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逃生
2013-05-30蔡恩泽
蔡恩泽
2月21日,已停牌3个月的东电B股 “B转A”重组方案正式出炉,控股股东浙能电力拟向公司除浙能电力以外的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并换股吸收合并公司,吸收合并后,东电B股将注销退市。
此前,中集集团B股已成功转板H股;1月18日,地产大亨万科公布B股转H股方案;又有在深交所上市的丽珠集团多次回购B股;上柴股份也跃跃欲试,1月19日发布了上交所首例B股回购方案。
种种迹象表明,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B股正试图夺路逃生。
一堆鸡肋
B股市场创立于1992年,曾经是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股市的唯一渠道。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
B股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一个国际通道,在外汇比较紧缺的年代,一些有对外业务的企业融到了大量外汇,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状况,增强了中国对外的影响力,功不可没。
不过,从一开始,B股就是戴着脚镣跳舞。当初设立B股市场的本意是促进资本国际化,增加流通性,然而,2001年以前,投资者限制为境外人士,2001年之后,才开放境内个人居民投资B股。
在政府允许境外投资者进入规模更大的A股市场后,作为面向境外、监管机制仍然在境内的B股市场,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冷落,因为缺乏流动性,股价长期低迷而体现不出企业价值,企业融资效率也越来越低,自2001年以来,B股市场基本没有IPO交易,恰如一潭死水,而即将推出的国际板更是让B股陷入尴尬的处境。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B股成了一堆鸡肋,面临退市的风险。纵使近期受万科发布B转H方案和上柴发布B股回购方案的影响,直接带动万科B和上柴B股双双涨停。
迄今为止,B股计108家公司,恰如梁山好汉108将英雄迟暮,正等待证监会“招安”,其出路不外乎三条,即“改编”为H股、A股,或者被“主子”直接回购。
自2012年12月以来,在B股转板的预期推动下,B股大盘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涨喜剧。截至1月24日,上证B指、深证B指累计涨幅分别高达24%和37%。股价的暴涨固然令B股投资者意外惊喜,但也让有意B股转板的上市公司感到犯难,因为随着股价的上涨,B股转板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
而且这种短暂的上涨仅仅是投资者的短期套利行为,B股市场行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最后的上涨不过是一种“欢送”而已。
目前,中国证监会正酝酿B股改革,但解决方案尚在讨论之中,一直悬而未决。因为流通性差,B股无法进行如增发之类的融资,其融资平台的功能几乎已经丧失。近期,中集集团B股转战H股上市“破冰”之举引发B股市场强烈反响,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夺路求生,一场B股自我救赎的战斗已然箭在弦上。
“招安”也难
何去何从?B股正面临历史的抉择。
迄今为止,B股计108家公司,恰如梁山好汉108将英雄迟暮,正等待证监会“招安”,其出路不外乎三条,即“改编”为H股、A股,或者被“主子”直接回购。时至今日,B股朝不保夕,虽有“归顺”之心,但“招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B股转H股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可以增加股份的流通性,还可以提升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调控中,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被一限再限,因此,这些含B股的房企一旦B转H成功后,H股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融资平台。
虽然B转H股可以解决B股公司融资、再融资问题,比内地更加开放、完善的香港市场也能加快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但是由于B转H股有着较高的门槛设限,不是想转就能转的。
据港交所新闻发言人介绍,在上市要求方面,以介绍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与以IPO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基本相同。上市申请人必须在财务测试、最低市值、公众持股量、流通比率等11个方面,符合香港上市规则所划定的基本门槛。
像中集集团这样的B股公司能顺利地实现B转H股,是因为它有雄厚的实力。2010年,《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10中国500强企业中,中集集团居128位。
因此,除了一小部分较为优秀的行业龙头公司可以华丽转身外,大多数B股公司难以复制中集集团B转H这种模式。据专家们预测,108家B股公司中,只有不到30家可望实现B转H股。
况且B转H股与境内居民直投香港市场(即股市直通车)的限制也相抵触,两种完全不同的市场监管体系间切换远远不如体系内转化来得顺畅,体制上的水土不服与制度矛盾也成为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
