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的临床护理与措施
2013-06-05邝本英
邝本英
妇产科腹部手术的临床护理与措施
邝本英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的临床护理干预及应对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整体性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肪液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腹部手术中开展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成功完成。
妇产科;腹部手术;临床护理;措施
随着妇产科疾病类型的增多,腹部手术仍为临床常用术式,有较广的应用范围。护理干预是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手术安全、避免医患纠纷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其中对40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整体性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20~49岁,平均(36.5±2.6)岁。手术均为横切口,其中合并肥胖7例,贫血9例,糖尿病4例;手术类型:子宫全/次全切除术8例,卵巢癌根治术2例,剖宫产术40例,宫颈癌根治术6例,异位妊娠24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40例实施妇产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整体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预妇产科患者因自身疾病的影响,身心均较为痛苦,加之对手术知识缺乏了解,存在过分担忧或期望过高,易有恐慌、紧张等负性情绪产生[2]。护理人员需加强术前访视工作,加强沟通[3]。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预期效果、对腹部感染进行防控的注意事项,以舒适、洁净的手术室环境,娴熟的操作技能水平,完善的医疗设施配备,热情的工作态度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使患者的顾虑思想消除,提高主动参与手术及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保持乐观情绪,确保手术过程有序进行。
1.2.2 饮食干预妇产科开展腹部手术治疗中,科学、合理的饮食调节为重要内容,患者为择期手术时,其作用更为显著[4]。需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针对性方案,按照适宜能量、低膳食纤维、少量多餐、低脂肪的原则,以达到加强患者营养状况,行术前支持治疗的目的。患者消瘦且营养状况不良时,应将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相应增加,以提高血浆内含有的蛋白水平,使机体获得充分的营养,在机体抵抗力增强的情况下,使组织修复能力提高,加快术后伤口的愈合。患者伴有糖尿病基础疾病时,需采取饮食调节和药物干预等措施,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在稳定血糖水平后再实施手术。合并贫血发生时,需给予铁剂进行补充,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1.2.3 健康教育讲解手术具体方法、实施步骤及开展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就术中注意事项需着重强调,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皮肤需保持清洁,术后就有效咳嗽的方法进行指导,加强术后腹部切口的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5]。
1.2.4 术中及术后干预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全程,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切口进行选择,需选取合适的方式行手术麻醉操作,避免腹壁组织撕裂,合理、科学的选择缝合材料,对切口感染进行积极预防。术后每日定时观察腹部切口情况,实施药敏试验。对抗菌药物依据试验结果进行选择。对切口张力有无增加或有无渗血渗液的出现加强观察,肥胖患者及机体营养不良者需提高重视力度,抬高床头,在双膝下加用软垫,放松腹部肌肉。教会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以使切口张力减轻[6]。积极全面的补充水、电解质,依据患者需要行肠外营养补充。肥胖患者需对切口是否发生脂肪液化进行预防,可对切口在术后行红外线照射,使切口保持干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1.2.5 疼痛护理患者术后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在个体间有一定区别,与年轻患者比较,年老患者疼痛感较轻,与性格内向的患者比较,性格外向者对疼痛的主诉相对较多,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措施,可通过听音乐、读报等方式使患者注意力转移,必要时行药物干预[7]。
1.2.6 康复干预加强康复指导,对床上大小便进行锻炼,掌握科学起坐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腹部切口张力,使愈合加以促进。对腹带合理应用,在术后早期即指导患者离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强体力,避免肠粘连事件发生。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肪液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后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n肛门排气(h) 住院时间(d) 脂肪液化 愈合率(%)观察组 40 37.6±9.2*10.3±2.3*0(0.0)*40(100.0)*对照组 40 43.4±5.4 13.4±3.2 6(15.0) 33(82.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加之公众对医护质量要求的增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确保手术成功实施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对医疗纠纷最大限度的避免,是维护和谐医患关系,使患者权益得到保障,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和促进社会效益提高的保障[8]。妇产科腹部手术存在一定特殊性,特别是在目前肥胖人口增多的情况下,高频电刀也呈广泛应用,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较高的发生几率,故需要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手术安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有无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痛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并保持环境的温馨和整洁,使患者舒适度增加,并加强饮食、运动指导、缓解疼痛护理,健康宣教等,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对手术各项操作可积极配合,确保成功完成。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肪液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腹部手术中开展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成功完成。
[1] 郭梅,王慧萍.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J].家庭护士,2008, 6(1):63-64.
[2] 卢兰琴.22起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 2006,21(3):305-306.
[3] 蒋纯艳,李思.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生命体征影响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6(07):4-5.
[4] 陈桂娥.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杂志,2006,6(18):3519-3520.
[5] 冯庆梅.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践[J].中国护理杂志, 2007,4(7):73-74.
[6] 黄海珠,陈丹桂.产科门诊如何做好产前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61.
[7] 叶昕,郑喜慧,葛晨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J].吉林医学,2009,30(18):2119-2120.
[8] 陈桂娥.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杂志,2006,6(18):3519-3520.
R473.71
A
1673-5846(2013)03-0407-02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