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铁矿制酸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潜力分析

2013-05-25孔慈明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硫酸工序原料

孔慈明

(曲靖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曲靖655000)

硫铁矿制酸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潜力分析

孔慈明

(曲靖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曲靖655000)

在认真的现状调研和审核重点物料平衡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生产特点、产排污特点,从影响生产的原辅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员工八个方面分析了硫铁矿制酸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潜力。

硫铁矿制酸;清洁生产审核;潜力分析

近年来全国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国家对涉重企业的环保监察管理正逐步加强,作为节能、减排较好的抓手—清洁生产审核也把涉重企业纳入了强制性审核的范围。硫铁矿制酸企业是涉“砷”企业的典型代表,这类企业一般生产规模小、能耗物耗高、排污量大,在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中要做好潜力分析。最关键的就是要认真进行企业现状调研和审核重点物料平衡分析,在掌握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产排污节点、主要生产设备情况、环保设施现状、排污现状、环境监测情况、环境风险防治情况、环保守法情况、清洁生产现状、近三年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近三年产品产量以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及应急管理等实际情况后,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来进行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最后以检查清单的方式得出分析成果—清洁生产方案。

本文以陆良县某公司硫铁矿制酸生产过程及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为基础进行分析,硫铁矿企业生产工艺主要包含:备料工序、沸腾焙烧工序、烟气净化工序、干吸转化工序 (二转二吸,转化采用 “3 +1”工艺)、尾吸工序等,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1 原辅料和能源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硫铁矿制酸企业生产原料是硫铁矿,辅料为水、钒触媒 (五氧化二钒),能源为电。

1.1 原料的粒径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公司外购已经磨细的精矿,该生产工艺要求硫铁矿粒径<10mm,若不满足要求,还需在厂内进行破碎,破碎产生的粉尘是否采取了措施及治理效果是否达标。

1.2 原料储存、发放、运输的流失

由于外购原料为粉末状,粒径较小,运输、储存、发放过程中将会产生粉尘排放。粉尘的产生量与是否袋装运输,运输工具类型,运输工具的密封性,是否堆存于专用原料仓库,原料仓库容积,防尘、防流失设施是否完善,卸料是否有防尘设施,原料提升进料工序是否有防尘设施等有关系。公司直接外购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原料,厂内不需要再破碎,运输过程使用普通载重货车散装运输,但加盖了篷布,考虑到减小袋装运输增加的成本,提出了使用密封性较好车辆运输原料的方案,减少运输工程造成的原料流失。公司原料堆存于专用仓库内,仓库屋顶为彩钢瓦,多年的使用已经被腐蚀、锈蚀得千疮百孔,雨季漏雨严重,造成了原料的流失,应进行仓库屋顶的大修。卸料及原料提升入炉工序没有降尘设施,应安装洒水降尘设施,在卸料和堆存时进行人工洒水降尘,但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入炉原料含水率要求控制在12%以下。原料提升入炉工序应采用密闭输送。通过调查公司原料采购清单发现,原料不是按照生产计划进行采购,而是按原料的市场价格波动,价格低的时候会大量购入,经常出现原料露天堆存的情况。鉴于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公司进行了原料仓库的扩建,作为备用仓库,并认真进行原料采购的研究,制定较为合理的采购计划。

1.3 是否建立了原料的化验和控制制度

原料的含硫率高低影响硫酸产品的产量和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量,含砷、铅、锌、氟率则影响生产废水中重金属及氟化物的浓度高低、污水处理的难易程度及污水处理污泥中重金属、氟化物的含量和处置的难易程度。因此公司每个批次的原料都应进行重金属、氟化物、含硫率的化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特别应严格控制外购原料含硫率>35%,含砷率 <0.15%,公司已经对每批次的原料进行了相关的化验,但对含硫率、含砷率、含氟率控制不严格。

1.4 原辅料及能源消耗定额是否超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定额

公司原辅料及能源消耗定额分析见表1。

表1 企业历年原辅料和能源消耗表

从表1可以看出公司原料、水、催化剂的使用超过清洁生产定额,具有清洁生产的潜力。

1.5 催化剂催化效率是否符合要求

查看公司辅料钒触媒购买资料,了解生产厂家、使用说明、参数,排放废气环境监测报告数据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初步判断该催化剂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要求转化效率达到99.7%。

