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老区何时振兴
2013-05-24耿雁冰
□文/耿雁冰
四川通江县县城诺江镇文庙街8号,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1932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总部随即进驻于通江文庙。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的张国焘、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在这里,指挥英勇善战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地方武装、人民群众以通江为依托,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剿”。
红四方面军越战越强,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中发展最快最强的一支。由此,以巴中为核心地带,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
然而巴中虽然是川陕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缺乏国家有力的扶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发展严重滞后
许世友曾说:“党内除了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当年,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张国焘,率八万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前来与四方面军会师的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经过前一阶段的长征仅剩一万多人。
几股力量汇集之后,苏区达到了鼎盛时期,包括四川、陕西、重庆相邻的38个县(市、区),面积9.6万平方公里,人口2418.9万人,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毛泽东称其为全国第二大苏区。
1935年,张国焘反对中央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他在毛泽东率领一方面军北上后,率部南下川康。在毛泽东的记忆中,与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
付出巨大牺牲的巴中老区,翘首以盼和其他革命老区一样,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但因张国焘后期的错误影响,川陕革命根据地整整沉寂了半个世纪。
巴中虽然是川陕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缺乏国家有力的扶持,使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严重滞后,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许多发展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全省,甚至不及延安等老区的1/3,被称为全国老区中的特困户。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川陕革命老区很少大项目布局,人均投资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1/3,在某些个别年份,人均投资甚至低至全国的1/4,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40%,经济增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
巴中经济落后的主要差距,还体现在工业上,经济发展总量与省内其他地区差距较大。2005年,全市GDP总量129.01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7%;到2010年,全市GDP实现281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66%,五年下降了0.04%。
按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78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巴中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均多项多年处于全省倒数地位。
扶贫与小康双重压力
当年工农红军从这里带走十几万优秀的巴中儿女,承诺要给革命老区美好的生活,如今,到了该兑现的时候。
“十一五”期间,巴中交通建设开工项目投资42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投资的12.2倍,是巴中建地设市以来总投资的12.5倍;到“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700公里,是新中国成立56年来总里程的1.26倍。
一轮又一轮的扶贫攻坚让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全市消除贫困人口70.8万人,曾被国务院扶贫办誉为全国扶贫攻坚的典范。
2007年9月,巴中在全省率先试行“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模式。项目选在通江县两河口、空山、诺水河3个特困乡镇的15个集中连片贫困村,覆盖3496户、13988人。1900万元试点专项资金,整合了9大类45个涉农项目资金2.3亿元。
这几年,老区也打开山门、打开心门,拓展了改革开放、对外合作的更大空间。
2012年,巴中举办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修缮竣工开园仪式、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活动,用革命的资源建设革命老区,向社会各界展现了巴中老区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在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通江县王坪红军烈士陵园,我们遇到一对从上海打工回来的韩昌德夫妇,家里的两个小孩在上海读书,两人也跟着过去陪读,在工厂打工一个月工资只有4000多元。
随行的当地官员告诉他们,达芙妮制鞋厂已经落户巴中经济开发区,建成后将雇用员工人数超过2万人。
“如果老家有3000块的工作,我就不出去打工了”。韩昌德说。
而为了留住达芙妮一家工厂,巴中市差点修改经济开发区的总体规划。目前,巴中市为达芙妮园区首期350亩场地平整已完成;35千伏专用变电站已经开建;还将在兴文镇中山村规划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通信、水务、燃气公司正在进行管网铺设。
尚未完全脱离贫困的巴中,面临着建成全面小康的压力。
虽然近几年巴中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很高,并且呈现出提速加快的发展势头,但还是低基数、低水平上的快,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状况还没得到根本改变。
据初步测算,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巴中GDP年均增速不能低于17%,按照分类标准测算也不能低于14.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