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3-06-06白凤薇
白凤薇
【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爱数学。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关键词】 聋生 数学学习 兴趣 生活 成功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单纯地让学生听课、做题,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中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喜欢数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呢?
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爱数学。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科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学具有设疑的优势,但毕竟缺乏动人的情节,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此适当地使数学内容含有情感因素,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起学习的兴趣。传统课程的教学是以接受学习、机械训练为主要特征的,这种教育严重阻滞了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大的教育工作若能响应新课程改革,变灌输者为组织策划者,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探究,合作交流,那么数学课必然会更加民主平等、丰富多彩、兴趣盎然。当然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成为一名成功的组织者策划者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不断探索学习。数学课应该不是每天都只能看到老师拿着一支粉笔站在黑板前神情木讷的滔滔不绝,请让数学知识带上情感的翅膀。教师要多组织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研究性学习,数学实验,成立兴趣小组等。让有兴趣的同学在竞赛活动中获得荣耀和成就感;让数学知识在研究性学习和数学实验课上切切实实的帮我们解决身边的问题;让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变成同学们得小老师,变成星星之火那么数学兴趣必成燎原之势。
首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指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巧妙地设计新课的导入内容。新奇巧妙地导入新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其次,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把学生对直观辅助手段的兴趣及时引导到教学内容的探索上来,给学生设置一些"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思维空间。
3.运用直观教具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首先以感性材料为起点,贯彻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图片模具、投影机、声、光、灯等直观教具进行生动形象具体的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加深理解。活泼好动是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去操作、演一演,使枯燥的学习变为具体有趣的东西,在实践活动中尝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4.愉快的体验,成功的激励
学生对某门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决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兴趣。
4.1 因人而异,同享成功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强化学习兴趣,激起对学习的热情。成功不但属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更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这种时候教师要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学习将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魅力。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这个时期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够稳定和持久。鉴于这些特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刚入初中时,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特别是对教他的老师持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老师采取一仲琢磨的态度,因此,教师要以火一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课内,要联系不同学生的知识前提,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讲话幽默风趣,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同时还要多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用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计算方法,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现代数学家的贡献、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学好数学。三是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诸如抢答竞赛等,活跃学生的身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多角度评价,激励成功
学习兴趣是学生不断掌握或使用知识,体验到知识作用、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不断形成的。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具有导向功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信心。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更新评价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实施以鼓励为主的无劣等评价。当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对于学生探求的结果,既指出"对"与"错",也指出"繁"与"简","好"与"坏";既看结果本身,更与学生原有学习水平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即成功。只要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就要让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一次成功的激励,也许就会燃起他们无数次探求的意念,成为学生继续努力的不竭动力。
因此, 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好数学的润滑和催化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参考文献
[1] 《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9年02期 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