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2013-06-01田传信

关键词:大思理论课育人

田传信

(浙江树人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能有效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不足的问题,收到理论结合实践、共同促进育人目标、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实现高校育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践行,有助于正确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三回归——回归生活实践、回归价值理性和回归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入个体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动过程,并转化为指导个体行动的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一、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必须按照大思政的理念改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所谓大思政,简单地讲,就是把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相融合,即构建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达到教学与实践互通、理论教学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长、传统教育与创新摸索相结合的大思政平台。

浙江树人大学一贯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学,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需求特点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提出大思政视野。学校积极探索大思政教学,已把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等融为一体,安排专职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政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安排思政理论课专职教师和部分辅导员担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是以“三融合”理念为指导,以“三板块”设计为依托,以“三协同”运作为手段,以“三回归”实效为目的的“一体三面式”实践育人模式(见图1)。这种模式是在坚持思政理论课这个育人“主渠道”地位的前提下,更加突出校内实训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并积极探索后两者在育人中的价值。

“一体三面式”实践育人模式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训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思政理论课和校内实训实践是以学校为主导,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实施显性和隐性教育以达到育人目的。校外社会实践是在学校和社会双重主导下,由学校带队教师指导,以实践教学为手段,对学生主体开展实践育人教育。这种模式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具体表现为实现学生的三个回归,即回归生活实践、回归价值理性和回归社会现实。

一体三面式实践育人模式将思政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使教学本身划分为课内教学、校内实训和课外实践三个方面,通过三个部分的组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协同”是指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有机结合和协调互动,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既重视课堂教学,又重视课外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三协同”动力源是学校,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和完成者主要依赖于学校带队教师。

实践育人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要使实践育人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需要强化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有机结合和互动作用,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机制,从而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实现实践育人的创新性和普遍性。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为一体的育人形式。它既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资源、良好的思政环境,又能有效地改善思政课教学方法、拓展思政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解决了许多在校园和课堂不能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一)能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理论结合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多样,除思政理论课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在很多高校这些实践教学资源未进行整合,而是分头进行,造成实践教学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首先提出大思政视角,以“三融合”理念为指导,突破了高校学生思政实践仅与思政理论课单一对应的传统模式,将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才规划教育”和“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三者融为一体,探索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模式、新途径,使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呈现新面貌。①章清:《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在大思政理念指引下,浙江树人大学已经开始积极探索。除编写相关教材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在坚持思政理论课主渠道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思想政治实践课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并利用寒暑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题制暑期社会实践。为保证制度实施,学校首先整合师资资源,实现学校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学生发展与服务处、教务处、思政课教研室、校团委、宣传部各部门通力合作,师资资源共享。其次,整合相关学科专业资源,以弥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再次,整合校内外资源,根据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覆盖到思政理论课的全部课程,实现学校和社会的相互协同。浙江树人大学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不仅使得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更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能优化思政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环境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环境是指能够影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目的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①韩艳:《浅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境的类型》,《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5期,第53-55页。大思政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环境既包括校园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并将两者联系起来,构成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环境系统。这个环境系统由诸多要素构成:社会环境包含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家庭、校园周边环境,媒介、网络虚拟环境等;校园环境包括如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制度环境与行为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影响和渗透,形成合力,组成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系统,达到优化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环境的目的。

浙江树人大学十分重视校内外环境建设,力图构建大思政的环境系统。浙江树人大学校园内代表学校精神特征的建筑物比比皆是,雕塑“放飞的梦想”,刻有“崇德重智、树人为本”校训的花岗石等建筑物都展现出深厚的育人气息;校园软环境建设中,一年一度的“校科技文化创业节”“树人讲坛”“企业家进校园”“树人先锋营”以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耳濡目染,在熏陶中实现自我发展。

(三)能改进思政教育方法,发挥主体作用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部分人的事,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②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年3月1日第1版。大学生成长成才,既要接受系统的校内教育,也要接受系统的校外教育。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就是将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教师和人民群众两类“教师”、书本知识和校内外实践两种教材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

