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茶经济——从消费茶叶到消费文化

2013-05-18柴刚

茶博览 2013年2期
关键词:天津人茶业普洱茶

■ 柴刚

天津不产茶,即使在“南茶北移”——这项将茶叶推广种植至河北、山东科研行动中,天津也未能沾蒙雨露。然而,这并不影响天津在茶业界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天津茶叶市场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天津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依然是花茶,一度以80%的市场份额领跑。但就在短短十几年间,红茶、绿茶、白茶等6大茶类及碧螺春、龙井、铁观音等10大名茶,悉数相聚。作为其载体的茶城,也是遍地开花,从1997年的一家茶城,发展到目前的21家。天津茶叶市场与北京马连道、济南茶叶市场相呼应,奠定了北方茶叶物流中心、北方地区茶叶集散基地的地位。天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曹作良认为,导致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天津已经开始从单纯的茶叶消费走向茶文化消费。

茶商大举进驻

2012年年底,纪相炳从福建福鼎市匆匆赶回天津。

“那边还有许多事没有处理完,可这边的事情也等不及了。”他说。他是纪生缘(天津)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纪生缘茶叶)总经理、董事长,另一个身份,则是天津福建商会茶业商会(筹)常务副会长。口中所说的“这边的事情”,是指准备茶业商会成立事宜。

11月26日,天津福建商会茶业商会在天津正式成立,这是外地商会在天津成立的第一家专业茶业商会。纪相炳给出的解释是,目前在天津,福建籍茶商达到5000余人,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成立商会是通过商家联合,对行业、商家进行规范及良性引导。当然,筹备工作不是一时兴起,早在一年多前便已开始,但随着成立日期的确立和临近,纪相炳手头的种种工作就越感繁琐、紧迫。

无独有偶,2012“健康中国,普洱北行”茶文化交流论坛在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举办,目的是在北方推广普洱茶,更准确地说,是中高端普洱茶。作为主办方的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和昌茶业)对此不遗余力。天津则是该活动的第一站。

合和昌茶业总部地处云南,成立于2010年,确立高品质、原生态、古树春茶、崇健康为合和昌公司品牌的核心战略。在此番进驻天津之前,合和昌的调研团队已在此做了半年的调查。一份调查认为,天津地区普洱茶高端市场还是“处女地”。

在南方地区竞争格局日趋稳定的背景下,普洱茶企业以天津为跳板,将在北方市场迎来巨大的商机。董事长钟广林告诉记者,目前北方普洱茶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但近年来饮用人群明显增多,一个大市场的轮廓日渐显现。今年年初,合和昌茶业在茶界率先提出了“普洱北行”的概念,准备在普洱茶加速进入北方地区前抢占先机。他表示,基于历史原因,普洱茶在南方市场,特别在珠三角地区,无论是消费或文化,均日趋成熟、稳定,而在北方市场,近年正掀起一股普洱茶热潮并迅速蔓延,但对普洱茶文化及理解等方面,与南方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

“普洱北行是大势所趋。”他认为,天津将成为普洱茶企北上的首选之地。“这些活动是基于食品安全备受关注,天津市民追求健康的大背景进行的。”天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曹作良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随着来自全国各地茶商的进驻,类似上述论坛、组织也在频繁出现。“茶业商会已有500 余人规模。”虽然当下仍紧张忙碌,纪相炳仍对规模颇感欣慰,商会茶商有来自天津、山东等地的,但更多的是福建籍。

天津的号召力

“天津是个讲究的城市。”纪相炳向记者回忆,十几年前,他离开老家福鼎市,在河北石家庄经营茶叶。此前,也有同乡邀请他到天津发展,但他对此一直处于犹豫中。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天津催要茶款,地点是珠江道的一座茶城。就在他准备离开时,茶城附近的一家烧饼商铺前,许多人排了很长的队伍,有秩序地等待。他好奇地上前询问,队伍里一老人告诉他,该店铺的烧饼味道好,每天都会吸引大批顾客。老人说,只要是好东西,排上2个小时的队也值得。纪相炳当即决定,迁移天津,并很快在茶城盘下了一家店铺。

