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变迁演绎
2013-05-20福建博物院林小云
福建博物院 林小云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变迁演绎
福建博物院 林小云
服饰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种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服饰蕴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思想,服饰的面料、款式、纹饰、配饰体现着我国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 文化 变迁 审美思想
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也是一个民族审美思想、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展现一个民族在一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程度,更体现着这一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政治制度、礼制风俗、文化思维以及宗教观念等。中国向来被称作“衣冠古国”,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以及独到深远的文化结构。通过对我国古代服饰的面料、款式、纹饰、配饰的研究,可以探求古代服饰与各时代思维方式、审美思想、风俗习惯、政治制度之间的重要联系。
1 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服饰已然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物质生产内容和文化现象。中国服饰文化积淀丰富、历史悠久,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炎黄子孙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的服饰文化在上千年的时间里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在我国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众所周知,在人类穴居的遥远古代,人们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生产力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但是,此时人们已经开始会使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为了防止被虫蛇叮咬、烈日直射、风雨侵袭等来自自然环境的侵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狩猎以及丛林生活中掩护自己,躲避猛兽袭击。在两万五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经开始学会用兽骨打磨成骨针来缝制衣服,制成石珠作为装饰品。这些装饰品不仅可作为装扮用的饰物,更是用来祈福辟邪的护身符。那时人们也已经开始会将动物的韧带劈成细丝,用来作为缝制的针线。
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智力发育水平的提高,原始的手工业和农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在五六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进入了繁盛阶段,麻——逐渐开始成为人们服饰的主要材料。这一材料的出现,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开端。
随着第一个较为统一的王朝——夏朝的建立,我国开始由母系氏族社会逐步进入了阶级社会。服饰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审美观念等的关系逐渐密切。服饰的发展与变迁,也越来越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夏商时期,我国的冠服制度开始得到了初步的确立,统治阶级的意识观念、等级尊卑等分化现象开始在服饰方面得到反映。这一现象在周朝愈发凸显,也标志着与等级、权力、地位相对应的官服制度从萌芽走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礼治”被逐步纳入到服饰中来,服饰也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反映着封建礼仪的内容。
时至战国,“胡风”成为了当时服饰的主流,并逐步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服饰的第一次变革。秦统一六国后,我国开始有了较为健全的各项制度,衣冠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秦代的衣服从款式到材质,无不体现着男女有别、尊卑有序和一统的思想。秦始皇作为皇帝,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服通天冠,而百官则是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到了汉代,服饰内容大致延续了秦朝的传统和规格。总体上来看,秦汉的服饰要比先秦服饰要更为丰富,从款式、材质到内涵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衣冠文化是中国服饰历史上的第二次变革。受当时经济、文化、政治、社会风俗的显著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在继承汉朝服饰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良。例如,汉儒崇尚简朴之风,在《礼记·内则》中曾有“衣不帛襦袴”的论述,认为裁制内衣时不应当使用丝绸。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以追求奢华为时尚,上流社会经常使用丝绸来做内衣和裤子,“纨绔子弟”之说也由此而来。另外,在《北齐校书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名士们的服装,尤其是内衣相当奇异。为了追求玄学中的自然精神,他们通常不着中衣,而是光身穿着宽大的内衣,或是内穿一种类似于吊带的内衣。从现有文献来看,这种服饰和穿着习惯仅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图1 《北齐校书图》(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北魏漆画屏风)
