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曲线限界加宽研究
2013-05-30周兵和
周兵和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站处,武汉 430063)
1 限界加宽有关规定及存在问题
1.1 曲线限界加宽有关规定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对铁路曲线地段限界加宽值的计算公式及加宽方法规定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距轨顶高度,mm;
h——外轨超高,mm。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及《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规定: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采用阶梯加宽方法,即缓和曲线中点前13 m至缓圆点之间加宽值规定为与圆曲线地段相同,缓和曲线中点前13 m至直缓点前22 m之间加宽值规定为圆曲线地段加宽值的二分之一。
(3)《站场与枢纽》对无缓和曲线的曲线变加宽地段的加宽值计算方法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x——计算点位置,直圆点为0点,m。
1.2 现有加宽规定存在的问题
(1)缓和曲线、缓和曲线与曲线、缓和曲线与直线间的变加宽范围无适用的计算公式。
(2)阶梯加宽法没有体现变加宽地段的加宽规律,规定的结论偏于粗简,部分地段冗余值过大。
(3)阶梯加宽法不能满足个别控制点限界精确计算的要求。
(4)阶梯加宽法不能适应曲线站台间距加宽设计要求。阶梯状站台难被各方认同,且将导致站台间距冗余过大,不必要地加大车体与站台间隙。
(5)无缓和曲线的站内曲线加宽值的计算公式,未考虑与超高加宽的综合,且其线型复杂,在工程设计中应用性不是很强,存在简化的空间。
有缓和曲线或无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的限界加宽,在现有规范中过于笼统,在工程设计中容易引起困扰,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可供参考的加宽方法和计算公式。
2 影响曲线限界的因素
曲线地段影响限界加宽的因素有曲线超高、曲线半径和轨距加宽。
(1)曲线轨距加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曲线轨距加宽值在 R<300 m时为15 mm,R<350 m时为5 mm,R在350 m及以上时,轨距加宽为0 mm。可知轨距加宽发生在 R<350 m的曲线,且加宽值较小,对限界加宽的影响很小,一般都忽略该因素的影响。
(2)超高加宽:曲线超高地段,外侧轨面高于内侧轨顶,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产生限界加宽。曲线内侧,超高加宽为正值,且与计算点高度成正比。曲线外侧,超高加宽为负值,负加宽值最大值(绝对值最小)发生在车底板处。
(3)曲线加宽:车辆中心线由前后轮轴点位控制,曲线地段车体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不一致,前后轮轴之间车体向曲线内侧偏移,车体两端向曲线外侧翘出。因曲线地段车辆中心线的偏移产生的加宽简称曲线加宽。在圆曲线范围,内侧加宽最大值发生在车体中心点处,外侧加宽最大值发生在车体两端。
3 内侧限界加宽分析
3.1 有缓和曲线时内侧限界加宽分析
3.1.1 缓和曲线前后内侧超高加宽分析
在缓和曲线地段、由无超高地段驶入缓和曲线地段、以及由缓和曲线地段驶向圆曲线地段期间,车辆前后轮位置的超高值不相同,车体前后倾斜不一致,后轮处加宽值最小,前轮处最大,之间呈线性递增关系。
车辆由无超高~变超高~恒定超高地段的过程中,前后轮间车体因侧倾引起的偏移量的几何位置不断发生偏移,如图1所示。
图1 曲线上车辆偏心加宽示意(单位:m)
可分三段来对内侧超高加宽值进行计算。
第一段:A点至B点,即缓和曲线起点前18 m、后9 m,用直线AB来近似表达。
