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小窝”在线
2013-05-17唐勇
唐勇
摘 要:网络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大舞台,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在网络面前,每一位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学生在这种匿名性的环境下,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乐于畅言。班主任也可利用网络做平台,接收和发布信息用于管理班级。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班级管理
信息时代,网络普及和应用,在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网民。我曾经在班级中做过一项调查,全班家中有电脑的约占到了班级的97%(可能是因为地处农村的原因),有电脑的同学中能上网的约占到了93%。这个数据足以说明网络的普及。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了建立网络交流的想法,就是有许多学生利用手机上QQ聊天。我想,能否和学生之间利用匿名的形式进行平等真实的对话?基于这种想法,我建立了我们班级的“暖小窝在线”网站。
做法一:小小电子邮件,实现了师生间真实的对话
我接了初一新班,并担任班主任,当然要及时地了解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第一节班会,发表了一通既有激情又带着严厉的“演说”后,我将自己的信箱告诉了学生们。并且,我还宣布了班里的站点:暖小窝在线。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
几天下来,我的信箱里便塞得满满的:“老师,你的头发理得真帅!”“老师,你结婚了吗?”等等。为了不打消学生们的积极性,我在慢慢“忍受”着。真有点受不了了。恰巧有一个“胡言乱语”的伊妹儿,借着这个机会在班里发了一通火,追问了一节课也没有结果。接下来的几天,我还是和原来一样每天都打开信箱。但是,信箱里不再风风火火了,几天都是空的。突然感觉到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疏远了。这样是不可能做成一个暖小窝的。在一次班会上我做了自我检讨,学生们也认识了自己有些事情做得过火了。也等到了那个“胡言乱语”的伊妹儿给我发过来的认错的伊妹儿。
老师,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朋友。有些时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想得到学生们的拥戴,不一定要靠威严,也要靠自己的平易近人。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真正虚心听取学生的各种意见,也能为自己的管理工作迈好第一步。再就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般是强调学生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往往是一张很严厉的“面孔”。而学生呢,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班主任的话没有触及到学生心里那根“弦”。学生当然也就感觉不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也就觉得学生很难管理了。利用网络,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话,心里也就不会不痛快了,因为,矛盾解决了。
做法二:班级聊天室,倾听与倾诉的场所
后来又增加了聊天室的功能。学生在自己家中就可以登录到班级聊天室。在聊天室里可以畅所欲言。有一次午餐,由于分餐生活委员和班里的一个男生发生了矛盾,那天中午由于争执最终两个人谁也没有吃饭。周末放学后,在班级聊天室里又有人提出了中午分餐的那件事。两个人在聊天室里争了起来。让我更没有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周午餐时,两个人竟然有说有笑地合作分起餐来。当然,最高兴的还要属我这个班主任了。
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聊天室这种环境下,讨论者就没有了平时的顾虑,也乐于参与并畅所欲言。不但解除了矛盾,还也拉近了关系,离“暖小窝”更近了。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真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做法三:留言板
下午放学前,当天的工作结束之余,我都会打开留言板查阅网络留言。能收到祝福,也能收到埋怨。“作业呀,你什么时候才能远离我呀?”“老师呀,我真想当小鸟呀,外面的活动多精彩,可是我们却……”
是呀,回想一下。学生们从早上到校,在校要度过一天的时间。回到家后吃完饭马上做作业,然后睡觉。第二天,第三天……天天如此,也难怪学生有怨言。“让每个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这句话的提出真是有它现实的意义。我们的教育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把每个学生都教好、管理好,我想是每个班主任心里最幸福的目标。新课程的学生观也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平时,教育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以成绩定好坏。只有关注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才能拨动学生“感动的情弦”,触及学生心灵,我们的教育才能绿意盎然。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