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到了隋唐,服饰出现了多元化的款式和色彩。随着社会开放、经济繁荣、文化融合,隋唐时期的服装逐渐演变发展,成就了中国服饰的第三次变革。尽管此前,服饰交流已经形成,但是隋唐时期的服饰变革最大的特点却在于它融合了西方的服饰文化特点,形成了东西方的服饰大交流,对中国古代服饰演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隋开元年间,胡服盛行,女装以窄袖为时尚。到了初唐,妇女们穿翻领窄袖袍、戴胡帽、着条纹小口裤。中唐以后,衣衫趋于宽大,女裙色彩艳丽、式样繁多,男装以圆领窄袖袍衫为主,靴也成为士庶们通用的鞋。另外,当时社会开放,不少妇女还着男装甚至是袒胸的低领衣服。
图2 《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所作)
宋代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制,但是由于宋代长期存在着内忧外患、程朱理学禁欲思想的盛行,整个宋代的衣着都偏于严谨﹑简朴﹑含蓄,其等级也颇为严格。例如,宋代的女装通常以裙和襦衫为主,上衣短窄贴身,下裳多为褶裥裙。虽然女子也穿裤子,但裤子并不露在外面,只有下等人才会单穿裤子。
辽、金、元朝等都是少数民族,其部族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到了元朝,汉人们仍旧保持着原有的服饰。而蒙古族男子多以套裤和窄袖长袍为主,但由于受汉人影响,多改为右衽,而妇女的袍服还是以左衽居多。
明朝后,胡服被禁穿,并开始恢复了唐朝的衣冠制度。清朝出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四次大变革。清朝统治者强制施行“剃发令”,以此来巩固统治,同时制定了本朝的服饰制度,并最终形成满族服饰的统一地位。辛亥革命后,中国服饰史上又发生了一次更大的变革,服饰又重新回到了一个更为自由、更为开放的层面。
2 我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特征
2.1 服饰体现了政治制度的更替和发展
尽管中国历代的服饰制度不断变化,但我国古代服饰款式内容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制,各种款式兼容并蓄、交互使用,相比较而言,在服饰的材料、花纹上则体现浓厚的政治文化色彩。
中国向来有“衣锦还乡”之说,其中提到的“锦”就是中国传统丝绸的一种,而能够穿“锦衣”的人通常是考取功名的学子,这是学子从一介布衣变成官员的重要标志。封建社会里,庶人只能穿着葛布或者麻布,所以在中国传统语言中,“布衣”一直是平民百姓的别称。古代商人虽也有钱,但仍属于“民”,他们的服饰在用材上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史书曾记载汉高祖刘邦在巡视洛阳时,看到商人身着华丽丝绸,趾高气扬,当即诏令全国:“贾人毋得衣锦,绣、绮、彀、烯、竚、属缔,操兵、乘、骑马。”[1]。明代朱元璋也曾提出了类似的规定:“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2]。可见,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对服饰布料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思想理念和政治规则。
2.2 服饰花纹体现了浓厚的文化传统
纹饰是中华民族极富特色的文化传统之一,它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明,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理念。例如祥云图案、龙凤图案等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专用纹样。龙凤呈祥的图案最早于殷商时期开始使用,该时期的图案偏于怪异。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龙凤的图案便开始与皇家文化相结合。时至隋唐,龙凤图案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相融合,变得繁复华丽、生动形象,且造型多变,并逐渐成为了权力和等级的重要象征,沿用后世,经久不衰。
在当今社会,龙凤纹样已经被视为中国传统的纹饰,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的传统理念和世代相传的美好向往,拥有着极为美好的寓意,反映着人们对于吉祥、美好的期盼与祝福。同时,这一纹饰在对外交流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3 服装配饰展示特定的文化内涵
配饰是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用来美化着装人的形象,更体现了配饰之人的精神气质和志趣喜好。例如,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通常以“玉”作为自己的装饰,因为玉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独特、高尚的品行。《礼记•玉藻》中曾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孺玟而缊组绶”[3]的论述。不同身份的人,佩玉的色泽、质地皆有区别,这一规定为后来一些朝代所效仿。玉的使用还与宗教传统、文化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辟邪祈福之物。在古代伦理方面,玉器是与高尚道德紧密结合的,它代表着知、孝、忠、仁、礼,深受古代文人墨客的追逐和喜爱,并逐渐成为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图3 汉代人形玉佩(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
总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服饰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多样化的演变过程,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的影响,习俗积淀厚重,并在服饰的面料、款式、纹饰、配饰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对这一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的归纳、梳理,对了解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和提高全民族的自信心无疑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1] 资治通鉴,卷十二.
[2] 明史,卷六十七.
[3] 礼记,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