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特征及其演化*

2013-06-01王冬冬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农村体育

王冬冬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特征及其演化*

王冬冬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复杂系统。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它的演化路径,借用数学式模拟了它的演化过程,并根据系统超循环演化曲线及供给主体的特点和序参量的大小将其演化过程划为了6个阶型。结果表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组织演化,应基于熵原理、协同学、突变论、涨落性分别构建有利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有序演化的投入机制、协调机制、预警机制和创新机制。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2]。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主要阐明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通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和规律[3]。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社会非营利组织和市场商业性组织等供给主体为满足农村及其成员对体育的公共需求,向农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的活动,是一个由需求、决策、供给、保障、监管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试图运用自组织理论探寻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特性与发展规律,以期为相关部门按照这些特性和规律制定保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快速发展的相应对策提供依据。

1 自组织与自组织理论

我国《辞海》对组织的定义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在系统科学中,组织是一个过程,系统演化是系统的一种主要行为,组织属于—类特殊的演化过程。组织分自组织和他组织。在系统实现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否则便是他组织。这里的“特定干扰”是指外界施加的作用和影响与系统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自组织指系统形成的各种结构并非是外界环境直接强加给系统的,而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其特点是自创性和自生性,过程是无序到有序,标志是建立了某种结构,形成了某种模式,创造了某种形态,具有了某种功能,出现了某种作用等[4]。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客观世界自组织现象产生和演化规律的理论。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组成,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完全可以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认为,系统自组织地由无序态向有序态转化必须具备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性四个条件。具体地说,一是系统必须开放,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使外部输入的负熵大于内部熵增;二是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其内部存在着物质、能量分布的显著差异性与不平衡性,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的宏观转换;三是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反馈的动力学机制,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能产生相干效应和协调动作,使系统走向新的有序;四是系统具有涨落现象,当涨落被非线性机制放大后,稳态可能转化为失稳,而造成失稳的临界涨落在分叉点上,又可按非线性关系所引导的某个方向转化为新的涨落,所以随机涨落是系统自组织的内在驱动力[5]。

2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特征

2.1 开放性

开放性是系统固有的规律性。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各个系统,都是某种程度的开放系统,都具有输入与输出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能力。如果系统的开放度为零,就成了封闭系统,它的熵一定会随时间增大,当熵增大到极大值时,系统达到最无序的平衡态,系统趋于消亡。事实上,除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是封闭的以外,宇宙中的任何物质和非物质系统都是开放的[6],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亦不例外。为了向农村及其居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各个子系统都在与外界环境系统进行广泛而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一方面源源不断地接受和消耗着外界环境系统的巨大物质和能量,促使系统内部保持强劲的演化动力和生命力,一方面又永不停息地向外界环境系统输出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装备、培训指导等公共产品,彰显其价值。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开放性如图1所示。

2.2 非平衡性

平衡态是指孤立系统不随时间变化,与外界没有联系的一种“死”的、混乱无序的状态。系统只有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稳态时,才能通过涨落作用,发生突变,向熵减小方向演化,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所以,“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非平衡性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就整体而言,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内部由需求、决策、供给、保障、监管五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各自不同的诸多因素构成,如观念、制度、利益等。这种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必然导致系统内部存在相应的势差,产生某种宏观量的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就单个系统而言,由于不同农村地域的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不一,系统本身的构成要素和系统的发展水平就会存在差异,如农民的体育需求、资金的筹措渠道、产品供给的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差异就是不平衡。

图1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开放性图示

2.3 非线性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远离平衡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因此各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着非线性作用。首先,系统状态变量的总量不能由状态变量增加值的简单叠加来判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满足叠加原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常常会出现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即“1+1>2”现象。可见,构成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协同性。其次,在外部资源一定的环境下,政府、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商业性组织以及农民等利益主体在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策略选择中,既展开激烈的利益争夺,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由此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合作竞争关系,从而获得协同效率[7]。第三,由于涨落的随机性和外部控制参量的影响,使得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呈现非线性关系,并围绕系统目标通过组织与自组织、催化与自催化产生非线性相干效应和协同放大效应[8]。

2.4 涨落性

“哪有劳烦,是承蒙王爷看得起,小女自当受宠若惊。”爹在一旁,说道,“明日如果王爷想要游历杭州,可让小女同行,为您一一介绍杭州美景。”

