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育中的“甲方”与“乙方”
2013-05-30文‖翁达
文‖翁 达
设计教育中的“甲方”与“乙方”
文‖翁 达
当代中国设计教育讨论比较多的两种主张,一是认为设计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而不应成为设计实践的附庸;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设计研究必须以设计为本,不能够脱离设计实践来做理论问题的纯粹研究,甚至要求研究者必须亲自参加与设计才有发言权。这个问题恰好说明了这段时期国内设计教育、设计进程阶段性的空白与不成熟。设计教育;教育模式;公众审美一、设计教育与模式创新
设计的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教学,是视觉艺术特征的展现,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的过程。良好的课程设置是产生优秀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而现有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化艺术设计教学需要。近年来,各艺术院校都在尝试学产研结合育人的课题,根据院校自身的特点,进行一些新的尝试,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振臂高呼学产研相结合的道路,的确为院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密切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利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增强了设计教育专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活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在实际设计教学中,因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过于注重市场的应用、公众的审美与实际的可操作性,还有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设计市场的社会化、商业化成了设计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从而也决定了教学的思维模式—社会化的流程。这个流程从接受委托、市场调查、设计定位、设计创意,到最终制作成品。决定成品成功与否不是艺术的标准,而是甲方或老师模拟的甲方是否接受,是在甲方标准之下的、喜好下的、带有一定创意美感的作品。在艺术与市场发生严重冲突时,往往是市场、甲方为第一,艺术为第二,而且多数时间是放弃后者的。
这样的教学模式,其优点是应用性强、市场转化快,实际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其缺点同样显而易见:千人一面的教育;以及在一系列合适性的控制中限制了艺术创意性思维与学生自身艺术素质的充分发挥。
美国著名的设计师乔治·路易斯说过:“小心惯例成为创意的绊脚石。”这句话告诫教师如果不断培养学生以“合适”定位的态度去做设计,就会陷入一种自我束缚的状态。从实质上来讲,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才能,让学生掌握一生受用的学习方法。在艺术思维还没有展开的情况下,就在束缚中去学习,创新能力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合适在前、个性发挥在后的思维模式下,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特色充分展现出来,是相当有难度的。
一般来说,设计教育并不通向更高等的设计教育而是直接通向市场。而在学生进入社会后,会遇到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设计法律法规、设计行业方面很多相关的重要问题,这些设计知识基本没有进入过设计系的教学体系中,从而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训练的教学跟进。这些课程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本来就是不可或缺的。问题在于通过何种渠道切实的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的角度使设计教育在学院与市场拉近距离。
如果试着用这种模式来考虑设计:将实用性和商品性放在第二位,让后者去适应前者,也就是让甲方的意愿“适合”乙方的创意。这样看起来好像本末倒置,却更接近艺术教育本质,也是现代社会文明与设计发展的一种成熟象征。
事实上国人并非缺乏对于好的设计的渴望。人们对“无印良品”、“宜家”的趋之若鹜可以很大程度的证明这一点——很显然的,不会有人因为“宜家”的产品质量而不是设计的缘故而青睐这个品质一般的品牌。但我们看到,商家不断的强调“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概念性、不断迎合着人们内心对“设计”的追求和向往,让自己的品牌走在市场的前列、时尚的前沿。
所以在设计教学中,如何以视觉艺术的本质特性为出发点,以设计的高品质,或以高品味为要求,以实验性,探索性为创作动力,以艺术的顺向、逆向的双向互动思维模式来因材施教,展开课题的多元化教学。