2 技术工艺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2.1 技术工艺是否落后

公司采用的沸腾炉焙烧制二氧化硫烟气、烟气净化、干吸转化制酸 (二转二吸,转化采用 “3+1”工艺)工艺技术、生产规模符合国家、云南省产业政策及国家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要求。

2.2 设备布置、传输线路、反应步骤是否不合理

公司场地小,设备布置紧凑,但符合安全、环保及化工设计的相关要求,危险化学品 (硫酸)储罐区独立,安全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到位,各工序紧密相连,没有无效的传输线路。工艺中主要的反应步骤是 SO2转化为 SO3,直接影响硫酸的产量,根据对比历年来的硫酸产品产量和单位产品原料消耗量及尾气监测结果,可初步判断转化效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然后通过转化吸收工序的物料分析确定转化效率的大小。公司转化吸收工序物料平衡见图2。

通过采用烟气净化工序的理论计算干燥后烟气中 SO2的量 (98.96t/d),实测的 SO2排放量、SO3排放量、尾吸废水量、30%Na2CO3溶液用量及吸收率(一般不受外因素影响)、硫酸产量进行计算,转化后烟气中 SO2为2.96t/d、SO3为120t/d,再采用化学方程式的关系进行计算,在转化工序SO2的转化率为 97%,而设计值为 99.7%,转化效率降低的唯一原因就是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调查发现,公司目前在用催化剂 (钒触媒)已有两年多没有进行更换了,活性正逐渐降低,应进行更换,最好选择使用催化效果更好的产品。

2.3 生产是否稳定、连续

检查公司生产记录,可以看出连续生产和稳定生产性较差,每年开停车次数较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单位产品电耗高、设备腐蚀加重等。开停车的时候二氧化硫、硫酸雾一般都会超标排放,沸腾炉加热升温将加大用电量,硫酸生产设备在停用后的腐蚀性往往是使用过程的几倍。公司多年来一直以市场需求波动来控制生产,需求大时就满负荷生产,需求小时就降低负荷或停产,应研究市场多年的变化规律来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保障连续生产和稳定生产。

2.4 是否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物料

通过对原辅料、能源的分析可知,原料硫铁矿中含砷、铅、锌、氟等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硫铁矿伴生物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但在采购时应先进行化验,除了要化验含硫率、含铁率外,也要化验其他有害物质,并制定严格控制制度,如砷含量不能超过0.15%。转化工序使用的催化剂主要物质是五氧化二钒,废旧催化剂属危险废物。

3 设备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3.1 检查所有主要设备是否符合国家要求

深入生产现场,逐一查看各种主要生产设备的铭牌,登记设备名称、型号、功率、数量,然后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2010年本)》及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进行对照,分析主要生产设备是否有国家明令淘汰和限期整改的,如果有,应该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整改。

3.2 设备是否破旧、漏损及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经现场检查发现公司生活用自来水管、水龙头有漏水现象,沸腾炉外部腐蚀严重,稀酸储槽、法兰有漏损,烟气净化工序文氏管底部有漏损,除尘器破损存在漏风可能性等。特别是旋风除尘、静电除尘器自建厂以来还从来没有进行过检修。据了解,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高及公司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多年的生产管理中经常会有设备带病工作,设备基本上不存在维修,发现有问题了也是带病工作,直到不能使用了就更换新的,既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环境风险。应建立设备保养、维修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善操作过程,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针对发现的除尘器破损存在漏风的可能性应进行物料平衡分析。公司烟气净化系统物料平衡见图3。

在沸腾炉烟气净化工序中,根据实测物料数据及鼓风机供气量、原料含S量计算,沸腾炉烟气中产生量为 312213m3/d,烟气烟尘量为 9.25t/d、SO2量为 100.949t/d,而尾气排放量实测值为306000m3/d,则烟气净化工序漏风率为 1.99%。经现场查看,存在漏风的设备为旋风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漏风会引起除尘效率下降,并导致酸泥、废水产生量大以及砷进入生产废水。

采用各除尘器收尘量与沸腾炉烟气中计算尘量进行计算:

