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润发:黑帮片之王的私人生活

2013-05-20李俊

博客天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王晶周润发香港

李俊

这样神秘的采访并不多见。没有联系人,没有地点,没有见面,只有一个经多次转手过来的约定:两天后晚上 8 点,在家等电话。一整天的等待。胡思乱想中,手机响了。看了下时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好晚上 8 点。

电话另一头,他礼貌地打完招呼,张口就问:“吃过饭了吗?”我原本准备了很长一段开场白,遇到出乎意料的中国式问候,一时间语塞,居然接不上了。

周润发出场的方式很像他扮演过的某个电影角色。

上世纪 80 年代,他成为香港黑帮动作片的一代宗师。从 1980 年《上海滩》里的柔情硬汉许文强,到 1986 年《英雄本色》里为友复仇、自己成为跛子的小马哥,再到 1991 年《纵横四海》里坐在轮椅上跳探戈的盗贼,周润发征服了无数观众。

17 年前,1995 年,拍完《和平饭店》中的杀人王阿平,周润发的香港英雄片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此后,年过 40 的周润发远赴好莱坞发展;2000 年后,他开始在内地陆续拍摄了《卧虎藏龙》、《让子弹飞》等华语片。

2004 年,香港《君子》杂志一份关于港人心中最仰慕的成功人士的抽样调查显示,周润发排名第二,仅次于大亨李嘉诚。有人说,周润发印证了一个时代,一个香港的黄金时代。风衣墨镜、冷血双枪、阳光微笑。

12 月 22 日,王晶、刘伟强、文隽合作推出的贺岁片《大上海》上映。57 岁的周润发被邀回归港片江湖,出演男主角成大器,其原型正是上海滩的大流氓杜月笙。

《大上海》让周润发真正回归到他自己最熟悉的香港片,角色也是他年轻时代所向无敌的经典派头:持双枪,耍流氓,做老大。成大器,或许会满足大多数影迷对周润发的怀旧期待,正如好莱坞名导沃卓斯基兄妹所言:“绝不愿意守着银幕看上一两个小时电影,却心甘情愿看周润发在银幕上放一整天的子弹。”

因为周润发,《大上海》成为王晶职业生涯中非常特别的一部电影。编剧文隽说:“如果没有周润发,这就是部普通的王晶电影。”

王晶在内地名声不佳。他几乎是香港烂片之王的代表。但周润发替他解释:“很多观众对王晶有误解。其实王晶是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对中国文学和历史都很清楚,文学的底子也很厚。”

周润发和王晶同年出道,周从 TVB 训练班出来后做演员,王晶则在电视台做编剧。让周润发走红的《上海滩》,正是由王晶担任总编剧。王晶虽然不写剧本,但剧情构思都是由他负责,然后交给编剧写,最后王晶自己再修改。

王晶第一次出镜,是在TVB和政府合作的一个节目《毕业后》。当时,选了 10 多个学生当演员,以戏剧的表达方式来介绍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一同参演的有吴孟达和默默无闻的周润发。

那一次演出,王晶见到周润发,顿时死了做演员的心。“我有 130 磅,见到还没走红的周润发,倒吸了半口凉气,我和他简直相差千万倍。他才 20 岁,但我已经看出他必然会大红大紫。我这样的人,还是专心当编剧吧。”此事多年后反复被王晶提及,但周润发已没任何印象。

在电视台共事多年,两人合作过 4 部长篇电视剧、一部中篇,王晶自认非常了解周润发,觉得他的两条眉毛最会演戏:“整个影视圈,只有我和杜琪峰最了解他,包括他的价值观、想法,所以我也最会用他。”

王晶从电视台出来后,自己开始拍电影,为讨好市场,拍了不少搞笑喜剧。周润发为此出演了《赌圣》、《精装追女仔》、《赌圣 2》等多部王晶电影。

18 年后,王晶想再找周润发拍戏,却发现手头连周润发的电话号码都没有。王晶跟所有找周润发演戏的人一样,先把剧本托人给了发嫂。

周润发回归香港黑帮片,在王晶看来,已经和过去有所不同。“之前,周润发在演狠角色的时候,才 20 岁出头。虽然他已经有很多经历,但我还是觉得他狠而不稳。现在过了这么多年,他也变得更加圆熟,那种不稳也拿走了,气场就是又狠又稳。”

在香港拍《大上海》,周润发玩得很开心,剧组上下都是老熟人。周润发认识刘伟强的时候,大导演还是个小摄影师,而现在他也是混过好莱坞的香港导演了。如今,刘伟强是《大上海》的监制。整个片场,他发现刘伟强总是着急地大声喝来喝去。

周润发照旧会叫刘伟强“牛屎强”,刘伟强也叫他“乡下人”。多年前拍《龙虎风云》,周润发已是大明星,收工后常常拉着小摄影师刘伟强搭顺风车,因为他俩都住在西贡。拍戏前,周润发会接刘伟强到片场,戏后还一起去西贡“金喜茶楼”喝茶。

拍完自己的戏,周润发常常赖在剧组不肯走,给这个人拍拍照,跟那个老相识聊天讲笑话,整个剧组都很开心。但王晶着急,要赶着周润发走:“你快走啊,你老待在这里,要多算我们工钱的!”因为周润发签约的是好莱坞经纪公司,他严格按照好莱坞的工作方式,每天工作 8 小时,从酒店出发就开始计时,超过的部分都算加班,要另外算钱。

周润发出演《大上海》,只演了半个角色,即中晚年的成大器,而年轻时代的成大器则由内地小生黄晓明出演。两人本来没有任何对手戏,但周润发会去看黄晓明演戏。黄晓明找他讨教演技,他也很大方地说:“我没什么教他,就觉得他再轻松一点就更好—演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装点傻,不要太耍酷!”