那么A股市场是不是B股公司的归宿呢?B转A的“本土化”转身会容易得多吗?从规模上说,B股市场仅为A股市场的1%,B转A股,A股市场完全有空间接收B股公司“改编”。从股价上说,由于目前A、B股平均价差很大,B转A被B股投资者认为是最有获利空间的一种途径。
但是,有一个制度性障碍横亘眼前,就是B股中有相当数量的海外散户,如果转成A股上市,就变成A股市场向海外个人投资者开放了,而现有政策是A股仅向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开放。在制度没有突破之前,B转A股只是一种意向,目前还停留在讨论阶段,付诸实践还有待时日。况且A、B股价差造成的不公平的套利机会,与流通股、非流通股同理,背着破坏资本市场秩序的恶名。
在国内资本市场未充分开放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将B股转换成A股似乎不太可行,除非采取股权回购再增发A股的方法,丽珠B回购似乎正成为探索先驱。但是不容回避的是,B股持有人并不会就此与上市公司通过市场谈判达成利益一致。
不得已而再求其次,由B股公司直接回购B股,自我消化,也许是最靠谱的出路。但是,不是所有的B股公司都有回购B股的可能,回购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资本行为,回购需要具备业绩和资金两大要素,只有实际经营业绩高于资本市场估值、且资金充裕的上市公司才有资格回购股份。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很少回购已经卖出去的股票。
再说,公司当初选择上市主要目的之一是融资,融资是增肥,回购则是割肉,钱已装进腰包,进来容易出去难。即便上市公司愿意出资回购股份,对其资金面也会形成巨大压力,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也会产生影响。从上柴股份回购案例不难看出,也仅仅是回购不超过25%的B股股份,剩下的75%还不知去向,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B股退市问题。
退市压力之下,B股公司草木皆兵。其实,一些B股公司徒然背上一个上市公司的壳,而无法享受上市公司的实惠,因融资功能丧失而圈不到钱,还要接受众多监管。如此算来,这样的壳不要也罢。
退市是必然
条条道路都有障碍,相当一部分B股公司只有一条生路,就是彻底摘牌退市。这对B股上市公司来说,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入市难,退市更难。B股退市,这让许多B股上市公司老总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好不容易闯过重重关口,混迹于股市,至少是混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金字招牌,好死不如赖活着,哪怕仅剩下一张“躯壳”,也要硬撑着。
壳公司虽说人老珠黄,力衰不举,但仍有几分姿色,有一定的魅力。这个姿色就是上市公司的“名分”。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上市依然是梦寐以求的事,是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是步入巅峰的加冕。而有了壳公司这样的金字招牌,只要保住“壳”,坐拥天价的壳资源,不愁没有买家,不愁没有投资者。
而在IPO临时停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壳”更是一种紧缺的资源,如果等到一个好的买家,被兼并或者收购,也能赚一笔大钱。这恐怕是大多数业绩不佳的B股公司老总的心态。
退市压力之下,B股公司草木皆兵。其实,一些B股公司徒然背上一个上市公司的壳,而无法享受上市公司的实惠,因融资功能丧失而圈不到钱,还要接受众多监管。如此算来,这样的壳不要也罢。
但B股退市的风险不可低估。退市这件事,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一直觉得很陌生、很遥远,突然间,退市一下子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事实,恐慌之心集体爆发。于是,很多投资者选择抛售股票,退出市场,如此抛售自然导致传导到整个B股市场,引起股市大跌,甚至崩盘。
闽灿坤B在刚刚出台退市制度的时候,交易就跌破了1元面值,作为应急之举,不得不进行重大事项的安排,推出缩股,缩股6比1以后,不管股本有所缩小,还是盈利有所提升,这个办法使其保住了在B股市场的可能性。
从管理层角度来说,解决B股退市这类历史遗留问题往往在政府层面会慎重考虑,网开一面,照顾到很多相关公司,会给很多公司一定的预期,来彻底解决B股市场消化的风险。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在回应实施退市新制度有关热点问题时表示,对于主动退市的公司,通过自身努力或资产重组,达到重新上市条件的,将由深交所优先安排,经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重新上市,而不需要经过证监会核准。
如果B股公司自愿退市后,重新上市能够安排上A股,重返股市,不失为B股退市公司以退为进的新选择。
也有证券分析师表示,B股制度性退市的可能性不大。导致其退市的主要原因应是诸如造假、严重亏损、公司经营能力急剧下降等来自于经营方面的问题。比如,闽灿坤B缩股方案的获批,对于公司来说是利好,避免了退市。不过,这个方案只能躲过一时,如果闽灿坤B没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殿后,该公司还会重蹈覆辙。
倘若等到B股公司退市那一天,我们真的要起立鼓掌,因为这是割掉资本市场的“阑尾”,一个僵尸市场,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