旋风、静电除尘器效率明显低于公司设计的旋风除尘效率85%、静电除尘效率99%,造成了物料流失,增大了烟气的洗涤工序对烟尘的去除率的要求,导至文氏管、泡沫塔稀酸洗涤负荷加大,增加了生产废水、酸泥、污水处理污泥的量及废水、污泥中砷含量。应该对除尘系统进行大修,静电除尘器大修内容:调节烟气温度、湿度,使比电阻在105~1011Ωcm范围;漏风检查,检查本体屋面板区域出料口、检修孔、观察孔、振打机构的穿过处、绝缘子安装处等是否漏风;进口粉尘浓度控制在40g/m3以下,气体流速控制在 0.6~1.3m/s;改进清灰方式,调节适宜的清灰周期,将现有的振打清灰改为声波清灰;更换集尘极、电晕极等受腐蚀及老化的设备和配件。旋风除尘器大修内容:检查维修漏风点。

根据公司的化验结果:原料硫铁矿平均含砷率0.143%、焙砂 (铁粉渣)及除尘器收尘含砷率0.10%、硫酸产品含砷率0.0002%,使用图2、图3的物料平衡来计算,每天生产中的原料带入砷306.4kg,焙砂及收尘带走砷 214kg,硫酸产品带走0.3kg,那么在需净化的烟气中含砷92.1kg,在文氏管中酸洗烟气净化后全部进入生产废水中,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根据处理后水质监测结果,循环水含砷量为2.3kg/d,每天将有89.8kg砷进入污水处理污泥中。若提高除尘系统的效率,可减少文氏管酸洗废水量和含砷污泥量。

3.3 设备自动化水平是否合理

公司焙烧、烟气净化、转化吸收、污水处理等主要工序都是自动化控制,在粉尘产生量大的原料卸载、上料,焙砂出料、装车,静电收尘排尘收集等工序还是人工操作,应加大防尘设施的建设、完善和员工的个体防护。

4 过程控制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4.1 计量检测、分析仪表及监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检查发现公司现有的计量、检测设备主要有原料、产品分析化验设备、新鲜水水表1块、电表1块、过磅设备1台、硫酸计量设备1台及主要工序温度、压力控制设备1套,只能计量生产、生活总用水、电量和运入原料量、运出硫酸和焙砂量,生产过程中间环节、主要用水设备、用电设备没有计量仪器,这使得生产记录单一,无法分析确定公司水、电、原料消耗量大的生产环节,这也是形成公司多年来职工工资和奖金只与产量挂钩的原因。为了企业能更好地掌握原辅料、能源的消耗情况及清洁生产的需要,企业应安装循环水、生产废水、主要用电设备、原料入炉、出炉焙砂计量设备,完善生产记录,将单位产品水耗、电耗、原料消耗及排污量纳入生产考核,及时发现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工资、奖金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排污、安全挂钩的劳动分配制度。

4.2 工艺参数是否严格控制

硫铁矿制酸生产中转化、吸收工序烟气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控制要求较为严格,若控制不严会导致转化、吸收效率低于设计值,既减小了硫酸产量,又增加了二氧化硫、硫酸雾的排放。比如转化阶段需控制转化器一段进口温度在 425~430℃,二段进口烟气温度为455~460℃,三段进口烟气温度在 435~440℃,四段进口温度 425~430℃;吸收阶段控制温度在120℃。

5 产品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硫铁矿制酸企业主要产品是98%的硫酸,副产品为铁矿焙砂。

5.1 产品储存和搬运过程中是否有流失

吸收工序产出的 98%硫酸通过管道输送至硫酸储罐,硫酸储罐区设置有安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外运时使用专用危货运输车辆,装载时储罐与运输车辆连接管道的法兰会出现滴漏现象,应安排专人负责在产品装车时负责收集这些滴漏的硫酸。

