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整体咨询专业知识的管理

2013-05-30苏承国王黎明姜锋张悦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8期
关键词:知识管理

苏承国 王黎明 姜锋 张悦

【摘 要】建筑行业的咨询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的管理,是将个人知识、企业知识及项目知识需求三者结合,利用这一过程对企业整体软实力进行判断,并提出优化方案,是对企业知识表示和人员组织结构加以修正及重组。另一方面,知识管理的应用要求建立统一的电子咨询服务系统,对咨询行业整体进行人员与知识进行组合,从而促使建筑咨询企业发生变革,形成整体的知识进化体系。

【关键词】知识管理;建筑咨询;整体管理

1.研究重心分析

在建筑咨询领域,知识管理主要采用针对项目本身,例如知识地图与知识仓库或者数据仓库,且知识地图的应用在建筑领域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1],知识数据库等在基于意义的检索尚不成熟[2]。目前,知识管理在建筑领域主要针对项目开展,而较少涉及到人物,物人,双向的知识管理。构建人的知识库、建筑领域知识库,交互匹配,实现专业知识的挖掘及表示,并进行相应建设过程的知识整合,以及人员的组合。

2.建筑咨询体系及建筑领域知识管理现状介绍

现阶段建筑知识管理的应用,存在诸多风险与不利,在一些具体领域,现有知识系统在处理问题上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尚不成熟,资源浪费与环境负载较高。给知识管理理论推广带来诸多困难。[3]且中国的知识管理研究及实践人员,并非土建相关专业,或从事土建知识管理咨询人员较少,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4]就实际而言,知识管理的应用解决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方向问题。学习型企业,最大的特点便是对知识流动性加以增强,同时有效的知识管理,在绩效评定,知识层次分析,乃至盈利能力分析都是一项重要依据。

知识管理,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自身,解释周围环境所处的状态都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建筑企业专业咨询人员专业知识,乃至整个企业人员知识的管理管理,需要为决策者提供较为明朗及详尽的知识结构图、知识流动图与知识应用图,方便对知识对象的选取,应当作为未来知识管理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5]另一方面,基于知识的网格技术得到广泛运用。[6]建筑企业现阶段发展需要:建筑建造环节中建筑内部构造搭配知识衔接、沟通和组合,建设各专业人员的组合,建筑体系及建筑规划的合理设计等均存在较为混乱的状态,并引起较多事故。因此对建筑企业知识系统进行合理改进显得极为必要。而对人的行为进行知识管理,解决建筑企业有效人员招聘及有效人员调整及合作分工等问题,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等。应就建筑企业专业咨询人员专业知识管理提出可靠解决方案,以促进行业的发展。针对建筑咨询企业所表现的一般特点,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纳,从企业内部所具有信息中提选出合适的内容供企业之后发展使用。

3.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项目通过对个人的知识结构研究,找到确定专业咨询人员知识层次及结构的一般规则,通过问卷调查对可能出现的工程管理咨询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统计,得到样本数据。根据数据结果以及各种知识的相关关系,进行聚类处理,建立个人知识地图。

(2)项目以半智能方式,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化手段探索土建工程案例中心平台搭建和土木工程管理知识库建设为目的开展,围绕(Ⅰ)挖掘工程项目知识的结构、层次及内容,(Ⅱ)通过数据库查询、修改、归纳等及其他有效手段,实现知识的表示和仿真再现,(Ⅲ)确定关键知识位置,也就是知识网络图关键节点位置三个在咨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织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知识地图为表示方法的知识库系统。

(3)基于建筑企业及其他行业中个人专业知识与组织专业知识的差异性,可通过建立对比找到差异度及相关度问题,讨论不同个人的知识结构的聚类处理方法,建立基于个人知识体系下的组织知识体系结构形式,形成新的建筑领域或者全领域知识结构模型。

4.方法策略

采取文献、调查法、图表分析法等。

5.构建个人知识系统

表1:建筑专业咨询人员专业知识内容科目表

方法:依据分类学对知识科目进行统计,针对建筑体系的知识体系进行大类分析,通过匿名专家咨询得到建筑专业咨询人员专业知识内容科目表。共计五位专家参与评价,重要程度分为六个等级(0,1,2,3,4,5)可以看到管理与组织作为最重要的知识,其次为结构材料,再则是统计及经济、计算机技术、人际及语言、法律等,社会政治学、心理学、文化类知识部分在建筑咨询企业中所占实际知识的重要程度较小。

加以二次分析,进行聚类处理。形成交叉网格图。

其中个人知识中陈述性知识和直接表述的知识占有重要分量。

建筑咨询人员知识体系包括三方面:业务知识、人际网络知识、差异性知识。其中业务知识作为专业咨询人员个人知识的核心,包括管理与组织、结构与材料、统计与经济、计算机技术等,人际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做出专门研究。由专家重要度评级图可以做出特别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同陈述性知识、直接表述的知识、记忆性知识三者形成交叉