这种尝试可以是一个实际项目或案例为出发点,将甲方、客户的个人喜好、品牌要求,与同学的艺术感受、个人兴趣、艺术表达能力的特性相结合,选择一个类型设计,如某品牌、文化推广等,展开项目管理,首先完成大量的基本创意元素符号的草图,然后通过互动、汇看交流等形式,产生创意苗子,启发学生自我表达的灵感,通过课程深入引导学生自己不断思考、完善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表达,以设计的概念性为主,努力寻求创新突破。如包装设计的课程,甚至可以一开始就从一种独特的材料与观念创意相结合的表达形式入手。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上,甚至是不计成本或者以环保材料的基础上再设计。设计初期可以强调手绘,强调原创性,尽量自行设计素材。这也是设计课程中最需要强调的一个方面,概念上不强求作品实际应用的途径,打开思想的禁锢。
在创意构思、构图、形式大致呈现之后,要求对应主题。对具有商业化特征的作品作一些品牌定位的设计;文化创意类的作品,也要考虑多样展示表达的方式,以达到最理想的设计预期。
国外设计团队曾经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一次新款福特汽车的宣传活动。这次活动团队请了几十个学生在活动当天早晨的街头一起抬头看着头顶的办公楼,在这栋办公楼中间的位置上,一辆1:1大小的新款福特车的头部固定于此。过往的行人看到一群人都望着这栋楼,也顺着方向望去,瞥见这辆横空出世的车头。短短的十几分钟顿时吸引了无数人驻足围观。其实这辆福特车是高仿真纸糊的立体模型。设计团队通过这样特殊的手法宣传造势,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无疑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广告设计。
通过这样的创意设计课程教学与经典案例剖析,教与学互动有益,开放思路,从不确定性与控制性的有机相成,从发散性思考与流程性制作的有机转换,从不可能性到可能性的最后实现等等,可说是一种创新多元的双向教学模式。
当然我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要避免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如“眼高手低”、“脱离实际”、“难以进入社会”等。这些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二、“设计平台”与“公众审美”
洪晃曾在接受人物周刊访问时对中国设计的未来谈了几点,她说中国设计的未来在于找到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一种表达这个价值观念的审美系统,一个反映这个审美系统的生活方式,一个认可这个生活方式的市场。我们需要一个平台,需要各种各样的地方收我们的货与设计。现在有很多设计师很辛苦在那儿,有很多时候到最后是闭门造车,这是中国设计师特别大的弊端,很多时候自己做的东西说老实话市场喜欢是蒙出来的,不是因为他体验出来的。
洪晃提到的平台不单指商店,也在指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与审美水平。
尽管国内最优秀的设计类院校多年来在艺术教育基础、教学法、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经历了多次、多项的“评估”,但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只重视教育设计中“设计师”的培养;现代设计教育的另一方面,即对于甲方和公众进行普及审美的设计教育和对于一个接受设计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培养,却长期性地被忽视了。
现阶段甲方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于美和创意的理解和接受,大部分甲方都是根据自己并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审美去认知、干涉设计师的创作。作为乙方,为了让合同顺利完成大部分选择顺应甲方的意愿去完成设计,从而得到设计酬劳。这种模式中设计师更像是软件操作员。倘若这种社会现状持续下去,国内尚未成熟的设计行业将一直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不应该太偏重于一个主体(设计师),而需要包括一个甚至更为重要的主体(决策者和社会公众)进行现代设计的美教和思想启蒙。若忽视了公众审美的导向和设计素养的教育,一再强调的“设计以人为本”,很容易导向一种完全以迎合消费者口味的设计,很可能反过头让国内的设计止步不前。当然,公众的审美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速成的事情,或许我们在适应的基础上“适当引领”是一条可行的思路。
目前,我国的设计课程在设置与教学上显然还不够完善。要让中国设计业在不断地承前启后中赶上被我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西方设计、日韩设计,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从设计教育核心的位置真正把设计教育当作当代教育中的重要门类,从教育出发,在基本的教学结构下,突破传统形式的制约,拓宽学生的视野,创建多元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设计教育的力量,为国内设计业输送人才,届时我们期待相关教育机构与社会能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宽容,让设计教育与设计环境在中国越走越好。
G64
A
翁达,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