副产品铁矿焙砂出料口处温度还有 200℃以上,易烫伤工人,出料口距离地面约2m高,出料时极易形成扬尘,可在出料口安装洒水装置,既可以降温,又能降尘。焙砂粒径小,含水率低,必须堆存于专用库房内,设置洒水压尘设施,公司配套建有专用库房,但屋顶彩钢瓦腐蚀破损严重,应进行大修,避免雨水冲刷流失。焙砂散装外运,应采用密封性较好的车辆并加盖布蓬,减小运输过程的流失。静电收尘器收集下来的尘全部是副产品焙砂,每间隔一段时间排一次收尘,直接排至地面,再由工人铲入手推车运至焙砂库房,收尘粒径小,含水率低,排尘时及铲入手推车时都将产生大量粉尘,形成二次污染,造成副产品的流失。可设专人负责收集这些排尘,排尘直接排入手推车,在排尘口安装自制排灰袋,高度以到手推车车厢底部为佳。

6 废弃物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6.1 可利用废弃物是否进行了再用和循环使用

废水:经调查公司生产废水采用电石渣中和、曝气氧化、二氧化锰氧化及硫酸亚铁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封闭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没有收集和处理系统,直接外排。厂区内建有初期雨水收集池,没有雨污水外排。

污水处理污泥:按照国家 《危险废物名录》,硫铁矿制酸企业污水处理污泥为含砷的危险废物,经调查公司目前还没有开展如何处置的相关研究,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压滤处理后堆存于公司建设的“四防”渣场内,今后应从清洁生产产生的效益中专门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污水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的研究,尽快合理处置这些污泥。

废旧催化剂:公司使用的催化剂只有五氧化二钒,属危险废物。从转化工序换下的废旧催化剂使用塑料桶包装后堆存于库房内,然后外售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再生利用。但公司在管理中没有与这些回收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也没有废旧催化剂管理台帐,应加强这方面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建立废旧催化剂管理台帐。

沸腾炉及烟气余热:沸腾炉及高温烟气温度1000~1100℃,SO2转化为 SO3放出的中温 200℃左右,余热生产中压过热蒸汽,配套汽轮发电机发电(《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推荐)。蒸气量达到0.9t/t酸,蒸汽消耗指标为5.94kg/kWh。汽轮机采用凝结式汽机,冷凝水可回收利用。公司由于场地限制和生产规模较小,没有建设余热锅炉,使用冷却水降温,这也是导致新鲜水用量大的原因。综合考虑,公司决定使用部分间接冷却水作为职工洗澡用水,洗澡废水经处理后再作为冷却补充水,进行了部分余热的综合利用。

6.2 废弃物排放是否超过定额

公司近三年废弃物排放情况见表2。

表2 企业历年废弃物流情况表

由近三年废弃物排放量分析可知,公司单位产品废水量、二氧化硫、硫酸雾排放量超过清洁生产国内清洁生产定额,废催化剂排放量达到定额,废渣 (污水处理污泥)还没有综合利用,不能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定额。对超国内清洁生产定额的指标应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削减。

此外,公司主要噪声源二氧化硫风机噪声级为105dB(A),目前只安装了减振垫,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不能通过安装消声器、机房密封、吸声等降噪措施来降低其噪声级,建议在风机房外设隔声墙或挂降噪门帘,机房内墙壁安装吸声材料,在与风机相连的管道内安装减振抗酸腐蚀材料,另外还可考虑更换节电、噪声级小的风机。

6.3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是否达标

公司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封闭循环使用,不外排。制酸生产尾气经尾吸塔处理后排放,通过近三年来的年检监测结果及在线监测结果可知,尾气可达标排放。由于公司属于 “厂中厂”,厂界无法界定,厂界噪声是否达标很难用监测结果判断,但公司还需在持续清洁生产中进一步实施主要噪声源降噪方案。公司排污许可证只允许排放废气污染物,经核算实际排放总量低于允许排放量。但公司没有生产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存在外排情况。

6.4 污染治理设施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运行是否正常

经检查,公司污水处理站、污泥压滤设备、“四防”渣场、尾吸塔、洒水降尘设施、硫酸储罐围堰、事故排放池、雨污水收集池、雨污分流设施等污染治理设施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运行正常。

7 管理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7.1 环保机构、环保管理制度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是否建立

公司管理层没有设专门的环保部门,但建立了环境管理制度,有兼职的环保、安全员。检查发现公司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环保 “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风险应急制度。环保管理档案基本健全,但管理不规范。建立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但还没有组织演练过,应设专门的环保机构负责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和环保档案的管理。

