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古的面孔与性的
2013-05-18编辑
图、文/曾 黎 编辑/任 红
双济桥。
建水是云南省南部的一座小城,虽地处边陲,但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历史上就是滇南军事、文化和交通重镇。《元史·地理志》有载:“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历为大,故名惠历,汉语曰建水。”步头,即码头之意,因此这是古代蜀郡郡治(今四川成都)到古代越南的安南古道必经之地。
从《元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古代建水是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水退去之后,形成一个土地肥沃的平坝,县城也因此得名。建水自唐元和年间南诏蒙氏筑城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此后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建水的军事防御,或派兵驻守,或移民屯田。明代大量移民进入建水地区,为这里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民国建水县志稿》载:“明初,万中等八大指挥到临安屯田,始为汉族萌芽之期。到洪武十三年,移江南大姓以实临安,汉族渐增。”随着临安(建水古称)卫所的设立和大量汉族移民的迁入,移民屯田措施改变了建水少数民族占主体的历史局面。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在这里共生共存,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格局。
昔日的建水是一个大湖,拥有众多的干流和支流,水资源十分丰富。建水境内的河流分别属于南盘江水系和红河水系。泸江河、曲江河、塔冲河、南庄河等属南盘江水系,坝头河、玛朗河、养马河、龙岔河等属红河水系。南盘江起源于云南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东麓,经曲靖、陆良、华宁、建水、开远等县市,汇入黄泥河,经贵州、广西等省,汇入珠江,最终流向我国南海。红河源于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流经南涧、元江、石屏、建水等县,在中国境内经河口县进入越南,向南流入太平洋。建水境内众多的河流像这个地方的血脉,滋养了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文明。
河流也给当地人出行带来了不便,所以建水人需要建桥,桥是路的延伸,为跨越过江河阻隔而建造,建桥的目的就是为了便利出行,于是桥梁就成了建水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水的古桥不只停留于为人们提供交通便利,而且聪慧的建水先人赋予了这些桥梁文化和性格,这也正是它的灵魂所在。建水的古桥上多建有亭阁,这一方面是美化桥梁,供路人避雨、纳凉、憩息或是饱览美丽的风光,另一方面桥上的建筑物具有特殊的用处,内奉神灵,具有信仰和教化的意义。在古代建水乡民眼中,桥梁不只是架通河流两岸的建筑,它更是宗教情感、审美兴趣和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
从古桥的命名方式可以发现,建水先人们赋予了桥特定的文化内涵,或寄予希望,或赋予意境,或表达信仰。雍正《建水州志·津梁》记载,明万历年间到清雍正年间建水全境内的29座桥梁,分别是登龙桥、汇源桥、迎恩桥、三公桥、玉虹桥、二河桥、赛公桥、通贡桥、香木桥、曲江桥、石架桥、永安桥、登灜桥、板桥、会安桥、泸江桥、飞虹桥、浣衣桥、天生桥、百花桥、清流桥、青云桥、张家桥、永济桥、天缘桥、宁远桥、永奠桥、升云桥、锁龙桥等。