—切真实的系统都存在涨落。所谓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变量的行为与平均值发生偏离,它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轨道[9]。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涨落,称为内涨落;系统外部原因造成的涨落,称为外涨落。处于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微涨落;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巨涨落。从系统的存在状态看,涨落在自组织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随机的微涨落有可能迅速放大成巨涨落,使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所以,普里戈金认为:“涨落导致有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涨落现象随处可见。如“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等方针政策的出台、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日益增加、政府职能的转换、社会非营利组织和市场商业性组织的迅猛发展等内涨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等外涨落。

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复杂系统,因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组织演化。

3.1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演化路径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通过涨落实现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涨落都会引起系统突变。涨落只是形成有序结构的宏观条件,它能否引起系统突变,关键还要看系统实现有序化演变所需具备的其它相关条件。在接近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涨落的发生只会使系统状态发生暂时的偏离,而且这种偏离状态会不断衰减直到消失,最后必定回到稳定的状态。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系统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在临界点附近,这时系统的一个微观随机的小扰动才会通过相干作用得到放大,成为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巨涨落”,使系统进入不稳定态,从而又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演化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演化路径

3.2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过程模拟

在得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演化路径后,下面我们用数学模型对其演化过程进行模拟,以表征系统的演化特性。由图2所知,影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的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系统演化中寻找主宰系统发展的基本变量建立数学式,哈肯((Hermann Haken)引进了序参量。哈肯认为,序参量既作为描述自组织系统有序演化的机制,又作为描述自组织系统有序演化程度的一个参量,是所有要素协同效应的总和,一旦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就会支配要素的行为。因此,对系统演化作定量分析时,应选择系统的支配变量作为序参量,才能够反映出系统演化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根据这一原则,通过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主要变量进行分析后,认为系统供给量,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提供公共产品的量(包括数量与质量)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序参量。系统供给量作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序参量,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发展阶段,而且能够间接反映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外界环境条件,尤其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系统供给量为序参量、外部经济条件为控制参量,建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模型,其演化方程可写成二次非线性微分形式:

式中:χ为系统供给量;t为时间;c1、c2为常数。在特定的演化阶段,由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实际供给量χ不可能无限制增长,外界环境条件总要使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稳定在某一水平上,这就要求方程存在使χ增加和减少的双向作用机制。因此,式(1)可写成:

式(3)为Logistic曲线方程,其中r为系统供给量增长率,k表示在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供给饱和量,即要素协同发展的阀值。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曲线

从长远来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演化和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表现为不同t值和k值条件下各种可能的Logistic生长曲线;从某一特定时期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一般要经历孕育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蜕变期四个阶段,当达到某一时期的k值时,便达到该时期的“饱和”状态。然后,通过进一步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引入负熵流,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发展限制因子的阈值,增大k值,从而获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进入下一个演化周期[10]。如此以往,便构成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超循环演化复合曲线,见图4。

图4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超循环演化复合曲线

3.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阶型及其特征

根据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超循环演化曲线以及供给主体的特点和序参量的大小,可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过程划分为六个阶型:Ⅰ-农民自发供给期;Ⅱ-政府计划供给期;Ⅲ-政府主导、社会非营利组织参与供给期;Ⅳ-政府主导、农民和社会非营利组织参与供给期;Ⅴ-政府主导、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商业性组织和农民参与供给期;Ⅵ-政府、市场商业性组织和社会非营利组织合作供给期。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阶型及其特征见表1。

表1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阶型及其特征

由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受到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且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11],因此,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当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发展程度,可以大致判断该区域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所处的演化阶型。如图5所示。

图5 我国农村体育服务系统演化态势图

由图5可知,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演化水平存在区域差异。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处于“Ⅴ”阶型,发展较快,而内地发展较慢,尤其是西北和西南地区还处于“Ⅲ”阶型,发展更为迟缓。这一态势分布与当前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相吻合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三大经济发展区域,其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市场机制在该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已发挥明显作用,相对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撑着整个中国GDP的60%到80%[12]。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当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源源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形成熵减创造了条件。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相对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在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中,难以得到足够的负熵流,导致系统序参量较少,系统演化水平较低。对于中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发展,短期内应加大对该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长期则应建立适应区域特点的财政制度,尤其要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4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建设