7.2 是否建立了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清洁生产机构

公司是第一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没有与清洁生产有关的管理制度,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组建公司清洁生产办公室,全面负责公司的清洁生产工作,可设在环保部门内,也可单独设立。

7.3 岗位操作规程是否严格和完善

通过对公司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查看,该操作规程中只规定操作步骤、安全要求、控制要求等,忽略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应进行完善。公司操作规程是纸质版的,仅有少数几个岗位悬挂了岗位操作规程牌,也没有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执行不严格,应按照岗位设置在相应位置悬挂该岗位操作规程,并安排专人不定期、不定时地进行相关岗位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奖惩。

7.4 生产记录是否完善

由于公司过去没有清洁生产的概念以及管理上的松散,生产记录比较粗糙,只有大项的数据记录,如原料购入量、焙砂销售量、硫酸产量、全公司自来水用量和电量、营业收入等。无法进行全厂单位产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量的核算分析和某一个工序物料平衡分析。公司可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细化生产记录的内容。

7.5 信息交换是否通畅

通过跟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及职工的座谈调查了解信息交换是否通畅,发现公司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公司领导之间信息的交换是不通畅的。该公司组织机构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安全、环保、生产等的管理部门,只有一些兼职人员,管理较松散,所有的对外业务全部由总经理办理,厂内的一切指令也都是由总经理发出,职工只知道完成产量,对其他的事情不关心。比如要打扫卫生,必须每个岗位都由总经理亲自通知到。特别是在座谈中公司经理谈到的当班的某岗位职工发现生产设备不正常了,在交班的时候不会告诉接班的职工,直到影响正常生产了才会报告。

7.6 是否制定了有效的奖惩办法

公司的奖惩办法内容较为单一,产品产量高即奖励,产量低则惩罚。应将节能、减排、安全的考核指标纳入奖惩办法。

8 员工方面清洁生产潜力

8.1 员工的素质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经调查,公司员工普遍学历不高,仅有少数几位是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的管理人员少,员工稳定性差,熟练操作水平不高。应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完善组织机构,定期组织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及竞赛。

8.2 是否全员参与清洁生产

公司领导和员工没有清洁生产的概念,应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灌输清洁生产相关知识。要让领导和职工了解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要做什么,会带来那些好处等。此外制定清洁生产激励措施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是必要的,要让员工主动参与清洁生产,提出合理化的清洁生产方案。

