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探讨
2013-05-30刘启岚
刘启岚
【摘 要】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政道路建设的好与坏严重影响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而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关键任务之一,排水设计的优劣将严重影响市政道路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来说,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排水设计进行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
0.引言
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而城市的交通条件是以市政道路为依托的,因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进度和规模都在扩大。而市政道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因雨水侵蚀的影响而出现如坑槽、裂缝等病害。市政道路一般分为沥青材质道路和混凝土材质的道路。沥青道路会因长期遭受水的浸泡,水分侵入道路面层而降低沥青的粘附性,从而破坏了集料与沥青见的粘结,导致道路结构失去整体性。混凝土道路也会因水分在接缝位置的作用而引起路面基层的松软。这样会导致路面结构的强度降低,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道板也将会出现不均匀沉陷,从而破坏道路的平顺性,如若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因此,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不仅能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同时,还能增加市政道路的舒适性和使用年限。
1.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
要想了解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就要先熟悉其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排水系统主要由雨水井、沉泥井和过街排水管等组成。
1.1雨水井
雨水井,即我们常说的收水口,它是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井的主要作用是排出道路上的大量积水,它将雨水补充到地下水,与雨水井连接的排水管道将多余的雨水排走。雨水井的施工一般在石灰材质的碎石和黑色路面之间进行。
1.2沉泥井
沉泥井即带沉泥槽的检查井。沉泥井的主要功能是聚集雨水冲刷路面而产生的淤泥和垃圾。这些淤泥和垃圾在沉泥井中沉淀,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清理,从而避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被堵塞的问题。沉泥井一般在边石处进行施工。
1.3过街排水管
过街排水管即雨水井和沉泥井中的管道。它的主要作用是引导雨水井和沉泥井中的积水进入检查井中。过街排水管道是混凝土管,它的规格一般是壁厚3~3.5cm,长1~2m。过街排水管道一般在灰土施工和铺设石灰碎石之间进行安装。
2.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的排水设计一般包括路基、路面、行车道、绿化带等的排水设计,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排水设计
2.1.1道路路基的处理
市政道路设计路基的含水量和潮湿度不能太大,若不符合要求,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对于潮湿路基,可以在路基的两边布置排水沟。两侧排水沟的布置方式为两侧各一条纵向排水沟,相隔一定距离布置多条横行排水沟。这样的布置可以将路基内部的水导向排水沟,并用吸水泵排出水分。而对于含水量相对较大的路基,则要采取换填的方法治理了。施工中一般用干燥的土体或者透水性较好的颗粒材料进行换填。
2.1.2 地下水位的降低
在市政道路路基的排水设计过程中,对于立交处的路基排水问题要给予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是通过布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出路面相对较低的地方的水分。对于立交处的路基,由于其路基高度一般都比地下水位低一点。如若不加处理,立交处的路基将会长期受到雨水的侵蚀,从而导致路基的强度降低,甚至会引起路基变形、湿软等现象,这些都会破坏路基的结构,影响其正常使用。因此,在路基地下水位的一定范围内可以布置暗沟、盲沟等排水设施以导出水分或降低地下水位。
2.2市政道路工程路面的排水设计
2.2.1 人行道的排水设计
城市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在设计时,应合理设置路面的坡度,将较低的一侧靠向行车道,这样就可以将人行道上的积水引入行车道边上的雨水口内,从而避免人行道长期遭受雨水浸泡。在挖方路段,要在人行道外侧设置挡土墙,同时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以拦截流向人行道的水分。少量地下水先通过挡土墙泄水孔然后再流过人行道,最后由于人行道坡度而流向行车道边的雨水口。
2.2.2行车道的排水设计
我国当前的市政道路路面排水设计主要采用单坡排水或双坡排水。双坡排水设计一般适用于行车道较宽的道路。因为行车道较宽,路面积水较多,采用双坡排水设计可以加大路面的排水效率。双坡排水设计一般是在道路的两侧布置雨水口,雨水流入与之相连的雨水管道内,然后顺着管道流入河流中。单坡排水设计一般适用与降水量较低的区域或者非机动车道。单坡排水设计的施工难度较低,且其工程量不大。
2.2.3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
在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过程中,可以在道路系统的基层和面层之间增设乳化沥青下封层。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将很快的将路面的水分沿下封层的表面排出,从而保证道路的基层的干燥。在降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丰富的地方,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经常会在道路基层上方和路面结构的内部增设排水层。这样可以及时的排出路面结构的水分,从而保证路基的干燥。当然,也可以在排水层下方布置土工布,从而将水分挡在排水层中。
对于排水层的设计,要考虑路面的纵横向坡度。为提高排水效率,防止地下水上升,可以采用透水性强的粒状材料。另外,在道路两侧设置盲沟,而雨水井与盲沟连接的位置,在其内壁布设孔洞,使雨水流入井内。
2.3 市政道路工程绿化带区域的排水设计
在以往的排水设计中,绿化带区域的排水设计往往被忽视。但是随着城市绿化观念的发展,城市越来越注重城市的绿化,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面积也在逐渐增加,城市绿化带的排水设计也逐渐受到重视。绿化带一般种植各种植物,为满足其生长要求,绿化带一般采用的是透水性强以及密度相对疏松的粘壤土。由于要经常要对绿化带洒水,部分未被吸收的水分将会渗入到路面结构,这样会导致路面结构强度的降低。因此,在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过程中,应在绿化带与路面结构两侧的衔接位置铺设土工布,以形成隔水层。另外,可以将排水沟布置在绿化带下方,并按一定间距布置横向排水通道,这样可以将绿化带内的水分及时导入雨水井中。
3.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市政道路的整修对城市交通出行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尽量避免道路的整修,这就要求保证市政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所以,作为影响城市道路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要科学、合理。我相信,随着国内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理念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会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排水设计体系。 [科]
【参考文献】
[1]李杰.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23):151-152.
[2]付晓娟.现代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9,7:241-243.
[3]岑雪飞,赵艳茹,张淑娟.浅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的问题[J].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4]温震宁.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120-120.
[5]张文英.浅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