4.1 基于熵原理,建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有序演化的投入机制

熵是一个用来刻画系统有序程度的概念,根据总熵变公式dS=diS+deS,dS为总熵变,dS值越大,表示系统越混乱无序,反之,系统越稳定有序;diS为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变,称为熵产生,具有非负性;deS为系统与环境的熵交换,称为熵流,可正可负可为零。当deS>0时,相当于外界向系统输入熵,系统变得更加无序;当deS=0时,相当于孤立系统,系统也不会走向有序;当deS<0,且|deS|0,系统与环境的交换可减缓其无序化进程,但不能改变系统走向无序的总进程;当deS<0,且|deS|>diS时,则dS<0,系统处于有序演化进程中。由此推导,减少熵产生和增加负熵流是推动系统有序演化的两条根本途径。就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而言,diS主要指系统在生产序参量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减少熵产生不是要减少系统必须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信息等,而是要减少系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信息的消耗与浪费。增加负熵流主要指要增加外界环境对系统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信息的投入,其中最主要的是资金投入。因此,首先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增强农村基层财政能力,确保农村体育公共产品建设资金有稳定的来源。其次,要拓展资金投入渠道,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第三,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货币投入为主为实物投入为主,防止中间环节截留和不必要的熵产生。

4.2 基于协同学,建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有序演化的协调机制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要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离不开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关系。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主导系统整体的演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构成复杂,要素之间相互依托、交互作用,这就需要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分工,建立政府、市场商业性组织、社会非营利组织与农民之间(即人与人之间),供给行为与供给保障制度、监管制度之间(即人与物之间),供给保障制度与监管制度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优势、市场商业性组织资源配置的市场优势、社会非营利组织运作管理的公益优势,形成多部门、全方位协调一致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4.3 基于突变论,建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有序演化的预警机制

突变论认为,即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临界值,突变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可能达到若干不同的新稳态,每个状态都呈现出一定的概率。也就是说,涨落被放大后出现的突变,既可能引导系统朝有利的方向演化,形成新的高级有序系统,更可能引导系统朝其它的方向演化,导致系统功能衰退,譬如需求表达不畅、监管保障乏力、供给秩序混乱等。因此,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应建立能预先发布警示的预警机制,使系统能够随时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当出现可能引发系统不利突变的微涨落时,及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矫正系统的失误和波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其任务主要有:一是建立科学的监测目标体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系统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二是通过预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为制定系统发展决策提供科学论据;三是监测评估系统的各项服务效果,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和实施方案。

4.4 基于涨落性,建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有序演化的创新机制

如前所述,涨落对于系统演化的作用极为重要。系统通过涨落去触发旧结构的失稳,探寻新结构,系统又在分叉点上依靠涨落实现对称破缺选择,建立新结构。因此,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系统要通过观念、制度、管理以及产品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形成一个又一个有利于系统发展的“微涨落”,为系统产生有序结构制造诱因。首先,各级政府和农村体育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理念、转变职能。其次,要遵循政企分开、权责明晰、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农村体育灵活多变、简单易行的特点,建立“立足农情、以人为本、差异兼顾、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第三,要善于寻找更加适合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新手段、新方法和新模式。

[1]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张进清.论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6-8.

[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5]黄英姿.多层次直销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7,15(3):93-97.

[6]段勇.自组织生命哲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胡大立.基于耗散结构论的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当代财经,2008(10):70-74.

[8]熊学兵.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管理系统演化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4):108-112.

[9]谢宝义.图书馆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及应用[J].情报探索,2008(9):37-39.

[10]李兆磊,吴群琪,张雅琪.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物流系统演化机理[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3-37.

[11]冉光和,张明玖,张金鑫.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J].财政问题研究,2009(11):116-122.

Features and Evolution of Self Organization of Rural Sport Public Service System

WANG Dong-dong
(Sports Art College,Hunan Agriculture Univ.,Changsha 410128,China)

Rural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self-organizing feature.With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the paper analyzes its evolution path,simulates its evolution process with mathematical equation and classify it into six types according to the super cycle evolution curve,features of the main supply body and the size of the order parameter.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rural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always in the process of self-organization evolution.The paper proposes to establish the investment,coordination,precaution and creation mechanisms of the rural sport public servic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entropy theory and the theories of synerget⁃ics,mutation and fluctuations.

rural areas;sport public service system;self-organization

G80-05

A

1672-268X(2013)04-0015-05

2013-05-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TY017)。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农村体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
新农村 新一辈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