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科技水平:一个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影响因素
2013-06-05肖梓光
肖梓光 张 东
地区科技水平:一个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影响因素
肖梓光 张 东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是把握好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各地区科技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各地区金融资产运行条件差异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结论如下:地区科技水平不仅从科技研发、科技运用、科技制度路径三条具体路径对金融风险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实践中两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其金融风险形成与本地区科技水平的关联性越密切;不同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与地区科技水平相关性的正负方向和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科技水平;金融风险;不良信贷资产;金融资产
肖梓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张 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 430073)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金融风险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必须重点防范的风险。金融风险即金融资产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凡是经营管理金融资产的活动和机构都有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是把握好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从逻辑上讲,对金融资产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构成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产生于金融资产运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而科技水平是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内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科技水平,从而会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产生影响,所以,地区科技水平是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一个因素。然而,现实中的地区科技水平是如何对金融风险的形成产生影响的?中国地区间客观存在的科技水平差异是否对中国金融风险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些疑问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一、文献综述
研究金融风险成因的文献主要分为两类,宏观成因类文献认为金融风险成因主要是政策及其变动、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特别是银行体制及其变动、金融机构业务操作水平、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等。如刘尚希指出,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呈现出一种体制转轨因素和行业因素共同作用的 “叠加效应”,体制转轨因素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的变动加剧了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从而加剧了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1]张宏、蔡彤娟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宏观金融风险是超额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国内货币错配。[2]吴永钢、李政研究了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指出金融自由化是有效化解宏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其前提是制度环境的不断改善。微观成因类文献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上,认为资本金充足率、信贷决策能力、利率变化、债务人道德信用、债务人资金使用效率、相关市场变动等是主要成因。[3]如韩伟基于中国企业融资制度的视角,指出当前中国企业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加大了银行对企业经营兴衰的依赖性,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并进一步指出融资体系多元化是化解当前金融风险的主要途径之一。[4]杨琰认为金融机构间竞争多元化、政府的干预等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成因。[5]张晓艳认为银行风险形成原因:一是主要源于管理者管理不善、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等自身原因,二是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周期、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信用状况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并认为银行不良贷款率和经济周期负相关。[6]
也有文献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风险成因。姜建华、秦志宏曾指出,局部地区的金融风险累积可形成区域性金融危机,并可通过特定的传导渠道波及其他区域的金融稳定。[7]王荫林等分析了区域经济结构转换和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并指出要素优势是决定区域经济转型的基本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对经济转型和金融风险有巨大的影响,金融机构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必须关注金融风险。[8]宋凌峰、叶永刚研究指出,在区域金融风险形成中,企业部门和公共部门是主要风险来源,并可向金融部门传递。[9]纪阳认为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体系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而成。[10]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研究宏观金融风险,还是研究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鲜有文献涉及科技因素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现有的关于科技因素和金融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比如,刘降斌、李艳梅研究了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长期和短期关系,指出金融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有长期的支持效应,但短期的支持效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11]丁涛、胡汉辉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了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构建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的建议。[12]秦军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问题。[13]赵天一指出,科技金融促进了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技术创新体系一起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14]部分文献较为明确涉及科技因素与金融风险的研究。如张茂林曾指出,科技风险已成为危及金融安全的重要挑战。[15]刘璐、金素指出,如果金融对科技手段使用不当或使用过度,会使源于科技的风险通过各种金融活动传导至金融发展的各个环节,即使科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但更大程度上却加剧了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16]