第二段:由 B点至 C点,加宽值线性增加至最大值。
第三段:C点之后,超高加宽值稳定为最大值。
计算公式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l——缓和曲线长,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3.1.2 缓和曲线前后内侧曲线加宽分析
圆曲线地段,内侧偏移量稳定不变,但在缓和曲线地段,以及直缓点、缓圆点前后,内偏量值随曲率半径不断变化。通过在R-1 000 m、l-120 m曲线上的运行模拟,得出内侧加宽值及分析图表,详见表1和图2。
表1 曲线内侧加宽值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续表1
图2 车辆内侧加宽值分布示意(单位:m)
结合以上图表,得出缓和曲线前后加宽值可按如下三段来确定。
第一段:A点至B点,即前轮进至直缓点~后轮进至直缓点期间,加宽值呈凹形曲线分布,且加宽值较小,示例结果B点加宽值小于7 mm。为简化计算,用直线AB来近似表示。
第二段:B点至C点。B点~C点之前9 m(轴距的1/2)期间,加宽值随里程线性增加,经图形分析,该加宽值可近似为车辆中心处曲率半径的加宽值,模拟计算结果证实其差值基本为0 mm。C点前9 m范围加宽值呈一凸形曲线,近似用其切线边来表示。故该B点~C点范围的加宽值可用直线BC来近似表示。
第三段:C点之后,即车辆中心进入缓圆点后,可用以C为起点的水平线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l——缓和曲线长,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3.1.3 有缓和曲线时内侧限界综合加宽
综合以上内侧超高加宽和缓向曲线前后的内侧曲线加宽分析,有缓和曲线时铁路曲线内侧综合加宽可按以下三段进行计算。
第一段:前轮进至直缓点~后轮进至直缓点期间,综合加宽值均从0 mm开始线性递增。
第二段:后轮进至直缓点~车辆中心进入缓圆点期间,综合加宽线性递增至最大加宽值。
第三段:车辆中心进入缓圆点之后,综合加宽值稳定为最大值。
计算公式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l——缓和曲线长,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3.2 无缓和曲线时内侧限界综合加宽
无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其超高顺坡直线段等同缓和曲线功能,可参考前述缓和曲线的分析结果进行内侧加宽计算;无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的内侧曲线加宽,可参考前述《站场及枢纽》中圆曲线变加宽地段的加宽方法和公式(3)计算。两者综合,可分四段计算。
第一段:前轮进入超高顺坡起点~后轮进入超高顺坡起点期间,超高加宽值由0 mm开始线性递增。若前轮进入圆曲线,则还需增加圆曲线引起的加宽。
第二段:后轮进入超高顺坡起点~车辆中心进入直圆点期间,超高加宽值线性递增,递增率受超高顺坡率控制。若前轮进入圆曲线,还需增加圆曲线引起的加宽。
第三段:车辆中心进入直圆点~车辆中心进至直圆点后9 m期间,超高加宽变化规律同第二段,曲线加宽值快速增加,为三次抛物线与二次抛物线的差值。
第四段:车辆中心进至直圆点后9 m之后,即后轮驶过直圆点后,曲线加宽与超高加宽稳定为最大值。
计算公式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l顺——超高顺坡长度,m;
H——计算点距轨面高度,m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铁路曲线不带缓和曲线时,一般为等级相对较低的站内联络线或岔后连接曲线。其超高值一般不超过25 mm。以R-800 m、超高20 mm、超高顺坡长度15 m为例,叠加绘制其曲线加宽与超高加宽的分布曲线,如图3所示。
可知顺坡起点之前18 m处的A点至直圆点之前9 m处的B点(前轮处于直圆点)之间的加宽值较小且不断增大,可用直线AB来表示;B点至直圆点之后4.5 m处C点(直圆点处于后轮与车辆中心之间中点位置)之间加宽值递增幅度加大,可近似用直线BC来表示;C点之后,可用一水平直线来表示。示例数据中近期加宽直线的最大冗余值为+7 mm,发生在里程-5 m处。