“应该让一些年轻演员出来,把电影行业继续往前推进。我必须这样,我有这样的责任传承给他们,必要的时候,帮他们推一把,就像以前的前辈对我们一样。”周润发说。

至今,周润发仍然感恩自己在 TVB 训练班的老师钟景辉。这些前辈都在他浑浑噩噩的时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钟景辉是香港非常低调的话剧教父,他一手发掘了张国荣、周润发、黄秋生等一批影视明星。

周润发当年报考艺员培训班,1 分钟唱歌,念 1 页台词……还没考完所有的项目,其他考官已经坐不住了,但钟景辉用唯一一票说服了其他人:“这是一个表演天才,只是他现在还不懂得如何收放自如。”

多年后,钟景辉承认:“我想过他会红,但绝没有料到,他能红成这样。”

周润发提携后辈,刘德华最有发言权。刘德华曾经在自传中写到接拍《投奔怒海》的经历。1982 年,成名的周润发担心失去台湾市场,不肯接拍《投奔怒海》,于是向许鞍华导演推荐了刘德华。

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刘德华顾虑重重,担心自己也失去台湾市场,跑去片场找周润发问个究竟。周润发直接告诉他:“恕我直言,你连香港市场也没有,更别谈台湾的!”周润发如长者般拍拍刘德华肩头说:“拍了,起码你会有香港和内地的市场;推了,你就什么市场也没有。对你来说,这是个好机会,别白白放过!”

在片场,周润发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他会提前到片场,不是一头钻进化妆间闭门思考,而是花 30 分钟,跟所有人握手,从导演、摄影,到每一个小工。拍戏中途,他会把自己钟爱的烤羊肉叫到片场,其乐融融,请所有人吃烤肉。

从影 40 多年,周润发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让自己和别人亲近,“如果他们都害怕我,把我当天王巨星,这戏就没办法演了”。所以媒体上曝光的周润发,永远是平民巨星的形象,他是个孝子,自己去菜场买菜、坐公交车、骑自行车,自由行走。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周润发也意识到,演戏只是职业,而生活本身才让他越来越有乐趣。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去九龙街市买菜,二是摄影。

他跟记者说:“你若是想见我,就来九龙街市,有缘分大家就能见上一面,聊聊天。”九龙街市是香港政府的公共街市,价钱公道,蔬菜鲜果海鲜以及南北干货一应俱全,普通百姓和演艺圈很多名人都是那里的常客。

周润发是可以跟这里的摊贩打成一片的人。每一家熟店,他都会拍照片送给人家。记性好的他,见到店主问长问短,连人家家里的祖母都记得。他有时候散步来,有时候骑脚踏车来,一点架子也没有。对于“九龙城皇帝”这个称号,饭局的所有人都觉得他当之无愧。

“这就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说你当了演员,就没了这个习惯。我喜欢跟那些小摊贩聊聊天,起码知道现在的生活是什么环境,你才晓得自己活在什么地方。”周润发说。

平民巨星是周润发对外经营的形象,这是他演员必须的能力,活络、热闹,沾染些市井气。而摄影,才是真正深入他内在的爱好,可以让他选择孤独。

摄影一直是周润发的爱好。在周润发跨入演艺行业之前,打的最后一份工就是在半岛酒店商场内的一间摄影器材公司。

1997年,一次迎香港回归的大型摄影展上,周润发的姐姐周聪玲拿了他3张照片,化名参赛,其中一幅拍摄西红柿的照片,拿到了三等奖。拍完《卧虎藏龙》后,周润发找了摄影老师,正式拜师学艺。研读前辈们的摄影教材,看别人拍过的照片,自己也开始去美国定制柯达黑白胶片,拍摄黑白照片。他在自己的暗房里用药水冲洗,等着照片出来,可以一整天都不出门。

除了人物和片场化妆照,周润发拍了大量展现香港风貌的照片,这也是他的最爱。香港知名摄影师夏永康说:“要拍风景,一般的摄影师都比不上周润发,香港拍风景最好的人一定是周润发。”

2007 年,周润发举办了《香港印象》摄影展,其中包括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1 世纪的香江生活,纯粹黑白二色,记录着几十年来世事变迁的缩影。这些照片里,有夕阳下的渔村,有香港皇后码头清拆在即的场景。

周润发坚持用胶片拍黑白照,这里面有他的固执和审美。数码相机很流行,优势是方便,但是胶片比较传统,“那还是保留这些传统吧”。

猜你喜欢

王晶周润发香港
Pitman–Yor process mixture model for community structure exploration considering latent interaction patterns∗
王晶作品
我记得他的祖母
票房大卖的秘诀,王晶说是:“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多等3分钟
我记得他的祖母
周润发将捐献全部财产搞慈善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Cell therapy for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olfactory ensheathing glia cells(OECs)
香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