总之,现有文献虽然涉及许多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但鲜见有关直接研究地区科技水平因素如何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成果。因此,在当前中国逐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将地区科技水平因素与金融风险结合起来研究,对破解中国科技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瓶颈,更加有效地获取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二、地区科技水平对金融风险形成的影响机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 (美)早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美国1909-1949年经济增长源泉后就指出,企业每工作小时的产品增长中超过80%的部分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并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然而,科技进步必须用一定成本才能换取,这种成本的主要现实表现之一,是科研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进行科技研发和运用。所以,科技与金融密切相关。
金融资产都是经过融资活动形成的,而任何融资都有特定的项目对象,这些融资项目又都坐落于具体的空间位置,因此,融资及其形成的金融资产最终都要落脚到一定的地区。无疑,地区经济环境的差异必然会对不同地区金融资产运行的质量产生不同影响。
引起不同地区金融资产运行质量差异的具体原因很多,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融资债权人的原因,如银行自身的贷款决策、管理水平等;另一类是融资债务人的原因,如借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营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变化、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水平等。显然,后一类原因与各地区的科技水平直接相关,因为科技水平高低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甚至人员素质等,进而影响其预期经营效益的实现,影响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最终影响融资债权人的金融资产质量,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就容易产生金融风险。[17]
从融资债务人角度讲,地区科技水平主要从三条具体路径对金融风险的形成产生影响。
第一,科技研发路径。
通常,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研发能力较强,所以对研发资金的需求也较大,从而融资规模也会相应的较大。然而,研发处于科技活动的较前端,不仅研发本身能否成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而且即便研发成功,后期能否成功地得到实际运用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一方面是较强的研发能力可能诱导负债规模的扩张,而另一方面是研发成功并转化为实际运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两相碰撞,其结果就会在客观上对融资债权人的金融资产质量构成不利影响。相反,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其科技研发对金融风险形成的影响就可能相对较小。[18]
第二,科技运用路径。
同样,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科技成果的实际运用能力也通常较强,其对融资的需求也就相应的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成果的实际运用往往表现为企业对新产品、新生产线的投资,或者对产品和生产线性能的改造,这都会直接引发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虽然科技成果的运用环节离市场更近了,但新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和接受程度有多高,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其预期经济效益。而且,由于新生产线的投资往往会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这也会增大企业实现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其结果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对其偿债能力形成负面影响,最后通过金融资产传导至金融机构,形成金融风险。反之,科技水平较低的地区因其科技运用能力较弱,而对融资需求相应的较小,最终只对金融风险形成,产生相对较小的影响。
第三,科技制度路径。
地区的科技水平不同,其有关科技运用、科技投融资和科技市场管理的各种制度就会有差异,而这些制度上的差异,会通过影响融资债务人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而影响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以致影响地区的金融资产质量。如有的地区在新技术新产品运用上有更多的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政策,或者政府投资占比更大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投资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而降低金融风险的形成率。[19]
三、地区科技水平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将金融风险作为被解释变量。因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金融风险的重要表现,故用其作为金融风险的替代变量,并用信达从银行收购的65 278项待处理不良信贷资产总金额(TA)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数据样本(来自信达官方网站),通过按省(自治区)分类统计得到全国各省(自治区)的待处理不良信贷资产总金额,进而得到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待处理不良信贷资产总金额。
科技水平高低反映在多个方面,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各省(自治区)专利申请数量(ZL)、大中型企业R&D经费(RD)、创新产品项目数(CX)和技术市场成交额(TM)四个反映科技水平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其数据样本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上述65 278项待处理不良信贷资产产生于1990-2005年之间,因无法获得时间序列的数据样本,因此本文选择截面数据方法作回归分析。被解释变量和各解释变量截面数据样本的截面时间统一确定为1990-2005年这一时间段,其中,除被解释变量(TA)的截面数据样本使用 1990-2005年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累计总额外,其余各解释变量(ZL、RD、CX、TM)的截面数据样本均使用1990-2005年各年数据的平均值。为了尽量削弱部分异常数据对模型估计精度的影响,以上各变量均进行对数化处理。
运用Stata12.0对各变量的数据样本检验,我们发现,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所得到的残差项存在异方差,在已知异方差形式的前提下,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来获得模型的有效估计。估计结果见表1。
表1 地区科技水平与金融风险指标相关性估计结果
通过分析表1,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西部地区金融风险的形成与本地区科技水平的关系密切。
在与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科技水平指标数上,西部为两个(ZL0.048*、TM0.585*),而中部和东部均各为一个(ZL-0.594*和RD-0.718*)。这说明西部地区金融风险的形成与本地区科技水平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同时,在金融风险与科技水平指标的显著相关性方向上,西部均为正相关,但中部和东部均为负相关。这说明西部相对较低的科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金融资产的运行条件,以致金融风险会随专利申请数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增加,有所上升;而中部和东部则相反,以致金融风险会分别随专利申请数和大中企业研发经费的增加,有所降低。
