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博弈分析

2013-05-28郭琳李刚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效果

郭琳 李刚

[摘要]根据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博弈策略及收益,得出师生之间互动博弈的均衡结果,以此为据提出促进课堂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课堂 师生互动 动态博弈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147-04

课堂教学是高校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如何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针对高校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对高校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探求师生互动的动机及决策过程,有利于探索促进课堂互动的策略途径。

一、理论概述

课堂师生互动,作为高校中一种最主要的人际互动,是指课堂情景中,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对话及其相关活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动态过程,其本质内涵是一种合作性学习。吴康宁教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师生互动的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将课堂看作一个微型社会,视课堂教学过程为课堂中各种角色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教师制度性角色的存在,所以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互动行为类型。孙泽文认为,课堂互动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参与者之间在交往、交流、合作、对话的情境中,教师为配合学生学习而不断引发教学活动,学生又不断反馈和调节教学活动以满足自身学习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状态。史宪美则提出,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教师良好人格魅力的形成和教师专业的成长。韩淑梅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情感、价值观等品质影响学生的同时,也受到学生的不断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完成其社会化的进程,也促进了教师人格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完善,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Hamburgero H.首次将博弈理论应用于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认为课堂互动的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理性个体所构成的博弈系统。他探讨了一个教师和一组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将这组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相同行为方式的独立参与者,并假设学生和教师的成就仅由他们的满意度决定,同时,假设成就仅仅依赖于两个参与者的努力,但由于每个参与者都更偏好于另一参与者做完所有的工作,因此师生的利益也不完全一致。孟祥林从博弈的视角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行为,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作为一个博弈过程来讨论,从而实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博弈等角度分析和揭示了课堂互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对于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以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为工具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博弈则比较少,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师生互动的产生过程、影响因素等。笔者尝试以师生互动为研究重点,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博弈策略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课堂互动的建议。

二、课堂师生互动的博弈模型

1 研究模型

课堂互动博弈分析模型的假设如下: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出现在互动活动中;二是师生互动是为了促进共同进步,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三是课堂互动是一种双向交互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四是博弈过程为完全信息动态多阶段博弈,且参与人的决策在任何时间点都为最优。笔者依据已有的研究文献,考虑如下重复博弈:首先,教师选择是否互动,学生观察到教师的行动后决定是否响应;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行动结果再次进行决策,学生则在教师选择后决定如何应对。在这里,我们将课堂互动中教师的收益归结为教学任务的完成、专业素养的提升、人格魅力的发展,将学生的收益归结为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互动博弈的第一阶段,教师只有两个行动或策略,即“互动”和“不互动”(分别用Y和N表示),学生有两个行动和四个策略,两个行动是“互动”和“不互动”。四个策略分别为:互动一互动、互动一不互动、不互动一互动、不互动一不互动(如图1所示)。

在互动博弈的第二阶段,教师和学生依次重新选择各自的行动与策略。根据第一阶段的博弈结果,教师有两个行动和八个策略,这时学生仍有两个行动,但策略扩展到十六个。学生的十六个策略分别是在教师选择策略的基础上得到的,其博弈结果——双方的收益是由第一阶段的收益加和所得(两阶段双方具体的策略及收益如表1所示)。

2 结果分析

第一阶段博弈之后,将教师与学生都选择互动的收益假定为3(假定此收益为任何一个正数,其结果都是一样,此假定并不失一般性)。一方面,通过课堂互动,教师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高与完善,自己外在的职业权威也转化为内在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响应教师,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强化了知识的实践操作,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相反,教师课前没有付出精力成本,不与学生展开互动,此时,学生从教师上课的行为作出判断,即使主动与教师互动也不会有所收获,因而教师和学生的收益都为0,都没有从教学中获得提高。若教师互动,学生不互动,则教师课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成本,为课堂互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尽力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入互动环节;而学生上课则比较轻松,不用花费过多精力去查阅资料、预习新知识,却从教师的单向互动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其收益为1(假定此收益为任何一个小于3的正数结果都一样,此假定并不失一般性)。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但其收益却为0。反之,教师不互动,学生互动,教师的收益为1,学生的收益为0。

由此得出,教师与学生的最优策略为:互动,互动一互动。在第一阶段博弈的基础上,经过第二阶段的博弈,用逆向归纳法得出最优策略仍为:互动,互动一互动。当博弈模型扩展为N次动态重复博弈时,第N阶段博弈的结果仍然与第一阶段的结果相同。

综合以上分析过程,由逆向归纳法得出最理想的结果,即无论双方处于博弈的哪一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互动,以教与学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形成让学生充满自信、视教师为朋友的课堂氛围,并通过互动反馈给教师,教师便可以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服务,实现课堂教学各要素的有效配置,更加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收益和降低教学成本。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最优策略为:不论教师是否互动,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互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从教师的角度看,其最优策略为:不论学生是否互动,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构成课堂互动最和谐的状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三、促进课堂互动的建议

1 树立以生为本、积极互动的观念

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以生为本,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抑制以自我中心的意识;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品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增强互动观念,营造一种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环境,并结合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教学的设计。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消除原有的畏惧心理,敞开心扉,锻炼沟通、应变的能力,激发创新的潜能,实现教学相长。

2 注重情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情感教学为契机,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增强课堂互动的效果,激发师生心理、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有效的情感互动,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在互动中,要适时、适当地褒扬和鼓励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才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畅所欲言。二是教师需要透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学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互动关系,学生才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三是教师要关爱学生,奉献无私的爱,在课堂内外关心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从焦虑、紧张等不良的学习情绪中解脱出来,并时时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也会在教师的爱护下,“亲其师,信其道”,形成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

3 讲究互动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互动方法是实现互动性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须从学生的年龄、爱好、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推动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可运用Word文档、PPT课件、音频资料、视频短片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手段,改变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从互动的形式来看,教师应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辩论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而是主动参与者,在问题探究、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

4 主动预习,提高互动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不仅需要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更需要学生课前对教材的充分预习,主动配合教师互动。在实际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效果欠佳,除了教师自身的原因外,学生没有进行课前的“思维预热”,也是影响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应把预习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做好与教师互动的准备。课堂上,不论教师是否互动,学生都应踊跃发言,不应迫于所谓的“面子”问题而错过求知的机会。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导评模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