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以来的宁波职业技术教育

2013-05-24潘莉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近代宁波

摘要:宁波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技术教育发轫于近代,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近代以来宁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稳定不平衡;开创了兴办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先河;办学方式统筹兼顾,多种多样;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立足宁波经济发展特点,为宁波的发展提供服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近代以来的宁波职业技术教育在推动宁波近代化、发展地方经济、解决生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近代;宁波;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49-03

宁波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技术教育发轫于近代,是在近代我国“实业(职业)救国”的理念指导下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的。宁波职业技术教育,在当时的经济因素、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等诸因素的影响下,其产生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一、近代宁波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1.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稳定不平衡:

(1)近代以来宁波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地区分布不均衡。总体说来,宁波市区、余姚、慈溪、鄞州(旧称鄞县,以下同)、镇海等地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学校数量较多,学生人数多;而宁海、象山等地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学校数量少,在读学生人数也少。我们以鄞县(2002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现为宁波市鄞州区,以下同)为例,看看近代以来鄞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办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清末,鄞县在光绪三十二年间,开设了甬东商业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开设了宁波两等商业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开设了育德初等工业学堂。从民国九年至民国三十八年,鄞县开设了务本商业学校、鄞县乙种商业学校、私立宁波女子职业学校、四明女子工读学校、商人补习学校、国医专门学校、鄞县私立电声无线电技术补习学校、鄞县商业补习学校、鄞县私立诚信商科职业学校、私立屠氏竟进商业学校、私立竞进商业补习学校、私立育群初级商业职业补习学校、私立崇实中级商业职业补习学校、宁波私立业余无线电工程学校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可以看出,鄞县从光绪三十二年至民国三十八年间,就设立了至少17所职业技术学校,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这与鄞县的经济发展不无关系。

(2)近代以来宁波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态势不稳定。1904年11月,《学务纲要》指出,兴学是“富国强民之本”,要求各省从速办理,并且鼓励民间办学,宁波的实业学堂的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辛亥革命胜利后,在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过程中,壬子一癸丑学制确立了较前更为完善的实业教育制度。晚清到民国初年,宁波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为迅速。从光绪二十四年(189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宁波地区有育德农工小学堂2所(1908年定名为育德初等工业学堂)、甬东商业学堂、宁波初等商业学堂、余姚汝湖初等农业学堂、初等蚕业实业学堂(后扩办为锦堂中等农业学堂)以及宁波鄞县、镇海的2所商业学堂,共计9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校数量在当时的浙江处于第二位,仅次于杭州和温州。这是宁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此后十余年的军阀混战使宁波的职业技术教育深受其害,但就在这动荡的时局中,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仍有进展。这一时期,宁波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在办学质量上,进步不是很大;在学校数量上,也没有持续发展,反而有所下降,走向民国时期的最低谷。后经采取一系列措施,职业教育曾一度回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机轰炸宁波城区,大部分的职业学校被迫停办或迁往仙居、宁海等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重创。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宁波的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被迫停办或内迁至临海、新昌、天台。抗战胜利后,宁波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逐步恢复以往的办学形式和规模,实际存在或曾一度存在的职业学校总数超过此前的最高年份,它们的创办为宁波市职业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宁波市开创了兴办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先河。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阿尔德赛小姐(Mary Ann Aldersey)在宁波老城内的祝都桥竹丝墙门内(今尚书街东)创办了祝都桥女塾。这是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子学校,不仅开宁波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先声,也开了全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先河。祝都桥女塾免费招收女学生,并提供给女学生免费食宿、发放衣物和少量零钱等条件。女塾除了和一般的教会学校一样开设圣经、国文、算术等课程,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缝纫、刺绣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走上社会后既能为自己谋得生路,又能够服务社会。这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女子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女子开始走出家门,为打破封建传统对女性的束缚、确立女性独立的观念奠定了基础。妇女解放的“第一阶段即在经济独立。经济不能独立,一切平等、自由、解放种种皆梦呓耳”。如何达到经济独立?只有使女子谋得一份职业。蔡元培以为:“苟能先从教育与职业上之平等,则其他一切之不平等自无存在之余地。”宁波的祝都桥女塾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办学方式统筹兼顾,多种多样:

