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洲漫游苏公塔

2013-05-16朱慧静

吐鲁番 2013年3期
关键词:吐鲁番建筑文化

朱慧静

在有火洲之称的新疆吐鲁番,有一座造型别致、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塔——苏公塔,是吐鲁番的一座因人而建的纪念性的塔。它是为纪念因帮助清王朝政府,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过贡献,得到清王朝及乾隆皇帝的特殊恩宠,被册封为镇国公、吐鲁番郡王的额敏和卓而修建的塔。这座塔高高地矗立在吐鲁番市郊,镶嵌于吐鲁番市的史册,成为吐鲁番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额敏和卓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的一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一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七个儿子在平定准噶尔部分裂以及大小和卓叛乱活动中,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清政府的嘉奖和表彰。三子茂萨、四子鄂罗木札布先后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六子伊斯堪达尔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1793年任协办大臣,加恩赏戴三眼花翎,先后三次去北京朝觐,乾隆、嘉庆皇帝赐宴款待,赏赐黄缰,获得皇恩殊荣。为了表达对乾隆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额敏和卓在晚年时,自费白银7000两,命子苏来曼修建额敏塔。额敏和卓病故后,次子苏来曼子承父业,承袭了吐鲁番郡王爵,成为第二代吐鲁番郡王。因而,额敏塔被称为苏公塔。苏公塔是新疆境内现存的、具有伊斯兰教风格建筑中最典型的一座。

苏公塔门入口处,有两块阴刻石碑,一块是维吾尔文,一块是汉文。其汉文碑曰:“大清乾隆皇帝旧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领扎萨克□苏来满等。念额敏和卓自受命以来,寿享八旬苏公塔清真寺三岁。□□上天福庇,并无纤息灾难,保佑群生,因此报答开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整。爰立碑记,以垂永远,可为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乾隆四十□年端月吉日立。”这碑文说明,修建额敏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恩赐,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功业能流芳千古。“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

上世纪下半叶,我初访吐鲁番。未进城,却先见塔。当时,苏公塔是吐鲁番市最高的建筑物。工作之余,为避酷热,于傍晚与吐鲁番地区宣传部的同志来到苏公塔下,但见苏公塔高40余米,塔基直径10米左右,塔身上小下大,呈圆锥形。塔的表面是青灰色的砖分层砌出的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纹等10多种几何图案,其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十分浓厚。塔内有螺旋形台阶直通顶部,塔身周围设有造型别致的十几个窗口。拾级而上,才攀登一半,已是汗湿衣衫。登临顶层,凭窗而望,古朴的吐鲁番市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展现在眼前:落日余晖,红霞染红了大地、房屋,其情其景,印象分外深刻。

斗转星移,不觉已过去十余年。如今的吐鲁番已今非昔比,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绿荫拥路,葡萄长廊随处可见,文化氛围浓厚。傍晚,旧地重游,再次来到苏公塔。这里环境大为改观,曾经赤裸的土地已硬化,还有了专门的管理人员。显然,这里已是一个成熟的旅游景点了。登临塔顶望远,景象万千,公路上车流人流相交,络绎不绝。瞬间,沉寂的时间之门被打开,记忆激荡着过去的岁月,恍然间,一个头戴小花帽的维吾尔族小女孩与我擦肩而过,她的两只小手,提着一筐沉甸甸的葡萄,缓慢地行走着,她弯弯的黛眉下,一对灵动的大眼闪烁出喜悦的光彩;苏公塔下的道路两旁,绿草如茵,野花烂漫。在夕阳下,少女、绿草、野花相辉映,与高耸的苏公塔相辅相成,竟是一幅绝佳的油画。依然是盛夏,依然是如血的夕阳,那动人的景象永久地凝固在脑海,依然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临窗远眺,俯瞰全城,吐鲁番市古朴的风貌已是一派新机。忽然,想起了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塔》诗:“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目看。”看什么?看塔的高耸之伟岸,看登高望远之无穷乐趣的人,看塔下街道、民居的变迁,看远天彩云变化万千……

这种登高望远的文化意蕴和乐趣,实在是无以言表,岂能寥寥数语概括!

登高,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的一种固有的冲动。《圣经》里的巴别塔,就是这种冲动的典型代表,那些教堂上哥特式尖顶,就是这种冲动的外化形象。现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修建有很多摩天大楼,以示其人类对高的期盼。这虽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但同时,也体现出人类不断进取,不断追求,与天竞高的一种精神象征。唐朝诗人李贺在《天梦》一诗中说:“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诗里,九州只是九点烟尘,大海只是一杯水,小得不能再小了。正是这种以大喻小的艺术手法,才反衬出人心之无比宽广,追求之无比高远。这种近乎梦一样的感觉,只有登高、登临绝顶时才能感觉得到。或者,我们可以把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称之为遥感。