故在允许少量冗余的情况下,无缓和曲线时曲线内侧加宽公式(8)可简化为
图3 圆曲线内侧加宽值分布示意
式中
式中 R——曲线半径,m;
l顺——超高顺坡长度,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4 外侧限界加宽分析
4.1 有缓和曲线时外侧限界加宽分析
4.1.1 缓和曲线前后外侧超高加宽分析
外轨超高导致车体内倾,引起限界向内侧偏移,对外侧限界实际起到负加宽作用,因不会导致侵限,往往被忽略掉。因外侧超高负加宽值随超高值增大而增加,若一律忽略掉,将会产生较大的加宽冗余。
外侧超高负加宽的最大值(绝对值最小)受车辆底板高度1 210 mm控制。
车辆头、尾两端外侧负加宽值分别受前、后轮处超高值控制,在其由无超高~变超高~恒定超高地段运行过程中,车辆头部和尾部超高负加宽示意如图4所示。
图4 车辆头尾超高负加宽值分布示意
从图4可以看出,可用尾部加宽值来代表车辆的超高负加宽,公式如下
式中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l——缓和曲线长,m。
4.1.2 缓和曲线前后外侧曲线加宽分析
圆曲线地段,车辆两端外偏量相同,但在缓和曲线地段,以及直缓点、缓圆点前后,两端外偏量值随曲率半径不断变化。通过对车辆在R-1 000 m、l-120 m曲线上进行运行模拟,得出其头尾两端加宽值及相关的分析数据及图表,详见表2和图5。
从图5可看出,尾部加宽轨迹线包络了头部加宽轨迹线,可以用尾部加宽来代表外侧曲线加宽,并可分三段来计算。
第一段:A点至B点,即前轮驶至直缓点~车尾到达直缓点期间,加宽值呈凹形曲线分布,且加宽值较小,为简化计算,拟用直线AB来近似表示。
表2 外侧加宽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图5 车辆头尾外侧加宽值分析示意(单位:m)
第二段:B点至C点,即车尾驶过直缓点~车尾距缓圆点9 m(轴距的1/2)期间,尾部加宽值随车尾的位置线性增加。经几何分析(图6),尾部加宽值略小于车辆中心处曲率半径的加宽值,模拟计算的示例结果显示,该差值为1.6 mm,差值很小,故在许可少量冗余的前提下,可用车辆中心处曲率半径的加宽来近似表示。
图6 曲线上车辆偏心加宽示意
第三段:C点之后,加宽值稳定为最大加宽值。
得出加宽计算公式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l——缓和曲线长,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4.1.3 有缓和曲线时外侧限界综合加宽
综合曲线外侧超高加宽和曲线加宽数值及分析结果,可得出有缓和曲线时铁路曲线外侧综合加宽值分布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车辆外侧综合加宽值分布示意(单位:m)
第一段:前轮驶至直缓点A~车尾到达直缓点期间B,该区段无超高负加宽,只有曲线加宽,加宽值从0 mm开始线性递增。
第二段:车尾驶过直缓点~车尾距缓圆点前9 m(轴距的1/2)期间,综合加宽值随里程变化线性递增。
第三段:车尾驶过缓圆点前9 m之后,综合加宽稳定为最大值。
各段计算公式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l——缓和曲线长,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4.2 无缓和曲线时外侧限界综合加宽
无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其超高顺坡直线段可视为缓和曲线,超高负加宽值可参考前述缓和曲线地段外侧加宽方法计算。无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外侧加宽,可参考《站场及枢纽》圆曲线外侧变加宽计算方法计算。两者综合,可分三段计算。
第一段:后轮进入超高顺坡起点~后轮驶至直圆点期间,超高负加宽值随里程线性递增。期间若前轮驶入圆曲线,则还需叠加外侧曲线加宽。
第二段:后轮驶过直圆点~车尾驶过直圆点期间,超高负加宽为固定值,曲线加宽值逐渐增大。
第三段:车尾驶过直圆点后,综合加宽值稳定为固定值。
