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金融野心
2013-05-30任蕙兰
任蕙兰
支付宝推出了能购买基金的账户余额宝,5天多时间里用户突破了100万。“网购族”账户里的收益还不到几毛钱,口水已经袭来,涉嫌代销基金的余额宝被指没有取得基金销售牌照;银行也忙着炮制支付宝“威胁论”,因为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了集成型的金融平台,除了能交水电杂费、还信用卡,以后还能买基金、保险。人们不知道支付宝的下一步是什么,但可以肯定阿里金融的野心不止于此。
“屌丝”理财神器?
6月13日下午1点,很多人上支付宝时发现边上多了个小方框“余额宝”,官方形容为“实现钱生钱的工具”,实际上是个基金投资账户。用户可以把支付宝的钱转入余额宝,就等于申购了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每天能获得收益。
网友对这个小信息的反应很敏锐,1点02分余额宝官网就宕掉了,上线5天多用户数量突破了100万。互联网的力量给支付宝带来惊喜,上一次的惊喜发生在天猫光棍节。
相比在基金公司开户,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过程很简单,用户需要先通过支付宝的实名认证,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等基金开户需要的信息。阿里小微金服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表示,支付宝和天弘基金通过系统的对接将一站式为用户完成基金开户、基金购买等过程。
“登录支付宝账号,将你的余额,或者你银行的一些零花钱,转入余额宝,背后就是将你个人的资金委托给了天弘基金作为现金管理。”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介绍。
支付宝8亿多注册用户里,虽然每个账户的余额平均几百元,还不够买基金的门槛,但合在一起是个庞大的数字,足以让任何基金公司动心,余额宝上线以后阿里金融接到了20多家基金公司的问询。
此外,余额宝里的钱也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消费,和使用支付宝进行缴费、转账、充电话卡、信用卡还款的流程没有任何差别。只是现在比支付宝多了一项理财功能。如果把余额宝里的钱转到银行卡里,相当于赎回这支基金。
支付宝公司将余额宝设定为一种适合屌丝的“零花钱理财”。因为对于“月光族”年轻人来讲,每个月赚的钱很难积攒,即便余下几十块、几百块钱,做理财也觉得麻烦,用余额宝可以实现“碎片化理财”。
显然,高风险产品不是屌丝用户的菜。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群金融事业部总监祖国明把余额宝形容为“能够给客户带来温馨、安慰的理财产品”,“我们不期待增利宝货币基金的收益多高,我们希望是稳定的,波动不大的,因为剧烈波动的产品不太适合我们那些‘小白用户。”
因此余额宝首期合作的是一支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短期有价证券。因为互联网基金的门槛低,所以费率低也是增利宝的一大卖点,天弘增利宝的申购和赎回费用为零,在基金运作过程中,管理费率为0.3%,托管费率是0.08%,而普通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率一般为0.33%,托管费率一般为0.1%。
当然,想靠它赚大钱也很难,去年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全行业是3.8%。周晓明介绍,增利宝的年化收益率在过去一年里绝大多数都是3%到4%。假设用户有1000元闲钱放在余额宝里,一年的收益也就30多元。不过祖国明认为赚钱不是王道,“用户随时刷手机看到余额宝钱在增加,即使是1元几角,也是一种正能量。”
支付宝的扩张
做第三方支付是支付宝的起步,但当每次购物用信用卡或网银直接支付变得相当方便时,网友想不出为什么要存点钱进支付宝。支付宝已经做了很多零碎的应用来增加用户黏性,比如交水电费、充电话卡、还信用卡账,现在支付宝的商业版图扩大到了理财平台。
2012年5月11日,支付宝获得了基金支付的许可,陆续与37家基金公司合作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最初的合作模式是基金公司入驻淘宝,在淘宝的理财平台上销售基金,用户利用支付宝支付。财付通、快钱等同期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做得如火如荼。
只是支付宝不甘于只在幕后。祖国明说,去年10月份支付宝就开始和天弘基金接洽,策划新的产品。
长期以来,支付宝受到诟病的一点是占有客户沉淀资金的收益。据悉,支付宝目前已有超过8亿个注册用户,日均交易额超过200亿元,日均交易笔数突破1亿笔,峰值时每秒的成交笔数达到19万笔。支付宝方面介绍,虽然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习惯在网购时通过快捷支付直接付款,但目前还有大约30%的用户习惯先给支付宝充值,再使用支付宝余额付款,因此账户积累了大量的沉淀资金。
根据央行2011年下发的《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管理办法》,客户沉淀在支付宝中的余额,支付宝有权利去购买协议存款,所获得的收益归支付宝所有。
此次支付宝鼓励客户自行购买货币基金,让客户自己拿“钱生钱”,虽然看上去让渡了沉淀资金的收益给用户,但对于支付宝也有好处。央行相关规定显示,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其中实缴货币资本是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因此,支付宝通过此举可降低备付金规模,减轻自身的注册资本压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账户的价值有利于促进淘宝上的消费。当余额宝有强大的增值功能,可以吸引更多的买家把钱存进余额宝里面,这样便于即时下单,即时支付,可以减少淘宝订单的损失量。
