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管理理论在我国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2013-05-30唐嫚
唐嫚
【摘 要】本文阐述了古典管理理论,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运用科学管理,组织有序,首创精神为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分析其局限性,最后得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科学管理;组织有序;创新精神
一、当代高校管理的现状
中国正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中,高校教育也理应被纳入到竞争中去,近年来高校纷纷忙于合并、扩招、升本、以及高校排名,高等教育大跃进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将严重的制约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针对高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高校管理中诸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 从而得出相关的建议。
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高校管理的启示
1.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解读。泰罗的科学管理有四个原理:(1)科学地研究一项工作的每个部分,然后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即劳动方法标准化。(2)精心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 使之掌握和运用“标准化”的操作方式, 做到人职匹配。即人事管理科学化。(3)实行一种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模式, 即工人的薪酬由定额付酬和差异付酬两部分组成。即薪酬管理合理化。(4)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进行分工,管理职能高效化。(5)劳资双方实现“精神革命”科学管理不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了管理 ,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精神革命。这也是管理思想在哲学上的转变。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在管理中,为了实现主要目标,坚持最大程度的专业化和消除不必要的外部因素是泰罗主义的中心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对高校管理的启示。对于高校管理人员而言,必须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将工作量化、细化。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典型的制度管理。“过去,人是第一位的,将来,体制必须是第一位的”。建立包括考试制度、教育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研制度、培训制度、教育督导制度等,此外还涉及到相近的一些管理制度。使教职员工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组成优秀的科研团队。在高校管理中要重视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员进行建立在定编、定岗、定职责基础上的全员聘任制。充分的利用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按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以岗聘人、以岗定酬、岗优酬优。对于重点学科,学校急需专业,打破常规,引进人才,并配置相应的福利待遇、科研经费、学术团队。在分配机制上建立与教师的学术水平、干部的管理水平以及其所履行的职责和实际贡献相适应的岗位责任业务津贴发放办法。在职称评定上重视培育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学校组织的总效率是和教职工的工作效率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每个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又是与他所要完成课时数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有关的。采取主观评价和客观考评的方法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多角度考核。教师参与管理作为一种激励参与感的管理方法,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符合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联系学校实际的管理体制和方式。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 也是和服务学生的主体者。所以他们针对教学的意见以及对高校办学目标的设置是最有发言权的。通过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校气氛, 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在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中,缓和双方存在的矛盾与压力, 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效率,促进学校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 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 实现“双赢” 。由于高校行政化的体制束缚, 尤其是官僚科层管理体制的影响, 高校管理者常常对学术权威或制度性权威紧抓不放 , 保持较为专制和生硬的管理作风, 干涉下属部门和人员的管理活动, 直接影响教师参与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 为了有效实现教师参与管理, 首要的是不断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职能, 转变僵化的管理模式。做到充分放权, 合理分工, 完善岗位责任制。
三、马克斯·韦伯官僚制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对 组织成员的使用完全依据职务上的要求,组织成员的关系以理想标准为指导,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就本质而言,高校管理体现为权力在管理的各阶层和高校内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及其相互间的权利作用关系。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属于的“科层管理”模式,其行政权力具有明显的“科层化”特征,高校基本按校、院、系三级进行层次的划分。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校贯彻执行教学计划,提高整个学校的运作效率。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机构良好运行的条件下,有助于上下一致,提高管理效率。
四、法约尔首创精神对高校管理的启示
法约尔认为:“想出一个计划并保证其成功是一个聪明人最大的快乐之一,这也是人类活动最有力的刺激物之一。这种发明与执行的可能性就是人们所说的首创精神。建议与执行的自主性也都属于首创精神。”他强调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是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最有力因素。这里所说的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也就是自我满足感和社会认同感,对于教师这一类科研工作者而言,成就感尤为重要。当然,贯彻纪律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统一领导原则等,会使教育组织中人们的创新精神的发挥受到限制。高校管理工作是为完成高校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当代社会,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就学校管理而言,创新精神更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应始终贯彻首创精神这一原则。高校也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各大高校应积极应对市场竞争,高校的管理者应转变管理观念,做到敢为人先,这样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承担着科研和教学的任务,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以保证人员的稳定,人员的稳定是高校长远发展的保障,提高报酬还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优秀的教师。健全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建设,让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加强学生管理,鼓励自主创新。由于高校的受教育者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学生管理方面,高校还应该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创新活动。 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我国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对学生择业十分重要,学校不仅应该及时提供招聘信息,而且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拓宽各种就业渠道,尤其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创业,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在校学习期间多举办创业大赛等有利于拓展思路的活动,以便使学生更早的接触和融入社会,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结语
在一个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环境中,科层制泛滥化的管理方式显然有点过于简单化和硬性化。广大教师置身于单一的环境则会损伤积极性和创造性。古典理论家们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结构。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及韦伯的理想官僚制模式。然而,组织的最佳模式是没有固定结构的。时至今日的研究表明,组织的技术、规模、策略和环境都是决定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古典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是如何对人进行控制,所以在组织结构上基本倾向是集权式的等级控制模式,在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上,只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只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上只强调纪律和法规对各级组织和个人的强制性。这些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工作的专业化和组织的层次化,却忽视了工作场所中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有自身的特殊性, 更多的是依靠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有关制度的制定更多地是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关注长远的社会效益。总之,作为高校管理者要认识到,对于不同的管理领域,有普遍原理,也有其特殊性,高等教育管理也不例外。
参 考 文 献
[1]李双双,朱哲.论古典管理理论对高校管理的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4)
[2]郝世强.试论新形势下高校的管理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4)
[3]蔡凌燕,冯冈平.基于高校管理沟通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0(3)
[4]李颖.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2)
[5]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