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为何不受待见?
2013-05-31戈金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5期
戈金
目前中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关部门制定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人才目标,为中职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就业率高,在不少行业还备受青睐。受到“用工荒”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掀起校企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方式,因此中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或顶岗的门槛降低了,进一步拓宽了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途径。
正如一个硬币有着不同的两面,即便中职教育的形势一片大好,但人的思维定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扭转。很多时候,一些人提起中职生总是会联想到一些符号或标签,诸如“中考的失败者”“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等。一味追求高文凭、高学历的社会观念,使得学生和学生家长把上重点高中、读重点大学作为终极目标,而中职教育是少数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的学生及其家长的万般无奈地选择。
另外,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这样的职业教育环境里培养的毕业生,并没有真正达到其应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这就导致了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不高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毕业生的低薪就业和再就业困难。
最后,目前中职教育中技能教育不足,心理健康教育也并没有跟上。某些企业一味地追求利益,许多学生从事的是周而复始的车间工作,在同一流水线上每天反复做同样的事情上百次甚至几百次。这样封闭式的工作环境,如果学生不会自我调节,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领导的批评、工作的压力、同事间的摩擦等细小的事情,就演变成为“心理危机”的导火线,一些极端事件由此出现,大大降低了人们对于中职教育及中职生的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