“津梁”一词出自于《国语》,“津梁之上,无又难急也”,在桥梁之上便可接引而过,化解了所有的障碍。从桥梁的命名均有着特殊的用意,桥梁名带“虹”字,寓意此桥如同彩虹一般横跨两岸,如飞虹桥、玉虹桥等;桥梁名带“龙”字,寓意此桥能镇住蛟龙(河流),如锁龙桥,登龙桥等;有的桥梁名则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国泰民安,如永安桥,永奠桥;有的桥梁名则构建了桥梁周边美妙的意境,如香木桥、百花桥、登灜桥、清流桥。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这些曾经在建水历史上担当过重要使命的桥梁,由于洪水冲击或长期使用而自然损坏,抑或是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其中相当一部分桥梁已经消失或是拆除。登龙桥是在建水有史料记载的修建较早的桥梁之一。雍正《建水州志》有载:在城东迎晖门外跨壕上,砌以石。东廛水患稍息,万历二十年郡人建。而今,人们已不知道这座桥曾经的名字,又曾居何处。它只是在古代方志文献中留下了痕迹。当然有的桥梁消失了,却有更多桥梁随着地方社会生活需要而被建立。今天,建水尚有古桥50余座遍布县境,它们依然在承担着连接河流两岸,为当地人提供出行方便的重任,由此编织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大新古——安南古古之要津
大新桥是建水较早建立的桥梁之一,位于建水县城北大45公里的曲江镇北部。曲江是唐代以后云南通往安南(越南古称)的古驿道的必经之路,行人和马帮熙熙攘攘。但是要渡过曲江却一直有着相当的风险,如临安巡按沈正隆撰《新建曲江桥碑记》中记载,每当“夏秋雨集,山泉汇之,腾涌澎湃,猕猕浩浩,溟涨无端”,摆渡的小船常被浪滔吞没,“民随波流葬于鱼腹”,“川中之骨可掬也”。因此乡绅、官员共同倡议捐资修建了大新桥。
雍正《建水州志》载:曲江桥(大新桥)在城东北百余里,长三十丈,宽三丈六尺。原来系木桥,天顺间建,万历三十二年僧净如(俗名朱万祐)同张国相倡募董工,郡乡绅王恩民、巡按沈正隆、兵备龙云致各捐资创建。新建的大新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长82.5米,宽12.2米,高20余米,桥面平坦,两侧有石栏,中有一亭阁(现已毁),嵌于峡谷之中,十分壮观,桥也因此而得名。此桥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云南到安南的必经之要津。距今已近四百年,历经岁月磨砺,地震,洪水而安然无损,如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静静地等待着一批又一批的匆匆过客。
天缘古——仙人之杰作
天缘桥位于建水古城东5公里处庄子河村西泸江河、南庄河、象冲河三水汇合处。从天缘桥的命名来看,它与仙人有着不解之缘。传说乡民为了镇住河中的蛟龙,决定修建一座稳固的石桥。但是他们遇到了困难,河中围出的水塘一直挑不干,就在发愁的时候,一位白首童颜的长者带来木龙(水车),为他们解决了问题。长者帮助他们建好了石桥和桥亭之后,在桥上用力踩了两脚试试桥是否坚固。此后,老者手抓祥云,飘然而去,只留下桥上两个深深的脚印,天缘桥也因此得名。
天缘桥为仙人所建的传说只是先人对于桥的美好想象了,这使天缘桥增加了几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据雍正临安知府栗尔璋所撰《修建天缘桥碑记》载:“郡城四面环山,峰皆秀拔。独东南微伏盖其下,岩洞为泄水之区……城东十里马军营前三水交汇,旧架桥以木,每夏秋淋雨时,集汹涌奔腾,其势难支。往来者多病涉。”
清雍正四年(1726年)郡人傅翁向知府栗尔璋倡议建桥,历经两年而桥建成,为三孔石拱桥,全长121米,宽8米,拱高7.8米。桥拱上端有龙头,逆流而建,有饮尽河流之盛气,表达了先人要制服水患的愿望。桥侧有石栏,高1米;东西桥头踞石狮;桥面正中有重檐阁亭,阁双重檐攒尖顶,阁中有栗尔璋撰《修建天缘桥碑记》和草书“天缘桥”石碑。
桥南端有碑亭,内有《重修天缘桥碑记》等七块石碑,碑记上记录了建桥的资金来源,捐资人姓名、金额等,其中雍正八年(1730年)所立的一块石碑刻有保护桥梁的乡规民约,体现了建水乡民对于公共财物的保护意识。
天缘桥。
双龙古——灵异之古
在建水城西3公里泸水与塌村河交汇处,有一座双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名曰双龙桥,寓意一桥镇锁蜿蜓盘曲的“双龙”。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初为建在泸江河上的三孔石桥,后因塌冲河改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再又续建十四孔,因此又名“十七孔桥”,全长148米,桥高9米。桥中建三层楼阁一座,方型重檐歇山顶,高约20米,桥西端有二层楼亭,重檐攒尖顶。双龙桥将桥梁建筑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表现出建水先民高超的技术和智慧。