在他看来,以此可以印证天津人对好产品的青睐。而在品茗一事上,天津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

天津市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谭肇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天津的茶商业和天津人饮茶都有较长的历史。资料记载,清嘉庆年间,我国已有汉口、上海、福州三大茶叶市场,还有广州、天津和烟台三处茶叶集散地。1888年,京、津、塘火车贯通,加之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天津就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水陆交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埠,南方茶叶通过水陆交通源源不断地运到天津。二十世纪初,一些茶商相继来津批发经营茶叶,将各地茶叶汇聚天津,他们对天津茶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天津已发展成为一个北方茶叶集散地。当时通过天津流转的茶叶已辐射到华北、东北和西北、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地区。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天津茶叶市场的年销量约为9万~12万担。”谭说,其中的70%销往外省,天津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扩展优势。

很快,事实证明了纪相炳当初的选择。最初,他在茶城一天销售额仅几十元,2个月以后,一天销售额达到了200余元,半年以后,达到了300多元。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无疑是让人兴奋的一个数字。对于喝茶而言,有“茶糊涂”一说,意思是无论喝什么茶,味道都一样。但经常喝茶的人则不然,在天津这样一个对茶颇为讲究的城市情况更是如此。天天喝茶,档次稍有改变,便容易辨别出来。2003年的时候,纪相炳在天津已经拥有了33家茶店,2008年,进行整合后,打出了12家品牌店。

谭肇荣介绍,在1997年之前,天津只有一处茶叶市场,目前,已有大小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21个,入驻市场的商户约有1000多家,遍布全市各区的大小茶庄也已达几千家。其中包括一家国有企业,股份制的北京张一元、“正兴德”等,还有台资企业“天福茗茶”,其余为民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

天津人喝什么茶?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津人多喝花茶,约占80%以上。”谭肇荣说,近年来,天津爱喝茶的人呈上升趋势,同时饮茶群体也在呈年轻化。不仅绿茶、红茶等纷纷现身,作为鲜有茶种的白茶、黑茶等,也融入到天津人的生活中。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就遇到一位年轻的司机,地地道道天津人,车上放置一茶杯,特意询问其当下青睐的茶。“天气冷了,喝红茶暖胃。”他说,他喜欢茶,并因此购买了几把紫砂壶。他喝茶颇有讲究,春季、夏季,选择清凉败火的绿茶、白茶,天气凉了,就选择暖胃的红茶等,但他的父辈,依然按照老传统,选择花茶。

“天津人喝茶讲究。”他说。

天津一商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运悦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天津靠海却缺水,城市里及周边没有淡水湖泊,也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城市“水缸”。天津人因土质等原因,祖辈喝的都是咸水,即使从外地引水,经过天津后,也会变咸。爱喝茶的天津人因此选择花茶,用其香气来弥盖水质的不足。1984年,“引滦入津”工程结束了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喝上了甜水,与此同时,经济随之发展,各类茶种纷纷涌入天津,悄然改变着饮茶群体的格局。

天津市茶叶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前,天津茶叶年销量约3500吨左右,金额约1亿元,品种以茉莉花茶为主,茉莉花茶约占全部销量的90%以上,绿茶、乌龙茶等只占10%左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销量升至5000吨左右,金额2亿~3亿元,其中茉莉花茶仍占全部销量的80%左右,绿茶销量开始逐年上升,已占有15%的份额,乌龙茶销量初见端倪。九十年代后期,年销6000吨左右,金额约5亿元,乌龙茶销量扶摇直上,而茉莉花茶销量下滑,市场占有率约在75%左右。

谭肇荣回忆,2000年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津茶叶的销量大幅增长,饮茶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饮用绿茶、铁观音和普洱茶,其中,金骏眉、正山小种、坦洋功夫、政和功夫等红茶异军突起。在他的一份统计中显示,近年来,天津茶叶的销量10000吨左右,金额约10亿元。就在几年前,茉莉花茶仍占有60%左右的销量,但绿茶等销量大幅增长,占据了1/3以上的市场份额。

