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
2013-05-30陈珑
陈珑
随着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等的增加,颅脑损伤现已成为临床常见创伤,其病情较危急,且复杂多变,既是临床抢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病常伴随严重的脑挫裂伤或脑肿胀,在开颅术中常合并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1],因此本病应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快手术治疗。研究表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疗效确切。本院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40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诊治的80 例(男56 例,女24 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两组,年龄18~68 岁,平均(34.6±2.9)岁。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符合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经GCS评分为3~8 分,并排除伴有严重肝肾损害及感染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收治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则采用常规的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术后第1 d、第5 d)颅内压的变化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术后第1 d、5 d)颅内压的变化情况;(2)根据GCS判断治疗的预后情况,即①痊愈:完全恢复身体健康,未遗留功能及智能障碍;②中度残疾:患者功能部分恢复,但遗留一些神经精神障碍,生活可以部分自理;③重度残疾:患者的生命体征虽恢复正常,但遗留有较重的躯体、智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④植物生存:植物人的生存状态;⑤死亡;(3)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术后第1 d 术后第5 d对照组 40 32.49±4.43 27.76±3.24 24.67±2.45 a实验组 40 32.58±4.37 23.17±2.57 ab 16.35±3.23 ab
2.2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在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对其进行随访,时间为6 个月~2年(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脑组织受损、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的缺血及缺氧,形成颅内血肿及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升高[2]。而颅内压的升高则进一步加重了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代谢产物堆积,使损伤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3]。因此为减轻脑损伤后所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应积极阻断患者颅内压升高及脑组织缺血、水肿三者的恶性循环[4]。1977年Becker提出了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扩大颅腔容积,减轻患者脑移位及脑干受压情况,防止和减轻脑疝发生,以达到内外减压[5-6]。
综上所述,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常规的骨瓣开颅术相比,其减轻患者颅内压的效果更显著,且具有患者预后情况较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小的优点。可见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解除颅内压增高和继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达到保护脑组织,促进修复及功能恢复,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1]张春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75-76.
[2]汪波.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创伤后脑肿胀23 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6-8.
[3]李春,黄好峰,李习珍,等.颅脑损伤治疗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1930-1931.
[4]秦福创,何国龙,金许洪.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1,16(6):815-816.
[5]金维强,戴志成,欧阳升.标准大骨瓣开颅结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1):143-144.
[6]石延军,高颖.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0 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