重学生心理差异,注重学生心理体验,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赵红伟. 高校在读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20 (6) : 5.

[2]孟祥辉. 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 (3) : 11.

[3]吴婧. 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2012. 23.

[4]刘洪俊.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30 (4) : 22.

[5]王国强. 对高校学生健康素质的调查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50 (6) : 16.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