9 分析成果

硫铁矿制酸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潜力分析成果见表3。

表3 清洁生产审核检查清单

影响生产的八方面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清洁生产方案产生1、技术工艺是否落后? 技术工艺先进 -2、设备布置、传输线路、反应步骤是否不合理?公司场地小,设备布置紧凑,但符合安全、环保及化工设计的相关要求,危险化学品 (硫酸)储罐区独立,安全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到位,各工序紧密相连,没有无效的传输线路-技术工艺3、生产是否稳定、连续?检查公司生产记录,可以看出连续生产和稳定生产性较差,每年开停车次数较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单位产品电耗高、设备腐蚀加重等科学合理的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生产连续性4、是否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物料?使用了,原料硫铁矿中含砷、铅、锌、氟等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硫铁矿伴生物质,不能从根本上去消除,但在采购时应先进行化验,除了要化验含硫率、含铁率外,也要化验其他有害物质,并制定严格控制制度,如砷含量不能超过0.15%。转化工序使用的催化剂主要物质是五氧化二钒,废旧催化剂属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严格废旧催化剂的管理工作1、检查所有主要设备是否符合国家要求? 符合-设备2设备是否破旧、漏损及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生活用自来水管、水龙头有漏水现象,沸腾炉外部腐蚀严重,稀酸储槽、法兰有漏损,烟气净化工序文氏管底部有漏损;烟气净化系统物料平衡分析,除尘器破损存在漏风、除尘效率低于设计值,并导致酸泥、废水产生量;在多年的生产管理中经常会有设备带病工作,设备基本上不存在维修,发现有问题了也是带病工作,直到不能使用了就更换新的,既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环境风险维修漏水自来水管道及部分龙头、法兰;维修漏损储罐;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烟气除尘系统大修3设备自动化水平是否合理? 基本合理,主要生产、污染处理设施均为自动化控制,但原料、产品等主要产尘工序基本是人工控制 加强人工操作工序人员的个体防护过程控制1、计量检测、分析仪表及监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现有的计量、检测设备主要有原料、产品分析化验设备、新鲜水水表一块、电表一块、过磅设备一台、硫酸计量设备一台及主要工序温度、压力控制设备一套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测仪器,但主要生产用水、用电没有计量仪器在办公、车间各主要用水、用电点及主要耗电设备处分别安装水表、电表,进行用水用电分析、考核2、工艺参数是否严格控制? 中转化、吸收工序烟气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控制不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各工序温度产品 产品、副产品的输送、贮存、运输是否有流失?硫酸储罐区及输送管道符合安全要求,装车外运时输送管法兰会产生滴酸;焙砂出料口温度高、粉尘产生量大;焙砂散装外运焙砂出口处安装洒水装置增湿、降温;采用密封性较好的车辆运输焙砂产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硫酸装车时产生的滴酸1、可利用废弃物是否进行了再用和循环使用?生产废水、雨污水处理后封闭循环使用;废催化剂交专业公司回收综合利用,但没有管理台帐;污水处理污泥存放于 “四防渣场”,废热没有综合利用;生活污水没有收集处理和回用建立废催化剂管理台帐;远期考虑建生活污水处理站和废热发电项目废弃物通过更换效率较高的催化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等提高转化率,减少二氧化硫、硫酸雾排放量;通过烟气除尘系统的大修提高烟气除尘率,减少酸洗废水量和废水中砷的含量,均为中/高费方案3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是否达标?2废弃物排放是否超过国家清洁生产定额?单位产品废水量、二氧化硫、硫酸雾排放量超过清洁生产国内清洁生产定额,废催化剂排放量达到定额,废渣(污水处理污泥)还没有综合利用,不能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定额废气排放浓度、总量达标;废水不外排;由于是厂中厂,噪声是否达标,不好界定 二氧化硫风机房挂降噪门帘4污染治理设施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污水处理站、污泥压滤设备、“四防”渣场、尾吸塔、洒水降尘设施、硫酸储罐围堰、事故排放池、雨污水收集池、雨污分流设施等污染治理实施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运行正常-

影响生产的八方面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清洁生产方案产生1、环保机构、环保管理制度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是否建立?没有环保机构,只有兼职的环保、安全员,有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但还没演练过建立安全、环保专职机构;定期演练应急预案2、是否建立了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清洁生产机构? 没有清洁生产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制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建立清洁生产办公室管理3、岗位操作规程是否严格和完善? 已经制定了操作规程,但不够完善 完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定期进行培训、考试4生产记录是否完善? 有生产记录,但只有大项的数据 按照清洁生产需要的数据要求,进一步完善生产记录5、信息交换是否通畅? 不通畅,组织机构不完善 健全组织机构,确保信息交换通畅6、是否制定了有效的奖惩办法? 没有节能、减排的奖惩办法 制定有效的清洁生产奖励办法员工1、员工的素质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学历普遍较低、操作水平不高,员工稳定性差 培养优秀管理人员,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操作规程的培训2、是否全员参与清洁生产? 公司管理人员、班组长参与较多 宣传、动员全员参与

10 结语

硫铁矿制酸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应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紧扣“砷”的转移和硫的利用两条主线,最后采用检查表的形式得出审核的成果,才能全面地挖掘出其潜力。

[1]郭显锋,张新力,方平.清洁生产审核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3]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清洁生产中心,2001.

Potential of Pyrite-Based Sulphuric Acid Enterprises for Compulsory Clean Production Audit

KONG Ci-ming
(Qu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Qujing Yunnan 655000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uditing the material balance,the potential of the sulphuric acid enterprises for the compulsory clean production audit is discussed in respect of raw and auxiliary material,technical process,equipment,process control,product,solid waste,management and staff,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production and pollution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pyrite-based sulphuric acid production;clean production audit;potential analysis

X38

A

1673-9655(2013)03-0080-08

2012-01-06

孔慈明,曲靖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注册环评工程师,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长期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猜你喜欢

硫酸工序原料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2019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2018磷复肥硫酸大数据发布
硫酸很重要特点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