浙江树人大学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环境建设中的自主性。在大思政理念指引下,学校已形成独特的实践教育法。它以学生发展为原点,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学校教育为纵坐标,以社会教育为横坐标,让大学生突破学校时空限制,在社会这个横向大舞台上,认识和改造世界,进行品德修养、人格塑造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既能不断地接受源自于社会的第一手知识,又能不断地把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情况向学校反馈,促使学校教育作出改变,科学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进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能拓展思政教育平台,丰富实践经验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育人功能,不但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空间和时间,还实现了教育者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社会化程度等方面的变化。因而,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无疑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浙江树人大学非常注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工作,学校每个学院都在校外建立了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将校企合作作为学院二级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把学生送到校外去实习,还将名企业家请进校园、请进课堂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设立企业德育导师制度,在企业和实习基地中选聘德高望重、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学生德育导师。

三、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目的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大学生被动地接受思想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以“三回归”实效为目的,采用课内教学、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安排大学生参与教学和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获得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①汪俊仁:《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回归的难度及其解决途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160-161页。此举能更好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发展欲望,使之自觉地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从而在内心获得一种提升境界、完善人生的动力,②汪俊仁:《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回归的难度及其解决途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160-161页。最终实现大学生主体性价值回归。

(一)教育当代大学生回归生活实践

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向。回归生活实践就是让大学生根据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回归到学校物质文化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验就业创业生活和其他生活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是融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浙江树人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生活的养成教育,在实践中,以优秀课堂和课程建设为抓手,促成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优秀课堂建设中,全校教师齐抓共管,督促学生走进课堂,不迟到不早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程建设中,学校针对新生专门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由社科部专职教师和思政辅导员组成教师队伍,开展“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文明礼仪”和“大学生自信教育”等理论和实训教学,帮助新生尽快熟悉环境,树立对新的学习生活的信心。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帮助学生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消除成长的烦恼。在大四学生中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针对所有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法规,学会就业技巧和简历制作。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实践应注重大学生宿舍生活。浙江树人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生宿舍生活养成教育,在实践中,以文明寝室创建为抓手,促成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全校教师齐抓共管,从寝室卫生、寝室礼仪与寝室制度等方面规范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并将学生在寝室中的表现融入学生综合考评和素质拓展学分中,将其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参考。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多样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回归生活实践。

(二)教育当代大学生回归价值理性

受市场经济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出现意识形态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特点。针对这些问题,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最有效的破解路径,它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代大学生回归价值理性。所谓“价值理性,是一定社会关于‘应当怎样’的一种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合理性。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社会共同价值理性。”③葛晨虹:《回归社会共同价值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探讨》,《人民论坛》2010年第4期,第28-30页。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首先坚持思政理论课在育人中的“主渠道”地位,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和感召力,对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符合实际的回答。其次,它与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融为一体,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建设来抵御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浙江树人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读会,专门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举办“歌声献给党”大型歌咏比赛,在师生群体中进行党的教育等活动。再次,在这种模式指引下,学校能够更好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组织专家对指导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其负面影响。最后,在这种模式引导下,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开展课题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民情、党情和国情。

(三)教育当代大学生回归社会现实

教育当代大学生回归社会现实就是要引导大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回归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回归到大学生成长的客观现实中来。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能够教育当代大学生回归社会现实。因为这一模式不仅着眼于新的思考和新的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且非常重视大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生动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变化,实现知行统一。

浙江树人大学为让大学生更好地回归社会现实,专门研究实施了课题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社科部专职教师和思政辅导员组成指导教师队伍,带领学生深入中小学、企业、社区和农村,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生活状况、企业用人需求、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社区居民宗教信仰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等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校共组成46个课题组,每个组均由1名带队教师和5至6名学生一起组成实践小分队,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浙江树人大学进行的课题制暑期实践与通常意义上的暑期实践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每个实践小分队在确定主题时都要求从社会现实出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带队教师也经过专门的培训,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因此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二是学校统一安排,各部门通力合作,这就在各分队确定实践主题时避免了重复,也避免了各部门在开展暑期实践时低水平的重复,从而节约了资源,因此具有很强的生态性;三是在实践实施过程中,所有带队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报告执笔人、问卷调查发放和统计、调查报告的最终形成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四是学校要求所有实践小分队要从大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观注的热点问题确定主题,形成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五是调查的成果形式除报道外,每个实践小组都要统一格式,按规范要求形成课题报告,便于集结成册,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大思理论课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