第二,专利申请数与偿债困难现象无直接联系。
就金融风险与专利申请数量(ZL)的相关性而言,科技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为正相关,科技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为负相关,科技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则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在经济和科技制度完善程度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因其专利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条件相对较差,从而会出现专利申请数越多,偿债困难现象越普遍的情况;中部地区则相反,专利申请数越多,偿债困难现象越少见;东部地区则因其专利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条件最好,以致专利申请数与偿债困难现象,已经无直接联系。
第三,金融风险与大中企业研发经费的相关性呈地区差异。
就金融风险与大中企业研发经费 (RD)的相关性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不显著,东部地区则呈负相关性。这是因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以致其大中企业研发经费还不足以对金融风险的形成构成显著影响;东部地区则相反,而且因其研发向实际成果的转化条件较好,从而使其大中企业研发经费越高,金融风险发生率越低。
第四,金融风险与技术市场成交额的相关性呈地区差异。
从金融风险与技术市场成交额(TM)的相关性看,西部地区正相关,中部和东部地区不显著。这是因为西部地区吸收消化科技成果的能力相对较低,成交的许多科技成果运用于实际的概率较小;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因其较强的科技成果吸收和消化能力,使其技术市场成交额不影响金融风险的形成。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就地区科技水平对金融风险形成的影响作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信达65 278项待处理不良信贷资产为数据样本,并针对中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科技活动水平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印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第一,从理论上讲,地区科技水平和金融活动联系紧密,地区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金融支持在推进地区科技发展的同时,地区科技水平也会对金融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因素的累积便可形成金融风险。地区科技水平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将从科研研发路径、科研制度路径和科研运用路径三个渠道产生。实证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地区科技水平和金融风险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要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防范金融风险时,不能忽视地区科技活动这一影响因素,在金融政策的设计和调整中应适当考虑各地区的科技水平。[20]
第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科技水平和金融风险的关联强度。
其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低的地区,金融风险形成与本地区科技水平的关联性越密切。因此,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以企业为科技创新发展主体的相关部门要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科技进步,避免盲目采用过高技术和盲目扩张科技项目的负债融资规模,以规避科技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风险。
第三,不同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与地区科技水平相关性的正负方向和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这一结论,金融机构在为不同地区科技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时,应关注区域差异性,具体来讲,应关注以下因素:一是金融风险形成与专利申请数量,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较高地区,分别呈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二是金融风险形成与大中企业研发经费,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呈负相关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关系不显著;三是金融风险形成与技术市场成交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呈正相关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关系不显著。
注释:
①信达是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1]刘尚希.宏观金融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J].管理世界,2006,(6).
[2]张宏,蔡彤娟.超额储备、人民币汇率与货币错配——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宏观金融风险[J].财政研究,2010,(9).
[3]吴永钢,李政.论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的相关性[J].河北学刊,2013,(3).
[4]韩伟,胡振兵,冯波.融资体系多元化与金融风险的防范[J].金融研究,2005,(6).
[5]杨琰.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2,(12).
[6]张晓艳.透视当前银行贷款质量[J].中国金融,2012,(17).
[7]姜建华,秦志宏.非均衡发展格局下的区域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运行[J].国际金融研究,1999,(9).
[8]王荫林,张海霞,张东生.经济波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风险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4,(11).
[9]宋凌峰,叶永刚.中国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递研究[J].管理世界,2011,(9).
[10]纪阳.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11]刘降斌,李艳梅.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单位根和协整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8,(12).
[12]丁涛,胡汉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J].软科学,2009,(3).
[13]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1).
[14]赵天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及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
[15]张茂林.科技风险:金融安全的新挑战[J].中国金融,1999,(5).
[16]刘璐,金素.金融发展中的科技风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
[17]周琼,周华.历次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
[18]伍利民.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开放的人才工作机制研究[J].天府新论,2010,(2).
[19]李东卫.金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
[20]安杰出.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思考[J].学术探索,2012,(11).
【责任编辑:叶 萍】
F832.48
A
1004-518X(2013)07-0051-05
教育部“大创”训练计划项目“待处置资产类型:信达的选择偏好实验研究”(2011105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