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分析
2013-06-05陆玲钦
陆玲钦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分析
陆玲钦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了急救护理,对照组未对患者采取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高血压脑出血;急救;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病情危重并且进展迅速,如不给予及时的救治,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而给予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可以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治疗效果[1-2]。笔者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为(56.37±7.62)岁;发病至送往医院的时间在1~12h之间,平均时间为(4.16±2.16)h;其中3h以内者36例,4~8h者17例,大于8h者7例;入院后血压水平在160~210/85~110mmHg,平均血压为(182.67±15.69)mmHg;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急救护理,对照组未给予患者急救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后血压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急救护理方法
1.2.1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有假牙者取出假牙,用舌钳夹住舌体进行固定防止舌根后坠,放置口咽通气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调节为6~8L/min,保证大脑的氧供应。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
1.2.2 开放静脉通道并给予药物输入脑疝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开放静脉通道,尽量给予静脉留置针,给予20%甘露醇加压输入,防止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形成脑疝;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必要时给予40mg利尿剂脱水;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脏按压复苏;如伴有抽搐狂躁,则给予安定12~20mg静推进行镇静;尿潴留患者给予导尿[3]。
1.2.3 适当控制血压将血压维持在140~150/ 90~100mmHg[4],以预防继续出血及再出血,注意选择作用温和、不良反应小的降压药,血压水平不宜低于患者平时的基础血压水平。注意监测血压情况,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药液滴速。
1.2.4 安全转运及监护搬运时先将患者置于被褥一侧,轻轻翻身至被褥上,固定头、胸、臀、下肢,平行搬运至担架,下楼时应置于头高脚低体位,转运过程中患者头部朝向车头,选择平坦的道路,防止震动;途中给予心电监护,注意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瞳孔的变化,保持呼吸道及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随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预防及处理;转运过程中及时与医院急诊科取得联系,并取得CT室及相关科室的配合,做好检查、住院等准备工作。
1.2.5 正确有效的院内救治运送到医院后立即帮助患者进行CT等检查,协助家属办理住院手续,迅速整理好床单,将患者安全移至床上,摆放好正确的体位,给予高流量吸氧,准确测量生命体征,需要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1.4 疗效判断标准于治疗后第7天根据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5]对患者进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减至0分为治愈,减少30分以上为显著进步,减少15~30分为进步,减少15分以内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2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5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2例,其中发生中枢性高热5例,气道阻塞1例,脑疝2例;对照组治愈8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6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6例,其中发生中枢性高热9例,气道阻塞5例,脑疝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在高血压和脑动脉变性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发生血压骤然升高,动脉发生破裂而引起的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失语、失明、肢体瘫痪等表现,未及时给予救治,可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6]。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发展迅速,属于急危重症,病死率及病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而科学有效地急救护理能够为患者的抢救赢得重要的时机,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包括现场急救、安全转运、院内急救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抢救措施有呼救、初步急救处理、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等。急救的目的是抢救患者生命和减少伤残,而护士在急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药物正确有效地输入,安全转运患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暂时的稳定和缓解,为院内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1] 谢晓梅,杨大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和转运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16.
[2] 张丽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5):684.
[3] 刘漫香.院前急救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285-286.
[4] 张智会,张玉兰.脑出血院前急救84例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0,31(21):3573-3574.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l-383.
[6] 刘林.高血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9(35):8644-8645.
R473.5
A
1673-5846(2013)03-0388-02
广西上思县人民医院,广西防城港 5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