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旅游价值
2013-06-04谢倩,王慧
谢 倩,王 慧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沈阳110034)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核心、以文化为特征的创意产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并且日益受到关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文化创业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并已建立起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税收、投资,同时也能吸引大批的旅游者、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旅游,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因此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旅游价值功能对于更深入的挖掘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潜能、更大限度的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概念界定
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是英国,它于1998年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1]:“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和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和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等13类,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包括版权、专利、商标、设计在内的有关知识产权的产业[2],在这里他就把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拓宽了,包括了科学技术类的产业,摒弃了创意产业仅限于艺术和文化产业的观念。
集聚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和趋势。文化创意产业的线性和网状的价值链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向集群化的趋势发展。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所谓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指“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具备自主创意研发能力,并具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障和公共服务的区域”[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按照分类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场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全新规划型、依托大学科研机构型、依托原有产业提升型、改造旧工业建筑型这四类[4]。改造旧工业建筑型是指沿承原有建筑所有外部风格和内里气质,采用“以旧做旧”的改造方法,对原有的旧工厂、仓库进行简单的装修改造,使其具有返璞归真的魅力、符合市场新需求的特色,从而在此基础上成规模的租赁所形成的集聚区。
本文主要研究改造旧工业建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即在旧的工业厂房、仓库基础上改造而成。据笔者统计,全国改造旧工业建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数目达到百个(见表1),其中大部分发展模式都是引入艺术元素,发展设计、绘画、雕塑、行为艺术等行业,另外工业建筑的艺术魅力业吸引着大批的参观者,从而形成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
表1 我国改造旧工业建筑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状况
二、改造旧工业建筑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还是近几年来刚刚出现的趋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方式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集聚区都够开展旅游活动,适合发展旅游业,但是通过利用老工业建筑、利用工业遗产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却吸引了很多的旅游者,带动了集聚区的发展。这一类的集聚区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改造工业建筑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需要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关键在于其创意性和前瞻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国营的工厂破产倒闭,闲置出很多的工业厂房,这些工业厂房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反映出我国建国初期甚至是解放前工厂建筑的特色,现在有些还被列为了工业遗产,因而具有较大的价值。另外,这些厂房大多占据了城市发展的黄金地段,拆除旧建筑相当于是毁掉了城市文化的一支文脉,所以利用这些建筑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仅能节约投资成本还能促进旧的工业遗迹焕发生机,使园区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区工业特色。如常州运河五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其原址是第五毛纺织厂,这座典型的“伴河而生”的老企业厂区内有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少部分民居、日式建筑,尤其是连排锯齿型厂房,具有典型的纺织企业的特色,因此,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该厂停产后,常州工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三大主题,通过“改造、削减、增补”的方式,将其建设成为具备历史遗存保护、传统工艺传承、创意运营、产业项目对接等综合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二)园区类型大多为艺术设计创作类
改造旧工业建筑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本身的建筑风格就极具艺术特色,因此在园区开发类型上,大多数地区就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成为艺术创作的集聚地。同时旧工业建筑所拥有的高大的厂房、适合艺术创作的氛围和廉价的租金,吸引了艺术家成规模的租赁。在不改变厂房原貌的思想指导下,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被保留下来,同时内部构造也加入了时尚的新元素,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和艺术文化交融的沧桑韵味。比如上海莫干山路50号,原来是上海春明粗纺厂,现在变成了上海最具规模和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吸引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士和中国香港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等[5]。旧工业建筑加上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其成为上海时尚文化的新地标,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名片。
(三)旅游功能不断凸显
为了鼓励文化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各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改造旧工业建筑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仅能够吸引商家前来洽谈生意,也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前来观光考察。旅游者不仅对老工业建筑感兴趣,也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设计的艺术作品感兴趣,这些都是促使他们前来旅游的动机。比如北京798艺术区便是其中一个最成功的案例。2006年北京798艺术区被北京市政府评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随着知名度的提高,798艺术区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逐渐演化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及CNN旅游调查显示,“登长城,看故宫,逛798”已成为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的最新观光路线。近几年来,北京798参观的人数年平均增长20%,2005年超过50万人次的游客访问了798艺术区;2007年近150万人;仅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就接待了33万国内外游客、媒体等各界人士;2011年为期一个月的798艺术节迎来了国内外游客75万余人次,创造了798艺术节游客史上的新高[6]。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首先是出于一种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众多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区。随后,由于利用老工业厂房的特殊形式以及艺术的辐射力,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到来,同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所形成的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方式”和“LOFT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关注,成为城市旅游的新兴吸引物。