不过余额宝的创新在不到一周内就遭遇了板砖。证监会新闻发言人21日表示,支付宝于2012年完成了基金销售支付机构的相关备案并开展相关业务,但此次支付宝“余额宝”业务中有部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账户并未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也未能向监管部门提交监督银行的监督协议,违反了有关规定。
2012年支付宝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许可后,用户在淘宝平台购买基金时可以用支付宝结算。但业界质疑这次余额宝充当了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而并没有获得基金销售牌照。
天弘基金和支付宝都把此次合作定义为“直销”,但是和市场通常理解的直销区别很大,如基金直销过程中必需的客户身份证、银行开户账户等用户的资料并不由天弘基金掌握,而是由支付宝提供给天弘基金,用户个人更是没有在天弘基金直接开设账户,也不拥有独立的天弘基金账户密码。
但余额宝模式也不能完全与基金代销牌照业务画等号。与其他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不同,支付宝并未建立独立的基金清算风控等后台,也无理财投资组合等产品销售推介。
而且支付宝的盈利模式也并非佣金分成,是收取平台服务费。周晓明说,在余额宝服务中,天弘基金是基金销售的主体,支付宝不是销售机构,不会收与销售相关的费用,但是为基金公司提供的平台、入口,相关的技术服务,天宏基金会支付相应的技术服务费,或者类似广告费用。
很难界定余额宝的身份。祖国明说,“余额宝和基金公司的合作模式和以往的都不同,余额宝是唯一用这种模式的。”余额宝是游走于政策边缘的一板“擦边球”,支持者认为,不管是直销或代销,至少它是在现有体制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突破。
银行的尴尬
对于支付宝在金融领域的投石问路,银行感到了危机。
招商银行一位高管曾指出,马云聪明之处在于,不做银行而做银行,将阿里的金融身份掩饰得很彻底,做银行有人监管,不是银行没人监管,而阿里金融的布局已经完成。民生银行行长洪崎也认为,阿里做金融是对银行界的重大挑战。
银行的确是如坐针毡了,因为第三方支付的金融衍生业务正在改变生活。
第三方支付的诞生就有金融DNA:A和B的交易中间,由第三方C在进行资金腾挪,支付宝、财付通,以及线下的三德斯玛特集团购物卡,是一目了然的第三方支付,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
但广义来说,带着预存消费色彩的储值卡业务都属于第三方支付,只是支付范围有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发售的储值卡除了充手机费还可以用来购买网游产品,新推行的手机钱包业务更是“典型”的第三方支付。文峰、永琪等美发厅、美容店发放的消费卡是比较隐蔽的第三方支付种类,一般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范围只限定在本身。
用户将资金预先放置在第三方账户,消费时再从这个账户支出,这个账户的载体可能是一张卡或一个账号,因此第三方平台有大量的沉淀资金。虽然根据央行规定,备付金只能用于银行协议存款,但在监管之外,许多小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流入信贷、房地产市场,大家没有放过肥肉过手留下的那层油。
市场份额比较大的第三方支付则忙着整合资源,将平台从消费升级到理财。用户在余额宝平台上购买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甚至保险也只是时间问题。
银行为了开拓互联网业务,一直以来给予支付平台比较大的让步。比如银行对于每一笔POS机上的交易会向商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但支付宝用户通过网银交易,银行不向支付宝收任何手续费。
如今银行更直面来自支付平台的竞争。余额宝平台向基金收取的平台服务费,比银行等销售渠道向基金公司收的佣金低很多,让电子平台成为银行渠道的有力竞争者。
积极开拓网上业务的基金公司也和第三方支付对上了眼。互联网给基金的投资管理上提供了相当的便利。货币资金最大的难题是流动性和收益性,如果对基金规模的变化规律有所把握,对于基金经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互联网平台提供了相当多的资源,让基金公司可以比传统的方式更早、更准确地知道基金的一些流动性的需要。
“传统基金对客户的投资行为判断可能80%靠想象,增利宝的需求可能80%靠科学运算。”天弘基金总经理 郭树强认为,互联网基金让基金公司对基金的流动性可以有更好的预估。根据科学运算来调整自己的投资,可以选择更加适宜的投资品种。天弘为了准备增利宝招募了一个电子商务团队,其中有一多半是在线理财顾问。
但祖国明认为,银行高端理财这一块是不可能竞争的。“不是一个类型的理财服务,不具备可比性。支付宝希望能优化用户体验,让用户在支付宝里的闲钱,零碎钱可以进行小额理财,这部分资金往往不够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 余额宝的功能更多只是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教育了年轻用户有了理财的意识” 。
换句话说,支付宝想吃下的是那段“长尾”。余额宝瞄准的是零钱,用户大资金还是会沉淀在银行、股票市场或基金公司,余额宝的特点是户数多,金额小,不会与银行形成直接竞争。而且只要客户规模足够大,而金额小,大规模赎回风险小,货币基金稳定性高。
毕竟,大部分余额宝客户作为低收入群体,并不是银行的菜。信用卡最爱的不是稳定按期乖乖还钱的客户,而是经常缺钱的人。但他们今天缺钱,明天能还上,银行乐得收利息。永远还不上钱的那群人银行只会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