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群众生气
2013-05-22郭庆晨
文|郭庆晨
前一段时间,《人民日报》集中报道的“最美基层干部”的事迹中,有一个提法拨动了我的心弦:他们“不对群众生气”。
比如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瓦日乡原乡长菊美多吉因修建通村公路占地问题去做群众工作,被不明就里的村民误会,不但吃了一些村民家的“闭门羹”,还被一位村民误泼了一身牛粪水。同行的同事很生气,提议让派出所把泼牛粪水的村民抓起来。可菊美多吉却和颜悦色地将同事们劝住了。他到路旁的小溪边,一边洗掉牛粪水,一边对同事们说:“身上的粪水好洗,要是给老百姓留下了坏印象,可就难洗了。”
比如说,湖北省丹江口市国税局派往均县镇的移民干部董德义,在对移民进行确认人口、核查实物时,因有的移民对政策不理解而受到了冷遇,还有的见了他就说风凉话。面对这种情况,董德义总是笑面以对,从不对群众发脾气。他的解释是:“群众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也是最难做的工作,在最基层、最难做的工作面前,就要求我们要能容忍,不能对群众发脾气激化矛盾,造成僵局而增加工作难度。”
事实求是地说,基层干部既要接受上级的层层领导,又要尽力满足群众的各种要求,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夹板气”。心中有气,总要发泄,向谁发泄呢?向上级领导?不敢,只能向群众发泄了。这就是为什么基层干部向群众发火的情况比较多的客观原因吧?
但是,基层干部对群众发火,还是主观因素占主导的情况比较多。一些基层干部爱对群众发火,不是因为工作有多难做,也不是群众的要求难满足,而完全是错误观念使然。他们以为,当领导嘛,就得有点儿干部的“样儿”,要显出身份、地位来。怎么显?说官话、打官腔,当然都是,但最明显,能让人一看便知的莫过于发火、生气。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发火、生气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家族里长辈对晚辈;一种便是领导对下属、对百姓。对群众发脾气,不正显得自己有身份、有地位、有权威吗?不经常发发火、动动气,谁还觉得咱是个领导啊!殊不知,正是这个“领导样儿”,让群众心生反感甚至厌恶,拉大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相形之下,倒是像菊美多吉、董德义那样的基层干部,尽管一时受到群众的慢待和冷遇,也绝不生气、发火,而是坚持以温和的态度对之、以微笑的面容待之、以宽容的方式处之。这种态度,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作为基层干部,常年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饭勺碰锅沿儿的事情是难免的。既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要求,不对群众生气、发火,就需要有较高的素质和涵养。
比如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与群众关系的角度来说,基层干部所处的位置是最为得天独厚的——与群众的距离最近,跟群众的关系最直接。但是,“最近”不等于“最好”;“最直接”也并不意味着“最密切”。这要看对群众的态度。这其中,摆正位置至关重要。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把自己挂在“高处”,动不动就对群众生气、发火,群众还怎么跟你平等交流?至于与群众相互打成一片、鱼水相依,就更无从谈起了。唯有放下身段,心平气和地与群众相处,才能将自己融入群众之中,使群众把你当作他们之中的一员。这样,你说话做事才能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比如说,要有容人之量。做一个好的基层干部,就必须有容人之量。虽说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难度较大,但来自群众的批评、抱怨、委屈还是应该装得下的。这就是“最美基层干部”们所说的要有“橡皮肚子”。
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了解和评价,是通过他们身边的基层干部的表现来得出的。基层干部表现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对群众生气、发火了。道理很简单,发脾气只能激化矛盾,增加群众与干部之间的隔阂和距离,而绝不会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敬。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