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室内实验研究

2013-05-30孙永涛马增华孙玉豹刘海涛

石油化工应用 2013年1期
关键词:气腔南堡稠油

张 伟,孙永涛,林 涛,马增华,孙玉豹,刘海涛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天津 300450)

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1-3]是利用航天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喷射机理,以工业柴油(原油或天然气)作燃料,同时向高压燃烧室内注入高压空气及高压水,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汽、CO2及N2气等混合气体,通过加热降粘[4]、气体溶解降粘[5-6]、气体增压、气体扩大加热范围和减小热损失来开采原油,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1 降粘机理

1.1 加热降粘

多元热流体中的水蒸汽携带了大量的热量,油层中原油加热后粘度大幅度降低,流动阻力大大减小,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在不同温度下南堡稠油与饱和天然气南堡稠油粘温曲线。南堡稠油与饱和天然气南堡稠油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见图1)。

图1 南堡35-2 稠油与饱和天然气稠油的粘温曲线

由图1 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南堡稠油和饱和天然气南堡稠油的粘度逐渐降低,当温度由56 ℃增至120 ℃时,稠油和饱和天然气稠油的粘度降低了92 %以上。

1.2 气体溶解降粘

通过PVT 实验研究了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对稠油粘度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饱和不同量二氧化碳或氮气南堡稠油的粘度及对应饱和压力分别(见图2 和图3)。

气体在原油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在较高压力下溶解于原油,降低原油粘度,由图可见,二氧化碳较氮气对南堡稠油粘度的影响显著,饱和二氧化碳可使南堡稠油粘度降低50 %~90 %,氮气为10 %~30 %。

2 降低界面张力作用

原油与多元热流体的界面张力测定采用毛细管法,测定了56~240 ℃和5~20 MPa 条件下,油水(蒸汽)、氮气和二氧化碳与南堡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

图4 表明了氮气、二氧化碳和水与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变化,氮气、二氧化碳和水与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二氧化碳与稠油之间界面张力要低于氮气与稠油之间界面张力。

图2 氮气对南堡稠油粘度的影响

图3 CO2 对南堡稠油粘度的影响

图4 氮气、二氧化碳和水与南堡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

3 增能保压机理

多元热流体中大量气体进入地层后形成气腔,并随着注入量的增加,气腔逐渐增大,使液体被替换出来,由于气体的导热系数低,可以减少热损失,同时气体具有较大弹性,向地层注入气体后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和补充地层能量。实验分别计算了油藏压力为5 MPa(模拟开发中后期油藏)和10 MPa(模拟开发初期油藏)的油藏注入多元热流体后,不同流体组分的增压作用及气腔平均压力增高值(见表1)。

由表1 可见,在给定多元热流体注入方案下,多元热流体具有明显的增压作用,增压贡献大小顺序为:氮气>蒸汽>二氧化碳。在形成不同高压气腔时,气腔内平均压力可达0.2~2.0 MPa,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对低压油藏(5 MPa)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这也表明,注多元热流体也适用于油藏开发中后期或者低压稠油油藏的增压开采。

4 协同增产机理

采用具有4 个测温点和2 个测压点的多元热流体高压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南堡稠油和模拟特稠油注蒸汽吞吐、氮气和二氧化碳吞吐、多元热流体吞吐的模拟实验,其中,实验压力均为10 MPa,焖井时间均为15 min。

由表2 可见,多元流体(蒸汽、氮气和二氧化碳)对南堡稠油吞吐开采具有明显的协同增产作用,多元流体增产油量是蒸汽吞吐与气体吞吐增产油量之和的1.6 倍,原因在于多元流体吞吐过程中,蒸汽加热降粘,而气体除了降低稠油粘度外,还能为稠油提供驱动压力。

表1 不同流体组分的增压作用及气腔平均压力增高计算结果

表2 南堡稠油吞吐模拟实验结果

5 小结

(1)多元热流体所携带的热量可有效降低南堡稠油的粘度,当温度由56 ℃升至120 ℃时,稠油和饱和天然气稠油的粘度降低了92 %以上。

(2)多元热流体中二氧化碳较氮气对南堡稠油粘度的影响显著,饱和二氧化碳可使南堡稠油粘度降低50 %~90 %,氮气为10 %~30 %左右。

(3)多元热流体中非凝析气体可以降低多元热流体与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了多元热流体的洗油效率。

(4)多元热流体中非凝析气体具有较大弹性,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和补充地层能量,有利于提高蒸汽波及效率,提高蒸汽利用率。

(5)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具有明显的协同增产作用。

[1] 吕立华,李明华,苏岳丽.稠油开采方法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110-112.

[2] 郭龙.特超稠油油藏复合驱替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

[3] 杨兵,李敬松,祁成祥,石海磊,等.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技术优化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1):54-56.

[4] 朱静,李传宪,辛培刚.稠油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24(2):66-68.

[5] 张跃雷,程林松,刘倩.稠油流变特性的基础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9,16(6):64-66.

[6] 张龙力,王善堂,杨国华,等.稠油二氧化碳降粘的化学机制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24(2):1-5.

猜你喜欢

气腔南堡稠油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用于电动工具的气压自平衡气缸结构
稠油不愁
沿海强镇 美丽渔乡——南堡镇
基于Fluent 的小孔节流式空气静压轴承特性研究
曝气装置结构对多孔板鼓泡特性的影响
高速破片撞击充液容器拖拽阶段气腔特性研究*
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
南堡3-35井钻井难点分析及对策
生化微生物技术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