式中 R——曲线半径,m;
l顺——超高顺坡长度,m;
h——曲线超高,mm;
l计——计算点位置,m。
无缓和曲线时的铁路曲线,一般为站内联络线或岔后连接曲线,其超高值一般不超过25 m。以 R-800 m、超高20 mm、超高顺坡长度15 m为例,叠加绘制其曲线加宽与超高加宽曲线,如图8所示。
图8 圆曲线外侧加宽值分布示意
可知直圆点之前22 m处的A点至直圆点之前13 m处的B点(车辆中心处于直圆点时)之间的加宽值较小且逐渐增大,可用直线AB来近似;B点至直圆点之前2 m处的C点(直圆点处于后轮与车尾之间中点位置时)之间加宽值递增幅度加大,可近似用直线BC来表示;C点之后,可用一水平直线来表示。近似线段产生的最大冗余值为+5 mm,发生在里程-7 m处。故在许可少量冗余、超高顺坡长度不超过22 m时,无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外侧加宽公式可简化为
式中 R——曲线半径,m;
h——曲线超高,mm;
l顺——超高顺坡长度,m;
l计——计算点位置,m。
5 曲线限界加宽研究结论
综合曲线内侧和外侧限界加宽分析,归纳出曲线限界加宽办法如下。
(1)有缓和曲线时
外侧加宽:①直缓点前22 m的直线段范围,由0 mm线性增加至Wq;②直缓点~缓圆点前9 m处的缓和曲线范围内,由Wq线性增加至Wo;③之后缓和曲线及圆曲线地段均按Wo加宽。示意如图9所示,计算公式见(15)、(16)。
图9 有缓和曲线时外侧限界加宽示意(单位:m)
内侧加宽:①直缓点之前18 m的直线段及之后4 m的缓和曲线范围内,由0 mm线性增加至Wq;②直缓点之后4 m~缓圆点前9 m的缓和曲线范围内,由Wq线性增加至Wo;③之后的缓和曲线及圆曲线地段均按Wo加宽。示意如图10所示,计算公式见(17)、(18)。
图10 有缓和曲线时内侧限界加宽示意(单位:m)
式中 R——曲线半径,m;
l——缓和曲线长度,m;
H——计算点距轨顶高度,mm;
h——曲线超高,mm。
(2)无缓和曲线时
外侧加宽值:①直圆点前22 m~直圆点前13 m的直线范围,由0 mm线性增加至 Wq;②直圆点前13 m~直圆点前2 m的直线范围,由Wq线性增加至Wo;③直圆点前2 m范围内的直线以及之后的圆曲线地段均按Wo加宽。示意如图11所示,计算公式见(19)、(20)。
图11 无缓和曲线时外侧限界加宽示意(单位:m)
内侧加宽值:①超高顺坡起点前9 m~直圆点前9 m的直线范围,由0 mm线性增加至Wq;②直圆点前9 m的直线段~直圆点后4.5 m范围的圆曲线范围,由Wq线性增加至Wo;③直圆点后4.5 m之后的圆曲线地段均按Wo加宽。示意如图12所示,计算公式见(21)、(22)。
图12 无缓和曲线时内侧限界加宽示意(单位:m)
式中 R——曲线半径,m;
l——缓和曲线长度,m;
l顺——超高顺坡长度,m;
H——计算点距轨顶高度,mm;
h——曲线超高,mm。
无缓和曲线时,变加宽地段留有少量冗余,如进行信号机警冲标等精度要求高的计算时,内侧加宽计算可采用公式(8),外侧加宽计算可采用公式(13)。
6 结语
本文对铁路曲线限界加宽进行了深入研究,按有缓和曲线和无缓和曲线的不同情况,形成了曲线限界加宽计算的公式及示意图,谨供铁路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233-239.
[2]TB10621—2009 高速铁路规范(试行)[S].
[3]铁建设[2005]140号,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S].
[4]铁建设[2005]285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路设计暂行规定[S].
[5]GB50090—2006,铁路线路设计规范[S].
[6]GB50091—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
[7]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站场与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596-597.
[8]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