关系。探讨个人知识体系,需要对个人过去从事的项目进行总结,确定模糊数据,以便于分析。

以下为知识结构图

图1:工程管理专业咨询人员知识体系及专业归纳

A项目统计量(一级10分,二级5分,三级3分,四级1分)

一级:国家级或国际重大项目级别;

二级:省级或部委级及较重要项目;

三级:市级及相关等级项目;

四级:其他类型的低端项目。

B社会评级体系(优5分,良3分,中1分,差0分)

优:社会反响强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良:社会反响较好,对社会有积极的效益贡献;

中:社会反响一般,对社会意义不大;

差:社会反响糟糕,不具有多少社会价值。

综合评价W=A1*B1+A2*B2+A3*B3……

图2:知识量化分布及知识流向简图

采用人员圈点大小进行能力大小,即:R=W*k(其中k为系数,可以看作比例尺)的评价,而不同项目制定不同的圈点。通过对单一知识分析,建立单一项目的知识地图。

为确定个人整体知识体系,需要对知识地图进行完善,形成个人知识地图集,其中之一便是整体知识地图建立,其直接表明员工个人的整体知识情况。

5.1管理与组织模式

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管理内容所体现出的不同风格进行属性划分(以从事的具体工作实例为可能性方案划分)

(1)直线管理模式:时间、建筑种类、区域、整体工艺流程等

(2)矩阵管理模式

(3)委员会管理模式

(4)网络管理模式

(5)簇群管理模式等

细化:项目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1996年)[8]

5.2结构与材料

结构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咨询人员对自有咨询知识的认知外,也需要对组织内部知识理解,参考组织数据信息体系,提出合理的咨询意见。需要构建组织内部知识体系,对各种人员知识进行梳理,特别是各类人员从事的工种进行统计,对结构进行梳理,从而得到一定的对应关系,形成数据库形式的知识库。

5.3根据各个项目共同要求,对统计与经济、计算机技术等内容进行专门梳理

因为这方面知识是专门技术知识,需要对企业或组织引进专门人才参与,与具体工程项目无关系,大致有一种不变的理论体系和人员构成。例如会计、出纳,还有程序编辑员、网站工作人员等。

在个人知识梳理基础上建立个人知识地图。

个人知识地图更加体现个体属性知识内容,反映个人知识的整合,体现了个人知识管理是以个人为中心,和他人、社团组织关联的一个综合系统。现阶段有效个人知识管理体系软件如PKM软件等,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5.4项目人员搭配

人员组成说明,当项目管理小组能够影响或指导人员分配时,它必须考虑可能利用的人员的素质。主要以考虑以下几点:

(a)工作经验--那些个人或团队以前从事过类似的或相关的工作吗?他们做得出色吗?

(b)个人兴趣--那些个人或团体对从事这个项目感兴趣吗?

(c)个性--那些个人或团体对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工作是否感兴趣?

(d)人员利用--能否在必要的时间内得到项目最需要的个人或团体?[7]

图3:个人知识体系获取一般通道及处理机制

6.组织知识体系建设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体系的综合,加以确定。

建筑咨询体系知识构建需要将建筑企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加以整合,得到知识模块的形式加以存储,然后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个类似于“知识抽屉”知识组织体系,在需要的时候按照与信息分类的方法进行知识寻找。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家系统。

下面介绍一些知识组织体系与建筑咨询领域专家系统设计构思。

知识组织体系是一种基于现实生活中组织形式的知识及其知识载体构成的拓扑空间,亦包括拓扑社会关系。其中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个人、组织、设备等。在知识组织体系基础上建立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等。建筑知识组织体系的建立需要对一般建筑法规、建筑流程、建筑种类、建筑环境、建设工作人员等多方面信息加以挖掘、收集、整理、表示等,形成组织知识网络。通过知识网络与人和设备结合,形成完整知识组织体系。

6.1人群数据库设计

人群知识库的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基本信息,社会关系,个人知识系统。其中个人知识系统,因为是建筑咨询人员知识管理系统,所以设计为与之前三大知识相对应知识库。可以一般数据库设计方式开展。

6.2建筑咨询领域专家系统设计

通过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形成基础知识库。专家系统作为智能化处理,促使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结合,对多项规则的判断,进而提出的最佳方案或较优方案,使这些知识得到有效规划和表达,促使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实际运用。

其中模型库管理系统类似于仿真法,将现实建筑模型分解和综合为一个或多个模型体,各个具体构件的综合即可为一个具体建筑模型,通过组装和搭配,可以构成类似于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的多模型智能化设计,可利用专家系统对其中组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动处理。例如结点地方的钢筋搭配,连接件配置等。形成如下层次关系的逐级上升设计方案:

计算机的处理问题手段为:计算机在一定规则下,对具体现象做出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合理建议。针对建筑的特殊性,需要进行项目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整合性开展。

