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林间学校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2013-05-17胡姝娅
胡姝娅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 福建·漳州 363000)
林间学校在英国已经很普及了,在20世纪50年代的瑞典最早出现林间学校,随后传播到北欧的其它的几个国家,它旨在让参与者了解真实的、自然的世界。在1993年,英国的布里奇沃特学院(Bridgwater College)的研究人员赴丹麦学习成功经验后,回国创办了英国的第一所林间学校,附属于它的早期教育研究中心。[1]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解释说:“户外教育给予了课程深度,并且对学生的身体、个人和社会教育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2]分析和借鉴英国林间学校的发展特色,对于完善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多样化,促进儿童的完整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林间学校的主旨
?
在英国,林间学校的最初目的是促进青少年理解和欣赏环境、社会、和森林之间的联系,以及树木和日常的林产品之间的联系。随着对林间学校发展的进一步完善,林间学校的主旨是指“让学生、青年和成年人享受户外环境,给他们提供独特的、积极的、激发性的学习经历,旨在把参与者培养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成为自信、自尊、自立的个体,成为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对社会负责的公民的林间场所”[3]。林间学校对英国早期教育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后带动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
二、林间学校的课程
课程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林间学校根据学习者的年龄、能力、发展阶段以及兴趣开设各种课程。林间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与英国国家课程和基础阶段课程目标相联系,旨在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身体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林间学校的课程设置大致有以下几类[4]:
三、林间学校的课程特征
(一)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是基于结构的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的价值观和知识随着他们建构理解世界的方式。林间学校的信条常常表现在引用这些建构主义的方法作为教学人员引导儿童学习的教学方法。儿童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促进儿童的个体发展,培养他们具备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是现代国际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林间学校的课程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这种课程思想,它的主要特点包括给学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做回本来的自己,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作用是监督、指导和建议而不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学生在安全、充满关爱的环境下完成这些活动,有利于学习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和平共处,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情感素养。
(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背景的课程标准
作为一种课程,林间学校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学生置身于自然,重新认识古代文化遗产,观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自身的亲自体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认真考虑自身在自然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责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四)以活动为主题的教学目标
在林间学校,学校倡导学习要以儿童为主导、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六个主题进行,在每个主题下分为不同的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学校和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目标而调整,老师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便使他们完成适合其年龄特征的活动,这些活动将会增强儿童对自己及他人的信任感。
?
(五)严谨的课程质量监督体系
林间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第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确保给学习者提供安全的、符合年龄特征的学习经验。制定严谨的课程计划,确定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主题。在该课程结束时,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与收集学生意见,协调反馈与沟通等。
四、林间学校的办学成效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林间学校不仅在学校数量和在校人数上得到快速增长,而且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调查显示,参加林间学校的总人数在2009年已达到了14776人,全国平均68%集体活动都是与林间学校有关或与林间学校的网络培训有关(67%在英国,威尔士有71%和苏格兰65%)。林间教育计划(FEI)网站每月的访问量达到了12200次访问。[5]英国政府在文件上给予林间学校大力的支持。
由林间研究会(Forest Research)和新经济基金会(the new conomics Foundation)联合组织,在 2004 年和2005年间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对参加林间学校的24个孩子进行跟踪观察,选取了什罗普郡、伍斯特郡和牛津郡三个郡随机抽取了七个学校的24个孩子,观察他们在林间学校课堂上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这六个主题:自信心、社会技能、语言和沟通、动机和注意力、身体技能、知识和理解的前后变化的一系列的标准来说明林间学校的效果。
什罗普郡的林间学校的学生的数据显示的例子[6]。
主要活动 探测林地 挖虫子 给小松鼠建房子 做游戏 收集树枝来生火 捉迷藏建议 16 /09 /2004 11 /11 /2004 18 /11 /2004 24 /11 /2004 09 /12 /2004 30 /06 /2005自信心社会技能缺少自信和独立,一直牵着大人的手,走路时很害怕没有表示出合作能力,没有微笑,只知道担心不能融入群体没自信,依赖大人,害怕冒险不能加入,只在旁边看。开始冒险,用小铲子挖泥在成人的指导下合作,不能和同伴合作。第一次独立的挖泥,去掉手套,在泥中很享受玩的和指导老师合作,并尽力的去帮他消除噩梦。充满自信的去收集树枝。和同伴配合的很好不需要大人的帮助和同伴很好的合作在自信方面好奇心增强,在儿童会议上看到充满自信心和敢于冒险的精神现能很好成为小组成员,并且成为可靠的朋友动机和注意力不喜欢加入林间学校,只低头看自己的脚。有好的注意力没有完成任务的动力。有好的注意力,缺乏动力 好 没有真正想完成工作的动力 有完全的动力语言和沟通能力口头表达很好,表示但是出焦虑。很好的运用语言能和成人交流。和同伴交流局限于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集中注意和同伴讨论在屋顶上从塑料上蒸发的水有进步的身体技能 差 差 差 今天显示更多的自信知识和理解力 差 对常识有所了解 喜欢关注雨 开始探测环境表示出更大的自信不再害怕去挖土了,很喜欢玩泥巴。很大的提升,很自信的在林地自由的活动能够很好地记住知识,掌握了大量的林地知识,对环境表示很大的尊重。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林间学校课程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一)学习态度得到改变
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林间学校的各种主题活动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林间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倡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林间学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社会技能﹑身体技能等,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掌控时间安排,让学生利用有效的资源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很好地推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对当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尽管林间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如办学经费问题、孩子在户外的安全问题的考虑等问题,但是借鉴和吸收林间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对于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第一,在学校管理方面,从学校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来看,林间学校既有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也有一些隶属于“林间教育计划”组织的,[7]林间学校是自主发展的模式,有相对自由的办学空间,但也有明确的责任,是当地学校的有益补充,在我国,长期以来对中小学教育实行集权制的管理模式,政府对学校管理过死,导致了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减弱。在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加强政府对学校的监督检查下,探索多样化的中小学的办学发展,是我国中小学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二,在培养目标方面,林间学校以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以促进学生身体、精神、情感融为一体的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互促进,儿童在户外学习活动时,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促使儿童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为主要的目标,借鉴林间学校的经验,给学生提供更多在户外学习的机会,在重视核心课程的同时,培养儿童的自信、自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终身受益。
第三,在招生政策方面,林间学校有开放的招生政策。在招生上,没有家庭背景和学业成绩等的要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情况,依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目标等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样,既满足了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选择权,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又使不同类型的孩子都得到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和“重点校”政策的影响,以致使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相差甚远,择校现象越演越烈,[8]因此,国家应鼓励中小学校办出特色,针对部分弱势群体的一些学校,在政策上和经费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1]BridgwaterCollege.ForestSchool.http: //www.bridgwater.ac.uk /subject.php? sector=6&subject=223.
[2][6]Liz O'Brien, Richard Murray.Forest School and its impacts on young children: case studies in Britain [J].Urban.
[3]ForestEducationInitiative.WhatisanFEI ForesSchool[EB /OL].http: //www.foresteducation.org/forest schools.php? page=1,2010-4-23.
[4]曾琳.英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林间学校模式解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28.
[5]Liz O’Brien and Rebecca Lovell A review of the Forest Education Initiative in Britain[EB/OL]http://www.foresteducation.org/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7, 6(4):249-265.
[7]ForestEducationInitiative.gettinginvoled [EB /OL]http: //www.foresteducation.org/about_us/getting_involved/
[8]常宝宁,何玉玲.美国KIPP学校发展的成效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