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的“精彩”
2013-05-17李斌
李斌
背景: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而课堂的不可预见性,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而面对课堂中所发生的教学意外,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用怎样的方式去处理?有时课堂“意外”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良机,只要我们秉持生成理念,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就可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
案例描述:
记得我在上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这节课时,课中大部分环节都按课前的预设顺利地进行着,正当我沉浸在“角色”里激情演绎时,多媒体播放出来的图文突然从屏幕上消失了,电脑莫名重启了。正当我在琢磨着怎么使课堂重新回归预设的轨道时,突然,一个声音响起:“老师,出了大问题了。”我一抬头,看到平时特调皮爱乱插话的一男生站了起来,我心想不会是捣乱吧,还没来得及制止我自认为要制造乱中添乱的这个学生时,只见他满脸认真地说:“我发现电脑重启是中毒引起的。”这不正是今天讲的课题“发现问题”吗,我心里一阵暗喜,何不抓住契机加以引导。学生纷纷竖起耳朵欲听下文,于是我马上鼓励:“当事情发生的时候,该同学能及时发现问题,首先请为该同学冷静的思考鼓掌。”课堂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于是我趁热打铁:“你是怎么发现是由病毒引起的呢?”该生骄傲地说:“观察的,平常我已经看到我们电脑有中毒的现象,为了进一步确定,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在看到电脑所呈现的这个情况,我断定是由中毒引起的。”教室里同学们静静都听着,我欣慰地微笑着,重新整理好头绪,继续上课。
案例分析:
在多媒体使用日益普及的今天,电脑出现故障对授课者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但使丰富多彩的图像和视听资料无法展示外,更主要的是在预设轨道上运行的教学思路被切断而导致课堂“短路”,甚至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怎样使教学不偏离目标而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呢?我认为课堂实践中以下几条教学策略必不可少。
(一)抓住“意外”契机,营造问题情境
教室是死的,课堂却是活的。来自课堂之外的干扰是经常的,学生的一个表情、不稳定的电压、空中传来的雷声……都有可能给我们制造“意外”。而面对这些“意外”,教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处理,若在电脑出现故障后我手忙脚乱失去方寸,就会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可能。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只有控制了自身情感,才有可能更好地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感受通用技术的内涵。
(二)把握生成与预设差距,适时、适宜调放
生成是形式多样、动态可变的,而再好的生成都不可偏离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把握生成与预设差距,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张弛有度”。特别是当教学活动不能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乃至放弃预设,创造出新的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流程,并告诉学生“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的理念,从而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演绎精彩。
(三)转变学生观,树立平等对话理念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学生是我教学灵感的主体源,我为我用陈旧的观念判断一个学生的观点,即使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深感懊悔。这节课,这位学生喊出的“老师,出了大问题”的话语打破了快失控的僵局,他对生活中的现象的关注和认真地思考让我颇感意外。如果没有他,我可能不会就地取材地用“电脑故障”作为一种“情境”和“体验”与本课内容对接起来,更不会用生活领域中常见的问题来代替课本中列出的案例。只有当“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转化为广大通用技术教师的教学实践,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成为现实,课程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资源和精神力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们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也不能横眉瞪眼,勃然大怒,而应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其实,合理地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倾听学生”的状态,好的教师懂得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守护”“守望”,而不是对学生的“看守”“盯梢”,其上乘境界是对学生信任而放心和放手。
后记:
本堂课我抛弃了所有预设的方案,主要围绕“突发事件”展开教学,阐述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一般过程,重新组合过的课堂如剥茧抽丝、层层深入,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清除和消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收集和探究的行为。”我希望通过我对这节通用技术突发事件中的反思,一方面能做到真正发扬通用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和广大通用技术教师共同学习存在的成功方法与认真的态度,另一方面能用反思解剖自己的不足,解剖学生的不足,解剖课程教材的不中,解剖通用技术教学的不足,让教学和科研成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点,希望对于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引起广大通用技术教师的共同思考。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3]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课堂管理的艺术与技巧.远方出版社.
(作者单位 浙江省苍南矾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