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对精神病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研究
2013-05-29孙国胜普跃梅余贵美卢贵寿
孙国胜 普跃梅 余贵美 卢贵寿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因其锥体外系副作用小、疗效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越来越受到精神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糖脂代谢等内科问题随之突显。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奥氮平被认为有更多的代谢风险,可以导致体重增加、血糖增高、2型糖尿病的发生[1]。本研究对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在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房住院的患者。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00 例,其中男110 例(55%),女90 例(45%),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39±12)岁,精神分裂症病程(163±131)个月,首发58例,复发142例。入院后服奥氮平74例,氯氮平126例,氯氮平组和奥氮平组比较,氯氮平组平均年龄(42±11)岁,平均病程(191±123)个月;奥氮平组平均年龄(31±11)岁,平均病程(123.25±87)个月。
1.2 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患者疾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2]中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符合必须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原则和单一使用原则。排除标准:已经存在严重内分泌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心脑血管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躯体疾病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糖脂代谢变化,糖尿病及高胆固醇症家族史阴性[3]。
1.3 研究方法 按照内科学糖尿病及脂代谢障碍相关内容制定糖脂代谢观察指标,调查表包含年龄、性别、职业、病程、服药等一般变量资料。氯氮平按平常临床使用者的3∶1 随机抽取,奥氮平则抽取全部符合条件的患者。使用药物前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查,以后每4 周复查1 次,研究时间为12 周。氯氮平为湖南洞庭制药厂生产,50 mg/片,从25 mg/d起始量开始加药,最大剂量为300 mg/d;奥氮平为美国礼来生产,5 mg/片,从5 mg/d起始量开始加药,最大剂量为20 mg/d。两种药物均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必要时加苯二氮 类药物以加强镇静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主要使用频数统计和t检验方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糖脂代谢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 周后两组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餐后2 h血糖比较氯氮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脂的各项指标并未提示奥氮平与氯氮平有差异。见表1。
2.2 氯氮平组治疗过程中与治疗前比较 空腹血糖、餐后2 h、总胆固醇、脂蛋白在治疗后虽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甘油三酯在8 周后开始升高,12 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奥氮平组治疗过程中与治疗前比较 空腹血糖、餐后2 h、脂蛋白检验在治疗后虽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在12 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则比较明显,在4 周后即开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主要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主要指标比较(±s)
注:FBG为空腹血糖;2 hPBG为餐后2 h血糖;TC为总胆固醇;TG为三酰甘油;与奥氮平比较,bP<0.05,a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P<0.05,dP<0.01
组别 FBG 2hPBG TC TG 脂蛋白氯氮平组 治疗前 5.30±1.05 6.28±1.52 4.02±0.86 1.46±0.72 1.28±0.36治疗4周末 5.17±0.81a 6.76±1.32 4.24±0.94 1.81±0.99 1.28±0.37治疗8周末 5.17±0.87a 6.67±1.62 4.37±1.01 2.05±1.36c 1.29±0.38治疗12周末 5.44±0.66a 6.96±1.56b 4.25±1.01 2.46±1.74d 1.26±0.40奥氮平组 治疗前 4.97±0.88 6.22±1.80 4.05±1.06 1.63±1.34 1.29±0.47治疗4周末 4.58±0.53 6.28±1.81 4.41±1.58 2.12±1.47c 1.33±0.53治疗8周末 4.50±0.51 5.94±1.28 4.50±1.59 2.16±1.21c 1.37±0.84治疗12周末 4.73±0.68 5.65±1.10 4.71±1.35c 2.53±1.46d 1.26±0.33
3 讨论
奥氮平是氯氮平的衍生药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药物之一,而氯氮平则已经在我国风行已久,是我国精神病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虽因粒细胞缺乏风险近年来有所限制,但仍是难治性疾病的首选。有报道认为抗精神病药可能影响糖代谢,引起糖耐量异常及血糖升高[4],也有学者认为精神病患者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葡萄糖调节机制损伤本身可能也是基因问题之一,与一般的药物治疗无关,理由是部分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前,精神分裂症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恢复时间延迟[5]。
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间年龄和病程虽有一定差异,但这与氯氮平的适应证有关,导致氯氮平组患者年龄大,而且病程长,在适应证上虽然有明显的重叠,但氯氮平主要用于难执行的病例已经是国内医生的共识。用药前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均在正常范围,从统计分析结果无明显意义。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氯氮平组和奥氮平组血糖水平差异开始有一定的变化,主要是氯氮平血糖问题的升高为主,而奥氮平不太明显,这种现象空腹血糖出现更早,而餐后2 h血糖出现需要在4 周左右。既往精神科常识中,抗精神病药能引起体重增加和肥胖,而肥胖不过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糖脂代谢中间的一个外在表现,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式糖脂代谢并不同步,各种脂代谢也不一定同步,例如在控制甘油三酯的升高方面奥氮平与氯氮平相比没有优势。本研究发现,氯氮平和奥氮平均可能导致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氯氮平治疗中血浆胆固醇水平是逐渐升高,从第8 周起,明显高于基线水平。奥氮平组胆固醇水平有升高趋势,与基线相比,在治疗12 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氮平和奥氮平均能升高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愈加显著。
目前,在以冠心病为主要疾病的心血管高猝死率疾病的病因病机中,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6],早期处理糖脂代谢问题以及肥胖等问题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各类药物中,尤其是以氯氮平为母体的药物类型,糖脂代谢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研究一致显示奥氮平、氯氮平可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和血糖的升高,因此,探讨本类药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也是今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奥氮平、氯氮平虽可导致轻微的脂代谢问题,但血糖问题尚不足以引发严重的临床风险,可能与观察时间和选择对象中严格的排除标准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1]黎燕,罗维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5):299.
[2]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精神障碍分册[M].10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9-182.
[3]王吉耀.内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29,1044,1076.
[4]郑晖,刘骏达,杨权.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5):295.
[5]Lindenmayer JP,Nathan AM, Smith RC.Hyperglycemia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01,62(Suppl 23):30-38.
[6]陈濒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