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具体内容进行专门处理。依次构造多个可供选择的分项工程方案,然后得到多个分部工程方案等。针对不同分项工程得到一定数目的施工工艺,对工艺部分进行统计得到大量具体施工工艺集合。建立类似于“树”的自上而下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的设计模型,然后利用专家系统,因为特殊建筑设计具有美学方法,不易被专家系统模仿,故此需要进行人机交互,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在专家系统对具体构建自动优化连接方案条件下得到合适的模型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量及工程造价自动化计算。需在专家系统指导下,配合数据库内容具体开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为添加模拟系统和专家库系统接口的与传统知识管理系统类似的数据库系统,起作用是配合专家系统对模型系统分析的数据供应。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经济数据、工程量、工程造价、社会影响(模糊数学手段处理)等,得到智能化数据表示,将有利于专家系统自动化输出方案。

数据库和模型库共同构成虚拟专家库知识内容,再利用推理(推理机)优化选择,得到基于专家系统的设计及决策支持系统。

其中针对专家系统的基础内容研究,需建立一个可用于共享的案例中心,针对不同施工主体得到不同的且具有完整性施工的主体结构知识系统。这一知识系统作用便是为知识分解提供依据,在案例中心基础上,针对性提出问题,得到具体问题性一般性案例,开展分析,得到并为他人提供可供解决的具体知识供应。

图4:知识库系统及推理机

7.开展建筑企业之间知识技术差异性对比研究

建筑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等多种关系,认识自我企业本身还不够,仍然需要对其他企业进行认识,从而形成知识模拟对抗机制,为在知识领域加以全面竞争和合作做准备。

通过前面的方式,我们得到了自身企业从个人到整体的知识体系,可以说数据相当全面,然而对对方企业却缺少信息收集。相对而言,对竞争方企业知识收集是相对较为容易的一件事情,例如专利、人员构成(包括各竞争对手主要科研人员学科知识组合等)、关于创新等规章政策等。

参考在Barton理论中,(1)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公司的技术系统(3)管理系统,包括正式及非正式的知识创造方式(4)与各类知识及知识创造、控制相关的公司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作为重要内容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形式存在。可以构成一整套竞争企业的知识图网。因为技术竞争竞争方面设计到保密原则,即企业一定核心技术是保密的,即便是专利中也不能查询,对此可以做作用分析,对这一知识所能创造出的价值进行估计,确定其竞争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似度计算,确定自己方企业与对方企业的相似度。此外对企业可能的长处进行深化,短处加以弥补,推动企业良性知识体系发展。

以下确定知识竞争能力确定函数及相关可靠度分析。

企业知识输入、企业知识输出(转移或扩散造成的影响)、企业知识的技术转化、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规模化效应、企业组织发展能力模糊计量……

对上述可能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统计,从中选择出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项目赋较大权数值,对无关紧要的项目赋较小权数值或者舍弃,然后化为统一单位,例如针对具体行业设置基数值,然后确定各自的满意值,都化为相关项的满意度。

因为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且作用各不相同,可构建如下函数:

其中E为整体满意度(相对知识竞争能力), ai为赋权值,Xi为单项目满意度。满意度分析优化:采用满意度进行衡量,对于一般专家评估得到,并根据木桶原理得到:

μ表示局部满意度综合系数,g(x)表示局部满意度,S代表满意度。以成本与效用综合进行评估,根据可靠度与成本的一半经验公式得到:

其中C为可靠度。转换为可靠度目标函数

引入变量即系统失效带来的损失。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企业整体竞争力,但对于各个单项仍然需要进行对比,确认自己在各个地方的弱势与优势。

8.总结

通过以上手段建立起建筑领域个人知识体系及知识地图、组织知识地图、专家系统、企业差异性竞争计量方法等。本研究在避免引入知识显隐性差异条件下,针对知识作用效果反推个体进行知识量及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若将对显隐性进行再分析,对个人知识层次及知识框架及内容认识将更为完善。结论也会更为接近现实情况。

【参考文献】

[1]Jyh-Bin Yang,Developing a knowledge map for construction schedulingusing a novel approach,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J].16(2007)806-15.

[2]曾淑君.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D].武汉理工大学.

[3]李湘桔.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天津大学.

[4]李鑫.中国知识管理领域的知识计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大连理工大学.

[5]Jeong-Han Woo*, Mark J.Clayton,Robert E.Johnson,Benito E.Flores,Christopher Ellis,Dynamic Knowledge Map:reusing expertstacit knowledge in the AEC industry,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J].13(2004)203–207.

[6]高彤,徐勇,李刚健.基于知识的网格技术应用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2008,25(3),51-53.

[7]上海科技.在线学习之《项目管理》第九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http://www.stcsm.gov.cn/learning/lesson/guanli/jee/lesson9.asp.

[8]尚德机构知识库.项目管理知识体系http://www.sunland.org.cn/templet/default/pmp3/zsk5.html.

猜你喜欢

知识管理
大学生创业亟需哪些政策“红包”
知识管理在工会管理应用中的创新探析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方法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