双龙桥在昔日的建水是入城的必经之路,因此坊间传言有许多人曾经在晚上过桥时看到一名长发美女。在月光朦胧的夜晚,寂静得只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有时就会有一名身着白色蝉衣的女子,侧坐在阁楼的第三层上梳头,长发飘飘一直垂落河水中,在水中轻轻地舞动,月光映衬着她那冷艳的容颜。乡人猜测她可能是狐妖,曾多次试图找到她,总是空空而返。她并没因此而离去,一直在那阁楼上侧坐,也不曾有过害人的传言。于是乡人也习惯了她的存在,人们依然从桥上走过,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而今,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对于现代人来说狐妖只是无稽之谈。不过双龙桥与那美艳狐妖的故事一直为建水人津津乐道。从小就听过这个故事的乡民心中总有一个梦,也许当自己走过那座桥的时候,可以遇到她,一睹她那冷艳的容颜。
双龙桥。
乡会古——教化与革命的变奏
也许是出于偶然,也许也是必然,这座位于建水县城西约6公里处泸江河上的乡会桥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它叙说着封建时代的科举辉煌,也讲述着革命时代的血雨腥风。
乡会桥建于清嘉庆19年(1814年),三孔石拱桥,两端引桥和主桥总长80米。全桥都被楼阁覆盖,它是建水地区唯一的风雨廊桥。乡会桥的名字就蕴含了建桥之初对它所赋予的期待,建水士子能在乡试和会试中取得好成绩。在《重修乡会桥碑记》有这样的表述:“于桥之上建文星阁,非仅壮观瞻,供玩赏,与桥相辉映,实亦人心向义,衣食足,礼仪兴,整饬风水,蔚起人文。乡试会试相继而起,庶桥之名不虚得,阁益彰其美哉。”
这表达了当时修桥的期望,修桥是为交通便利,但意义并不只停留于此。在桥上建文星阁就不仅是为了装点,而是一种崇文尚礼的标志。《碑记》在最后还对修桥的善举进行了表彰,“无美而称之,是诬,有善而弗知,不明,知而弗传,不仁。予不忍没人之善,以为后之好善者劝,故特为表之,与桥并重不朽。”善举就应该把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使这种善的能量一直传递。可见,建水的先人要建立的已经不只是桥了,是文化和教化。
当然,先人的愿望在文星(魁星)的庇佑下得到实现,建水在明清两朝的科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建水县志》载:“建水自明正统七年(1442年)考中第一个进士起,明代出现文进士30人,武进士25人、文举人299人、武举人35人,清代有文进士37人,武进士18人、文举人464人、武举人475人,明清两代共出现文武进士110人,文武举人1273人,仅次于昆明。”
乡会桥。
时间列车从桥上呼啸着驶过,建桥的先人们已经逝去。乡会桥变成了建水革命事业的起点。1949年8月,建水县的地下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交通员被被逮捕。迫于严峻的革命形式,建水地下党经请示,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949年10月14日夜,起义队伍汇集乡会桥,武装夺取了乡会镇公所,这次行动在地方史上被称为“乡会桥起义”。此后这支起义队伍与大部队会合,共同解放了建水。乡会桥默默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建水新时代的到来。
要判断某个地方是否安居乐业,也许有很多种方式。从这个地方的桥梁道路状况来看也不失为一种特别的视野。清光绪年间的临安(建水)知府江浚源在《重修天缘桥碑记》中曾这样写道:“过大族之门,不必窥其蓄藏之美,睹其墙垣整齐,树木森荫,则其能继先业而家之,此兴可知也;入君子之乡,不必问其渊源,任恤之端详,出乎其路而杠梁不废,坠行旅不艰难,则其必为乐郊,而世俗之远于凉薄亦可知也。”看一个家族是否兴盛,只用看他家的墙是否整齐,树木是否茂盛,就可以知道这个家族的人懂不懂得经营,家族是否兴盛了;看一个地方是否安居乐业,只用看看此地的桥梁保护得怎样,道路修得如何。以此看来,建水的桥梁修建得如此精美,又很用心地保护,由此可以判定这个地方应该是一个安居的乐土了。
桥梁本是一种应用于道路通行的建筑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是再平凡不过的事物了。但是建水的古桥却汇聚了古代先人的智慧,阐述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期待。建水的古桥是有文化,有独立性格的存在物,因为古代先人在造桥的时候就给了它们灵魂。各式各样的古桥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关于自己,关于这个地方的故事。一代代的建水人沐浴着古桥遗风,在它们的陪伴下过着自己悠远而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