三、改造旧工业建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旅游价值
人们之所以开展旅游活动,在于旅游资源或者旅游目的地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体现就是旅游资源本身具有价值,能够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让旅游者产生内在的冲动,鼓励旅游者出游[7]。所以说,价值是旅游资源存在的重要依据。在这里,我们认为能够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并能够为之提供休闲与消费的各种体验的事物都具有旅游价值,也就是说,旅游价值是旅游客体对旅游主体的效用和满足,而旅游过程就是效用和满足实现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都具有旅游价值,都适合发展旅游业,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效用、激发旅游者兴趣并前来参观访问的集聚区才具有市场潜力,适合发展旅游业。利用老工业厂房的文化创意集聚区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旅游者,自发形成旅游市场,充分说明这一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具有共同的旅游价值,适合发展旅游业。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它的旅游价值。
(一)从旅游文化角度来分析
这一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多是在废弃的工业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后工业时期,原先大量的集聚在城市中心的工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原因搬迁或倒闭,空置出大量的厂房和仓库。城市中的旧厂房、旧仓库受原有的工业生产的集约性和系统性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网状或块状的特点。创意产业入驻旧厂房、仓库后,原有的空间资源被利用,原有的功能被改变放大。因此,创意产业有利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避免了城市文脉的中断,为城市增添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新型元素。
文化是创意产业的特征,文化也是旅游的灵魂。一方面,作为近代工业建筑的代表,这些旧厂房、旧仓库本身就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代表着我国建国初期工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历史背景。另一方面,很多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现代艺术文化的一个载体。这里的艺术家通过自由创作、定期展览的方式,把艺术文化传递出去,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文化艺术旅游者的到来。所以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所自发形成的文化地带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分析
在工业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日益关注体验这个话题,现代人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生活来自于对旅游过程的完整体验,成熟的旅游者更多的是关注旅游的体验价值。旅游体验的范围较大,但主要是对旅游事物原真性和原整性的体验。因此,旧工业建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是符合了他们对品味和体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旅游体验价值。
这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多发展的与艺术相关的创意产业,因而参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旅游者不仅包括具有怀旧情结的中老年人,还有追求时尚、热衷于浪漫艺术生活的青年人。这两代人就代表了两种不同体验型的旅游者。首先,对中老年来说,他们属于历史体验的旅游者来说,这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的是中国初期的一些老厂房,在“修旧如旧”思想的指导下,建筑外围依然保留当时的印记,一些墙上甚至还粉刷着以前生产生活的标语,基本还原了其本来面目,原真性较好。这一些陈旧的工业建筑已经由理性的空间保留功能改造演变成为感性的情感寄托物,是城市中相当部分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是这些中老年人对过去生活的原真性的体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怀旧情结和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属于艺术体验的旅游者,艺术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在欣赏的时候本身就具有体验的成分,亲身感觉艺术创作的过程。许多年轻或者是知名艺术家聚到一起进行学习和观摩,是难得的艺术交流和火花碰撞的过程,到这里参观可以进行一次旅游艺术体验。
(三)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作为一个文化创意集聚区,必须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促进集聚区整体和谐的发展。随着到访人数的增加,许多艺术家和游客会被集聚区的画作、雕塑所吸引,购买收藏大量的艺术作品,不仅增多游客量和增多艺术品交易额,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旅游消费。另外这里也有专门的旅游纪念品店,可方便游客选购商品,为集聚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它的国外游客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客人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区。他们以中高收入者为主,其中国外游客平均一天在798的消费达到近400元。2008年北京旅游局撰写的《“798艺术区”的调研报告》指出,798艺术区的来访者平均停留时间约为3.2小时[8]。在这3个多小时中,旅游者会在参观游玩的同时,增加其他的旅游消费,带动了餐饮、酒吧、休闲屋等的发展,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推动了当地食住行游购娱各行业的发展。
(四)从旅游审美的角度来分析
旅游的审美价值是在旅游主体和客体互动的过程中体现的。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可看成是该资源的“审美性质”,这些性质能够激起特定的旅游者对该资源做出审美反映。
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从建筑风格上讲,798厂的厂房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东德设计并指导建造的,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工艺和包豪斯设计理念,其中包豪斯建筑9.3万平方米[9]。包豪斯建筑风格简单质朴,内部空间完整、高大,非常讲求功能性,比如具有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而且窗户朝北,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使光线保持均匀和稳定,恒定的光线又可以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视觉美感,凸显了实用性中的艺术性。这种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我国并不多见,它的存在为我们甚至是我们的后人研究包豪斯风格的建筑精粹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这些都是建筑史、艺术史的实证资料,显得弥足珍贵。斑驳的红砖瓦墙、纵横交错的管道,以及墙壁上保留着的各个时代的标语……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工业建筑具有较高的旅游审美价值,是西方近代工业建筑在我国的成功应用。
四、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而是在其艺术、文化价值不断得到外溢,旅游经济价值不断凸显,集聚区功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新型的旅游吸引物。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进行参观、考察、观摩、学习,成为旅游的新热点。同时我们看到,这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旅游,进行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要在不破坏艺术创作的氛围、不打扰艺术家工作的前提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乃至所在地区旅游的发展。
[1]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John Howkins.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London:Penguin book,2006.
[3]北京旅游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EB/OL].http://www.bjpc.gov.cn/ywpd/fzgh/zcfb/201009/t682492.htm,2012 -04 -11.
[4]宋萌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0.
[5]肖建莉.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激活城市遗产:以M50为代表的莫干山路历史工厂区为例[J].上海房地,2007,(2):47-50.
[6]京文.艺术与旅游并举:798艺术区旅游开发再引争议[N].中国改革报,2009-09-02(6).
[7]骆高远.我国的工业遗产及其旅游价值[J].经济地理,2008,(1):174-176.
[8]北京市旅游局政策法规处.“798 艺术区”调研报告[EB/OL].http://www.bjta.gov.cn/lyzl/,2006 -05 -17.
[9]宁泽群,金珊.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一个市场自发形成的视角[J].旅游学刊,2008,(3):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