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大地的声音
2013-05-30燎原
燎原
雅安不安。4月20日,7级地震在这个区域“翻了个身”。生死就在顷刻间,屋倒楼裂,也只是一刹那功夫。
震后,《南风窗》记者迅速赶抵成都,从成都转去雅安。这路上,还算顺畅。但雅安前往芦山、宝兴等地的道路,无法畅通。原本,雅安到芦山县城只需1小时车程,足足用了12个小时——整个道路,像个停车场!车辆只能蠕动,然而还有更多志愿者驱车朝灾区涌动,救援通道很不畅通。交通管制随后发出,呼吁志愿者不要前往灾区的声音,也在传媒上传开了。
好不容易到了芦山县城,但前往各个乡镇的营运车辆停运了,且部分区域的道路严重垮塌。从芦山县城前往双石镇、太平镇或是前往宝兴县灵关镇的途中,山高谷深、岩石松动,走着走着,突然“轰隆”一声,转身发现:巨石垮下来了,就在不远的身后。较小的飞沙滚石从山上直袭而下,“啪啪”敲打在车窗或车顶……这样的场景,伴随着接连不断的余震,长时间没有间断。
和2008年的“5·12”地震相比,彼时是摧枯拉朽般地倾覆楼房。如今,尽管倒塌的是些砖瓦結构房屋,更多的楼房还在屹立,但楼内同样横梁、柱子齐齐开裂,伤痕累累,成了危房—这些房屋,很多是“5·12”地震后才建的,房贷才刚刚开始供。
5年间遭遇两强震。强震在撕裂大地,撕裂他们房屋的同时,也撕碎他们的心。在雅安灾区,记者奔走各处拍摄,但镜头摄出的场景并没多大变化—充斥里面的,依旧是灾区群众的迷茫、无奈与困顿。
灾区群众不孤单。一场波及全国、与生命赛跑的救援在支援灾区:废墟下挖人、抢救伤员、搭建帐篷、发放物资、心灵抚慰……种种举措,不断弥合着由地震带来的种种撕裂—从房屋实体,到灾区群众心灵。
只是,随着“名表疑云”的出现;随着红十字会与郭美美“剪不断”的关系再被搅热;随着一些港人“抗捐运动”的波折……分裂,在弥合时,充满着磨合的张力。
网络和舆论场域论争的背后,已超越了对这场地震本身的争辩。所有被网络搅热了的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成为了民众痛斥腐败、不满贫富悬殊、不满公平正义失衡的一扇宣泄窗口。
这是剧烈的阶层分裂使然。更多时候,里面充满着太多情绪化,让你觉得“无论怎么做,最终都是错”。
从撕裂大地的声音里,我们听到了阶层撕裂的声音。论争背后的共识也显而易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弥合阶层分裂,抚平这片土地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