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电微话题

2013-05-17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3年6期
关键词:总署新闻出版广电

@凌平 :【广电版署合并开启“大传媒时代”】作为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此举有望进一步带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出版社等领域的公司化改组和市场化改制,推动其他领域相关资产加快上市步伐。

@华商传媒思想营: 根据他的调研,迄今全国共有210多家地级市、自治州、盟、地区、林区、开发区完成了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等部门的整合,部分地区同时还将体育局、版权局、旅游局进行了整合,整合的新部门多数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外挂牌。

@王佳航: 这次没把互联网行业纳入,不晓得后面要为此付出多少代价,一个好时机错过了互联网这块大肥肉信息产业部会松口吗?中移动、中国电信都虎视眈眈……

@黄芳明:不能冠名传媒总局或总署,原因也在于此。改来改去何时能缕清各种关系,还是未知数。

@胡泳:互联网行业都不相关,哪来的“大传媒时代”?

@福州北浦艺博广告:这次大部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这样有望真正成立,既有电台、电视台,又有报纸、杂志和出版社等全媒体的中国大传媒集团。 “大传媒时代”,还是令人期待的。

@吴稼祥: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做《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明确提出党政分开,33年过去了,政经分开明显,党政分开反而退步了。这回大部制改革,新闻出版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不仅仅有机构精简和职能合并意义,也有党政分开意义。传媒大部归国务院管理,将淡化党宣的直接干预。

@北京中视瑞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合并后,新管理机构的出现,似乎预示着一波传媒行业的兼并浪潮即将袭来,这将为市场提供大量素材,受益程度更大的将是传统媒体,同时影视娱乐方面的管制也将得到适度宽松,有利影视内容公司。

@阳淼:【广电版署合并,互联网行业影响不大?】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合并,不说传媒行业是否利好,但从互联网行业的角度分析来分析去,似乎只有视频行业能享受到一些可能的便利。

@George张弛:广电总局和新总署合并成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合并后该局的职责到底是取了交集,还是取了并集?

@一财网: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合并的新闻传出,引起不少推想,但盘算下去,互联网领域好像只有视频行业能从这次合并中得到一点好处。倒是在传媒领域,如第一财经、南方报业等同时具备新闻出版和广电传播能力的集团会在业务扩展上减少些压力。

@网站的那点故事:广电、版署和文化部合并,那就是内容和信息产业的大事了。在中国互联网管理方面,公安部门管安全,工商、卫生、教育等职能部门管理各自范围内的网站业务,工信部原来管的内容最多,但近些年其管理范围慢慢缩小到网站的物理接入层面。

@天使爱上谁-第一财经创投联盟:在新技术发展和商业管理中,冲突比较多的是版署-文化部两方和广电-信产部两方。由于都涉及内容产业,版署和文化部在主导权上曾展开激烈角逐,集中的爆发体现就是《魔兽世界》的引进与运营,整个网络游戏产业都为此头疼不已。

@新京报:#微观#【中广网:微信免费时代或将结束】最近有大量消息传出,三大电信运营商正与腾讯公司谈判,主要内容是如何监管腾讯的OTT及如何收费。OTT是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语音、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比如说,腾讯的微信,微软的网络电话Skype等。

@华龙网:由工信部主持的微信“三缺一”(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谈判引发网友关注。 据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 笼统收取带宽租赁费、不限流量包月费模式将被取消,可能采用按用户收费。这样,超过3亿用户的微信,面临着向营运商缴纳巨额“过路费”。

@王强_99:3月13日,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终于坐不住了,准备向类似腾讯微信这样的业务进行额外收费。春节期间,三大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及通话时长全部降低,主要原因是受到网络,尤其像类似微信这种工具的影响,所以,三大运营商要求赔偿,中移动的态度最强硬!

@青岛新闻网房产:你还发短信?——随着微信用户队伍越来越庞大,运营商传统的短信、彩信业务面临着巨大冲击。近传,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与腾讯公司展开谈判,主要是如何监管腾讯微信业务,以及如何向OTT业务收费。你的微信取代了短信吗?

@ThL智能手机:三大运营商被迫还击要向OTT企业收费了。但如何收费还是个问题。OTT 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基于互联网的发展传输视频及数据,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

@ 中国计算机报:针对最近曝出三大运营商正在与腾讯谈判监管OTT业务的消息,有很多网友担心微信即将结束免费时代,会向用户收费。对此,记者专门致电腾讯公司进行询问。腾讯官方对“微信要收费”的传闻进行了澄清,称“外界有关微信收费的言论纯属谣传”。

@虎嗅网: 【有线电视在美国要没落?】尼尔森最近报告称,500万美国人不再通过传统渠道观看电视节目,是2007年的2.5倍。这500万人中,67%通过其他设备观看视频内容。如果这趋势进一步发展下去,意味着用户支付的绝大多数有线电视费纯属浪费、广告主投入的大多数电视广告费均是浪费。

@PhilipKuai:我最尊敬的广告人之一,也是两家加起来卖了小十亿美金的互联网广告技术公司(TACODA和24/7 Real Media)的创始人,Dave Morgan最近两三年已经离开互联网广告,而在纽约转做基于数字电视的精准广告技术,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这才是电视广告的未来。

@新媒体玩家: 未来电视=光纤宽带+IPTV/OTT机顶盒+大屏电视=个性化视听服务+精准广告投放+超酷的视听体验。电视会革命,而不会消失....因家庭离不开电视,TA带来的视听体验PC、手机替代不了。就像现在火爆的iMAX电影让许多年前几乎没落的模拟电影获得重生一样,一场客厅视听和家庭娱乐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

@媒介行为研究所罗箐筠:同意这个观点。个人觉得电视屏更有潜力进化成家庭媒介中心。但电视广告的购买投放可能会有颠覆。

@耳小东贝小刀 :想到日本去年液晶电视行业的惨淡。电视卖得不好不是因为电视不够清晰、屏幕不够大。而是因为现在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节目,特别是收费的台。电视机的性价比受制于电视台的节目,电视节目的转播得像现在的P2P播放软件一样,才能让人有购买电视的欲望。

@梁叶老师:过去有什么看什么,现在我想看什么看什么,而且是随时,客户可以跳过广告看电视电影,新闻看新闻软件。电视节目互动性太差,这场变革早就发生,如果有线电视不变革,就是市场萎缩

猜你喜欢

总署新闻出版广电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英税务总署为道歉买花耗费上万英镑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新版《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山东将推十个新闻出版基地
喜讯:郝岚峰社长荣获山东省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奖
2008广电行业十大评选获奖名单揭晓
中央调整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