在历史上,吐鲁番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各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必经之地。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以及波斯和印度文化,均在此交流荟萃,古代世界的几大宗教都曾在这里传播,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这种东西方文化的撞击所产生的合力,描绘出了震撼世界的丝绸之路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西方的建筑文化也相互借鉴、吸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建筑文化,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苏公塔的建筑风格很特别,整座塔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不用什么木料。塔身浑圆,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身中心是用灰砖砌起的粗实的圆形柱。圆柱蜿蜒向上,同样使用砖块砌起的阶梯,呈螺旋形铺展。凭阶拾级而上,可一直登临塔顶。塔身内相隔较长距离之后才开一小孔,透射进一束弱小的光线,塔内显得格外幽暗。这种幽暗的氛围,使人产生一丝敬畏感,也由此产生了一种神秘的感觉。塔下的清真寺是一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大型清真寺,大厅十分宽敞,屋顶呈穹形状,墙上有众多的壁龛,幽暗的布道小室,无不显示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浓烈气息。

塔这种建筑物,由于其独特的富于美感的型式,很容易成为人们心灵中的一种文化寄托和符号。随着历史的进展,塔这种建筑形式,以其造型精美、意蕴丰富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并成为人们所推崇、效仿、参照的对象。这就是我国的许多城镇或风景胜地,都是以塔这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和特殊的意蕴,作为其纪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地方风物名胜的重要标志的原因。

其实,塔这种建筑物,不是发端于我国的建筑形式,而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发展成为的一种文化符号的建筑。据记载,东汉初年,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塔这种建筑形式也随之传入我国。由于它独特的型式,立即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历代的建筑风尚、审美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本身也因此具有了丰富的超越宗教象征的文化意蕴,最终被我国古代建筑文化所认可、接受并创新和发展。从文化传播的方式来看,宗教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教义经典进行精神灌输;二是用形象化的实物进行宣传。如佛教中形式多样的塔;基督教教堂上的高耸入云的哥特式的尖顶;伊斯兰教色彩独特的高塔等等,都是在彼此相互影响、借鉴中而发展的十分突出的、各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形象。

塔因人因事而建,人因文因事迹而传。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之地,几乎都是以塔作为重要标志。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影响,塔这种建筑形式虽然是伴随佛教而传入我国,但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影响,它原有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甚至超越宗教象征的文化意蕴,而成为风景名胜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艺术的一座标致性建筑。

苏州古城有很多塔,据说有三十余座。这些塔很多都是供观赏和登临的。隋朝仁寿元年修建的虎丘塔,数毁几建,百炼千锤,于南宋建炎至清咸丰时确立了虎丘塔神奇的风姿。直到现在,虎丘塔不仅是苏州的标志,而且也成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苏州还有一座很有名的塔叫瑞光塔,是三国时期孙权为迎接西域居国僧人性康而建的,是一座因人而建的纪念性的塔。杭州西湖有一座颇具盛名的雷峰塔,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直接相关。凡读过或看《白蛇传》的人,无不为白娘子追求爱情、历经苦难而扼腕叹息。为此,鲁迅先生撰文论雷峰塔倒,生发出另一番深意,以启迪国人。由是,雷峰塔更加闻名遐迩,西湖美景也因此浓浓地更添了一笔厚厚的人文色彩。

苏公塔也是因人而名,因事而传的。苏公塔是一座纪念塔,是纪念额敏和卓帮助清王朝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修建的。因此,苏公塔的魅力,不仅是它独特的建筑艺术,而是它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它是一座看得见的精神丰碑,是构成吐鲁番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吐鲁番宣传部曾经精心组织,编写了一部电视剧本《吐鲁番郡王》,写的就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分裂而进行英勇不屈斗争的故事。这部电视剧拍摄后,在中央台播出后反响不错。《吐鲁番郡王》电视剧主题严肃,历史事件真实、清晰。据有关资料记载,额敏和卓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率领自己家族中能上战场的亲人和军队,与分裂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不少亲人不幸喋血沙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凯歌。

历史上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有着共同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观和共同的道德价值观,都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历史的长度看,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一以贯之,从未中断;从历史的宽度上看,中华民族都在为维护祖国统一、发展、壮大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彼此思想文化相同相通相互促进,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我们伟大的中国是由众多的民族共同组成,各个民族都在为共同建设发展、壮大伟大的祖国,实现共同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目标高度一致,思想高度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国家里,因为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观。正如《吐鲁番郡王》所表现的思想主题一样,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反对外来入侵者,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说,《吐鲁番郡王》是一部很好的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是吐鲁番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激励人们在新时期不断进取,创新发展的精神力量。

登苏公塔远眺,抚今追昔,怀古思之幽情,不禁油然而生。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传承,除了史料及文献外,一种思想文化外化的物质形式更具有直观性、更具有震撼力。因此,苏公塔所承载的深刻文化意蕴,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图片:段新忠 编辑:马庭宝

猜你喜欢

吐鲁番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文化之间的摇摆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