(1)政府办学:政府办学是当时宁波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公立的职业技术学校在办学导向、办学规模和办学方式上在当时宁波的职业技术教育上起引领作用。1912年1月,宁波临时军政分府筹拨六邑公款,在江北岸原益智中学旧址创办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1914年8月,改为旧属县立甲种工业学校。这所公立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宁波培养了一大批工业人才。宁波的地方政府在近代以来,还将一些办得比较好的私立职业技术学校或者是经营上存在一些问题的私立职业技术学校改为公办,进一步规范了宁波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2)教会办学:在宁波传教的教士除了阿尔德赛小姐创办了祝都桥女塾,还有一些教士创办了医学班,培养了一些职业医生。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医生玛高温(Macgow.an.Daniel Jerome,1814-1893),是来宁波城内的第一位传教士医生。他认为,应该对当地的开业医师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进行讲授,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学习医学和有关科学。玛高温身体力行地在诊所中开办医学班,招收当地青年开业教授解剖、生理学等西医课程。此外,他还借用月湖书院的讲堂,进行“解剖学和治疗艺术的科学”的西医科学讲座,开创了近代宁波西医推广教育的先河。另一位传教士医生麦嘉缔在行医期间曾指导一名宁波义塾毕业的男生学习医术,这名男生后来成为一艘中国战舰的军医;麦嘉缔还向教授自己中文的老师的儿子传授过医术,使其也成为一名成功的医务工作者。麦嘉缔还曾招收当地的三位学生作为助手,让他们负责记录病例、协助手术等事项,实际上已经开始对他们进行近代西方医学教育。

为解决病房护理工作需要,1913年教会医院华美医院成立护士学校——华美护士学校。1937年4月,该校改名为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该校在宁波地区医护人员的培养方面,影响非常大。教会在宁波地区还建立了小修院、大修院、拯灵会、神道院、圣经学院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兼修卫生、缝纫、家事、保姆等科目,培养了一些女子小学师资和办理慈善事业的人才。宁波的基督教教会还开设了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补习学校,如青年会补习中学、义务半日学校、英文商业学校等,对发展宁波的职业技术教育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商人办学:近代以来的宁波职业技术教育,来自民间的商人办学的力量不可小觑。1904年,鄞县巨绅卢洪昶投资设立宁波育德工业学堂,专收“堕民”子弟入学,拉开了宁波商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序幕。该校的设立对改造当时宁波歧视“堕民”的陋俗起了重要作用,推进了近代社会的进步。奉化西坞镇庙后周村人周永界,在北京经商十余年后,于1921年出资在溪东购地建造永镇学校,后又出资开辟专门农场作为学生实习基地。该校后来将高级部改为“乙种农业学校”。另外,与陈嘉庚、聂云台齐名的被中华职业教育社并称为“办学三贤”的旅日慈溪商人吴锦堂投资兴办的锦堂中等农业学堂,更是宁波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的翘楚,为家乡培养了不少技术人才。

(4)行会办学:近代以来,宁波地区以行业为主的兴学现象也较为普遍。1907年1月,宁波地区的典当业联合创办商业学堂;同年2月,“甬郡各肉铺现拟创设商办承志小学堂一所,议定每肉一斤抽捐二文,以充经费。尚有不敷,由各铺酌量补助”;1907年3月,“甬东冰业拟设明新两等学堂”。行业所办学校一般只限于教授与本行业相关的商业知识。三月之内,三所行业捐资兴办了三所职业技术学校,可以看出行业办学在当时的宁波也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办学形式。

4.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宁波近代以来的职业技术教育,既有工业方面的,也有农业方面的,还有商业、医学护理方面的,还有法政方面的学校,此外,还有家政方面的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有的是附属于小学的,如宁波育德工业学堂,一开始是附属于小学的;有的属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性质的,像华美高级护士学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护校;还有的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像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春设立的宁波法政学堂。刚开始的时候招收府属举人、贡生、生员监生及师范、中学毕业生,课以政治法律,以培养立宪人才。1912年(民国元年),改名公立四明法政专门学校,招收中学毕业生,除了设法政,还设商科、银行科。注重英文,以便应用。法政科毕业生多任职法政界或从事律师,商科、银行科毕业生多从事商业、金融业。

近代以来,宁波职业技术学校学科种类较多,但以商业为主。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宁波鄞县可考的职业学校有17所,其中商业职业学校就有11所,可见宁波重视商业的传统。近代宁波人对新式学堂、实业(职业)教育的兴趣比对科举功名更为浓厚。“本邑为通商大埠,习与性成,兼之生计日细,故高小毕业者,父兄即命之学贾,而肄业中学者,其志亦在通晓英文、算术,为异日得商界优越之位置。往往有毕业中学不逾时即改为商,即大学毕业或自欧美留学而归者,一遇有商业高等位置,亦尽弃其学而为之”。弃儒习贾,经商办实业成了合乎时势潮流的必然趋势。宁波的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反映了这种趋势,可谓农、工、商并举,尤其是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体现了浙东文化“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以及近代以来宁波人以商为业、以商为荣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5.立足宁波经济发展特点,为宁波的发展提供服务。1904年,在湖北学务处上书清廷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建议“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该奏章还提议在不同的地方,应视地域情况的差异而推行不同类型的学堂,“如通商繁盛之区,宜设商业学堂。富于出产之区,宜设工业学堂。富于海错之区,宜设水产学堂。余可类推”。我们从近代以来宁波开设的职业技术学校名称及其所设置的课程来看,这些学校的设立都是为当时宁波经济发展服务的。像慈溪锦堂中等农业学堂农本科的设置,就是为了适应宁波地区的特有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浙江省为中国最重要的桑蚕丝基地的需要而开设的。