“现在这一格局已经变得更复杂。”谭分析称。

当然,改变的还有茶商。早在2000年的时候,茶商纪相炳经营的茶叶品种,已从最初的花茶,涉足红茶、花茶、绿茶等,目前则是主攻白茶。在他看来,当下已是白茶趋热的时候,他在天津推广这种茶叶仅仅用了几年时间。2009年8月28日,北京“张一元”进驻天津市场,开设了12家连锁店;“天福茗茶”在津连锁店也达到几十家;本地老字号“正兴德”、市茶业公司等在市区开始布局。运悦然介绍,在此基础上,天津市茶叶批发市场(茶叶城)在短短的十几年之间,发展到21家,还有分布在全市的数千家茶叶经营店。“天津茶界还有不容忽视的茶馆业。”他说,天津茶艺馆(社)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各种类型的茶馆(社)达数百家,以适应商业洽谈等更高层次的需求。

走向茶文化消费

“更重要的是,天津开始从单纯的茶叶消费走向茶文化消费。”天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曹作良对此认为,在天津,茶经营者、消费者有意识地将茶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等角色中升华,倡导品茶、饮茶的生活方式,从而开辟出一个崭新的消费领域。而这一趋势,是基于天津发展背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运悦然介绍,天津正在建成与北京马连道、济南茶叶市场遥相呼应的北方茶叶物流中心,共同打造新的北方地区茶叶集散基地。天津一商茶叶是天津茶叶批发规模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也是天津唯一由国有企业运作的茶叶市场。引领天津茶经济发展,提升津门茶叶消费水平。同时,在他的规划中,已经形成向沧州、廊坊、秦皇岛等天津周边乃至环渤海区域辐射,及东北地区茶叶集散地桥头堡重任。“与北京、济南不同的是,天津当初错过了形成‘集群’模式的机会。”他说,但随着信息更加对称及大物流的形成,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茶商直接与茶产地打交道,扩大利润及销售范围,削弱了茶叶批发市场原有功能。但在他看来,或许天津目前的茶城“分散”模式,未来将是一种趋势。然而,无法回避的是,当前天津茶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老字号受拆迁困扰、茶叶市场布局分散、茶商经营规模小、整体市场尚欠规范等困局。

当然,天津发展茶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确实如此。天津是我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商贸中心城市,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近年来,随着北方市场茶叶消费的逐渐成熟,呈现需求多元化的发展,以及茶叶批发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北方茶业市场竞争开始趋于激烈,不少茶企已开始将开拓巩固华北市场作为重点。纪相炳坦陈,目前,他更多的福建籍老乡涌向天津,从事茶叶经营。在他们看来,天津作为京津冀的核心,毗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承载更多华北经济中心的功能,以此为据点站稳市场,向河北省、辽宁省、山西省、山东省等周边省份辐射开来,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扩大到全国,是开拓市场、实现战略目标的首选城市。

合和昌茶业董事长钟广林坦言,天津因不是茶叶种植区域,各茶种进驻后,反而更容易被接受。在他的规划中,未来2年内,将开出20家品牌连锁店,不仅如此,还要建设高端舰旗店,让消费者体验茶文化。

“随着天津茶文化的发生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越来越独立的产业形态。”曹作良告诉记者,现实的茶文化产业,植根于茶业传统产业,受多种文化的滋润,是人们经济生活现代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茶文化消费市场扩大,更多的是源于对茶叶消费的增长”。因此,处于发展阶段的天津茶文化产业,包括茶文化产业的传统部分、扩展部分、新兴部分,其内容涉及设计业、餐饮业、旅游业、影视业、出版业、教育业、广告业等。

(本文原载于《新领军者》,本刊略有删节 )

猜你喜欢

天津人茶业普洱茶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第十四界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昆开幕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贵州茶业大事记
普洱茶怎么泡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ransitivity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Human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茶业新星——“冷泡茶”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