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基于和谐人格的角度
2013-05-28王功名
王功名
(三亚学院社科部,海南 三亚 572022)
当今的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社会和谐的突出方面是人的和谐。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企业所需人才必须具备和谐人格才能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和谐人格教育,和谐人格是体现个体内部心理各因素健康积极、完整平衡,并能协调好个体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等外在关系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更是道德智慧与审美情趣相协互促的理想人格。这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
一、生命教育与和谐人格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涵比较丰富,既包含对生命真谛的领悟,同时又有对教育学的探索。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谐人格要求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关系和谐,内在和谐包括乐观、自信,具有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外在关系和谐包括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能够保持和谐的状态。由此可见,和谐人格符合生命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在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具体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从三亚学院抽取大一两个班(各150人)作为被试,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
2.人格课程教育模式
本研究主要采用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教育,讲授内容参照本论文内容、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书籍。为辅助教学、促进辅导效果,发放了一些参考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常识、和谐人格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些常识等。另以访谈法作为补充,其中主要是对实验班的部分同学进行访谈。了解被试对心理健康教育、和谐人格的认识、教育方案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教育实验后自己的收获认识等。
3.评定工具和研究指标
SCCS(自我和谐量表)。
自我和谐是罗杰斯理论的重要概念,自我失谐是出现心理障碍的基础[1-2],基于此理论编制的SCCS正是用于测量自我和谐的程度,共有三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及言我的刻板性[3]。SCCS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工具,更有意义的是:与大多数疗效评估主要是对症状治疗结果(如焦虑、抑郁)进行评估不同,SCCS能对心理问题的内部原因进行探究[4]。
4.实验研究过程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测查,然后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和谐人格教育,而对控制组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对实验组的学生讲授和谐人格的相关知识,并对其核心的和谐人格特质进行教育,每周一次,历时8周,共16课时。
教育方案实施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进行测试。
5.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电脑,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了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析因分析等统计方法。
(二)研究结果
教育实验结束后为检验实验效果,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被试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部分被试人员进行了访谈。
1.一般情况
剔除资料不全者、加上测试时人数不齐等因素,每次收到有效答卷数目不一,年龄经T检验、性别经卡方检验相应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两次测试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成组T检验及方差分析
两次测试两组对应组间行成组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各指标以±SD的方式有显著性意义(P<0.05)的结果列于组内组间比较一栏,其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3.析因分析
把两次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资料统合成一总表,将各统计指标(除性别、年龄外)作为因变量,时间因素TIME(0,1分别指第一、第二次测试)及干预因素INTERVENE(0=空白对照,1=心理辅导)为自变量做析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发现是: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个体和谐人格的灵活性得分,即通过和谐人格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人格灵活性。
4.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
对资料进一步分析,进行提高实验效率的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将两组两次测试资料自身前后配对,共有实验组84对,对照组30对,分别称为配对实验组和配对对照组。年龄经T检验、性别经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在进行配对T检验之前,对配对实验组和配对对照组两次测试所有指标进行成组T比较,除了第二次测试前者灵活性分高于后者差异显著外,其余皆无显著性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1.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评价的结果分别进行前后测试,看各分数段人数比例的变化是否存在 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对照组前后测试比较结果
表3 实验组前后测试比较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在这段时间内各分数段的人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该组大学生的情况基本没有改变。由表3可以看出,低自我和谐组人数明显减少,由66人减少到30人,比例由44%下降到20%,实验前后有了显著性差异;高自我和谐组人数增加,由18人增加到36人,比例由12%上升到24%,也有显著性差异;常态组人数也有变化,由66人增加到84人,比例由44%上升到56%。这说明经过教育实验课程后被测试的自我和谐程度有了极明显的提高,这种提高在理论上来说既隐含着本质上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格教育的作用。
2.教育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讨论
本次人格教育课程实验方案是参照课程学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来构建的。通常教育方案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四部分构成。本次研究教育目的明确,就是验证人格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笔者明确了人格、和谐人格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人格教育课程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以此来构建整个人格教育课程的实验方案。
首先,该方案根据大学生人格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教育内容,包括本次论文所搜集的各种文献资料和以往硕博论文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可理解的程度,对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具体化;其次,根据具体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不让单一、枯燥的授课方法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选择王登峰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来测评,根据前后测试以及和对照组的对比,测评本次教育实验方案是否有效。
从实验的方案设计过程来看,本设计在结构上是比较完整的;从方案的实施过程来看,被测试大学生总体反应良好,态度比较积极。但是,大学生人格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次实验所选定的内容并不能涵盖所有内容。该教育实验无论从内容、方法还是评价上都有待补充和完善。
三、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
现代企业需要和谐人格的员工。高校人格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高校大学生大多数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企业是来不及对新职员开展和谐人格教育的,所以在高校教育系统中应该确立起它独立的地位,应当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创设一套独特的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要素的人格教育体系。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建立高校人格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
要确立全面的人格观念,要充分认识高校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这正是前面两部分讨论的意义所在。要切实加强高校人格教育,并争取良好的实效,必须探索行之有效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途径与方法。由于人格教育在国内高校中尚未普及,甚至可以说总体上刚刚起步,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还相当不够。目前有些高校开展人格教育,基本上借鉴国外的普遍做法:一是开设人格心理学课;二是进行行为训练;三是结合心理咨询与治疗。
此外,应当创设更广泛更多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第一,要实行人格教育课程化;第二,要增强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第三,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第四,重视人格缺陷的弥补。
(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
1.构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
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就是指校园所有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成长产生心理影响的氛围。[5]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隐形的、深层次的、无形的和抽象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6]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大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文化,第一,应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能催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具有巨大的推动力。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好有规划的活动,引导好学生的自发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其爱好和特长等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有益于彼此人格的完善。
2.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
校园物质心理环境科主要是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学校的建设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小到一室、一梯、一角的净化和美化,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7]。
(三)引导大学生进行和谐人格自我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自我培养功能
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更重要的是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强化大学生和谐人格的自我教育功能。第一,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和谐人格塑造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由自我意识凝聚而形成的“自我”则是人格的核心。自我评价是在个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比较的基础上,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第二,自立意识和自信心的培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立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第三,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自我反省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进一步发挥和增进自己的长处,并且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这是一个人进步的前提之一。第四,有自制能力。自制力强的大学生,能够理智地对待周围发生的事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够选择正确的活动动机,调整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也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1]Rogers C R.A theory of therapy,personality,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M].New York:McGraw-Hill,1959.
[2]Rogers C R.Client-Centered Therapy[M].London:Constable&Company,1951.
[3]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1).
[4]王登峰.心理治疗疗效评估:理论与实践[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1991.
[5]谭千保,巢昕.学校心理环境及其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陈恒初.独立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5):46-47.
[7]陈恒初.独立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