6.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为了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宁波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出现了外国教师的身影。如奉化龙津学堂聘请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毕业生神代良夫为工业数理教习,平原贞治、平井三郎任教于宁波法政学堂。

同时,一些学校还将一部分教师送到国外进修,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蔡元培在《余姚汝湖乙种农学校记》:“溯汝湖乙种农学校,为谢君葆濂及诸同志所创立,始于民国纪元前四年正月,及民国元年,乃以县议会之公决,而改为余姚县立乙种农业学校。此五年中,学科虽未能完备,然尝资遣陶君善松赴日本大阪农学校肄业,为建设农科之预备。”余姚的县立乙种农业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派遣陶善松去日本大阪农业学校学习。吴锦堂的锦堂学堂在学校师资配备上力求精良。朱祖悦、戎昌骥为日本留学生,英语、日文教师则是聘请日本关西英语专门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行列,一些学校还派遣优秀学生到国外学习。如锦堂学校每年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出国留学,使学生们能更多地吸收外国先进科学知识。1912年,吴锦堂从日本致电锦堂学校校长,选派两名优秀学生去日本学习。于是,包容、童玉民成为第一批锦堂学校的留日学生。这之后,又派了胡感和等人去日本留学。

宁波的职业技术学校还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职业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对后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锦堂学校在学校学制课程方面,力求完备、规范、科学,锦堂农业中学堂的农本科文化课包括修身、国文、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图画、体操等;专业课有土壤、肥料、作物、园艺、农具、气候、病虫害、畜产、水产、林业、养蚕、农产品制造和农业理财等。即使今天看来,其课程的设置仍然是合理科学的。

实习课是职业技术学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914年,旧宁属县立甲种工业学校规定学生每周4个下午必须到附属工场实习。到20世纪30年代,该校为了加强实习指导,从校外聘请技师3人以资助理实习。华美高级护校规定,学生第三年开始全日上班实习。学习3年后参加全国护士会考,考试科目有护理技术操作和理论。

许多学校还十分注重外语教学。我们如果考察宁波近代以来的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会发现外语是大多数学校必设的课程。商业学校尤其如此。1923年2月,在宁波工商友谊会英文夜校开校典礼上,宁波著名企业家顾静斋在致辞中说道:“吾人不求商业则已,欲求商业,非熟识英文不可。”鼓励学生学好英语。因为西医教育的特殊性。华美护士学校的英语是必修课。学校要求学生写医嘱、病程记录和检查报告、护士交班记录等,全用英文书写。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熟练了各项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锻炼了职业特有的素养。

二、近代宁波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

1.进一步促进宁波近代化。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只是为了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为科举制服务的单一教育制度。转而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才,并强调教育的生产或经济功能。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就必须发展工商业,而要振兴民族工商业则需要有专门人才。宁波地处浙东沿海,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和交往的重要口岸。明清时期,宁波商帮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一支商帮。宁波人重实利、尚功利,商品意识较浓,受传统思想的禁锢较少。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将自然科学知识引入教育领域,使人们看到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宁波社会进一步走向近代化。

2.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职业人才,对宁波近代以来的工业、商业、医学等方面的发展有巨大影响。近代宁波因为拥有几所实力较为雄厚、影响较为广泛的职业技术学校,加之学校面向社会,注重工商经营管理方法的教育,因而学生毕业后很受工商界欢迎。四明专门学校培养的工商干才尤为时人称道,许多人成为国内工商界领袖人物。宁波华美高级护校毕业的学生,受到当时各大医院的竞相聘用,不少人还成为护理界的骨干人才。据1932年调查,鄞县县立高级工科中学毕业生在工商界服务者占48%,在政界服务者占14%,在教育界服务者占12%。同年,鄞县县立初级商科职业学校对办学18年中600余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是:供职于银行者十之三,于商店者十之四,于行政及教育界者十之一,升学者十之二。原宁波市建设局局长邵槐、宁波大学首任校长朱兆祥都是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的毕业生。曾任浙江省省长的沙文汉毕业于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

3.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生计问题。近代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十分落后,谋生成为当时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许多年轻人在走出学校后而不能迅速找到合适工作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忧虑。宁波的一些新型职业教育学校办得确实有一定成效,职业学校的学生受到了职业界的欢迎。像四明专门学校、华美高级护校、鄞县县立高级工科中学培养的学生非常受当地业界的欢迎。

[潘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文秘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及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教育近代宁波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