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屋及乌,收藏餐具
2013-05-15沈嘉禄
沈嘉禄
上海男人会做菜,本来是一种优秀品质,但想不到成了全国人民的笑话。好在上海男人内心强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照样乐此不疲,手上的功夫也越来越高。陆勇就是这样一个会烧小菜的上海男人,对美食的兴趣,以此爱屋及乌,促使他开始收藏厨具和餐具。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明先进,所以也成了餐饮大国和陶瓷母国。一个人只要对古陶瓷有所涉猎,就会知道5000年前的中国餐饮业已经相当发达,掌握了烤、烧、蒸、炙、煮、炸、腌、酢、渍等食物加工方法,各种“专业化”的炊具餐具各司其职,门类齐全。
相反,如果研究餐饮业,同样会发现5000年前的古人,已经普遍使用包括青铜器和陶器在内的炊具和餐具了,这些器物,其实都是文明的载体,凝聚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比如商周青铜器上的金文,马家窑彩陶上的图案等。
上海男人会做菜,本来是一种优秀品质,但想不到成了全国人民的笑话。好在上海男人内心强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照样乐此不疲,手上的功夫也越来越高。陆勇就是这样一个上海男人,他在上海船厂满师后即参了军,因为手里有技术,就在飞机场当钳工,转战安徽、甘肃、江苏、山东等地,顺便考察那里的风味美食。有时他也会在炊事班帮忙,淡饭粗菜经他调理,干部战士吃得十分乐胃,训练时个个带劲。年底他还会用伙食尾子整出四冷四热一汤两点心的年夜饭,一点也不逊色于城里的大饭店。后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响,团部师部的首长也特意到他所在机场考察伙食,两年后他就凭这手功夫立了三等功。回到上海,成家后的他,在平时仍然爱做菜煲汤,研究八大帮派十大菜系什么的,与朋友在外吃个饭,头件大事就是抄录菜谱,回家后鼓捣一阵,照样整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来,博得太太心花怒放。因为热爱美食,他也在十多年前开始玩收藏了,而且锁定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老器物。
陆勇的第一件藏品就是一只青花盘子,花了400元,有点心痛,但朋友充分肯定他:“这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货啊!升值空间巨大。”而陆勇并不在乎升值,他就是喜欢,琢磨清代的老百姓用这盘子能装什么菜。
高脚杯证明了一种饮酒方式
后来随着藏品的增多,他也玩出点名堂来了,知道同样是瓷盘,南方北方是有所区别的,北方人胃口大,装菜量就大,需要的盘子当然大一些;南方沿海地区的城乡,特别是像苏州、扬州这样富饶的地方,人吃得精细,装菜的盘子就越来越小,而且还有深浅之分,方圆之分,比如装鱼,北方人可能就是一大盘,南方人则发明了腰盘、长盘,甚至有长方形的盘子。至于冷菜,南方人还发明了高脚盘子,这样能在众多的盘子上鹤立鸡群,主客都能夹得到。
还有一种直径超过40厘米、甚至达到60厘米的大盘,从元代起一直到清代都有烧制,从品种上说有龙泉青瓷,景德镇青花、五彩、粉彩等,这种超级大盘搁在桌子上会挤占很大空间,又需要多少人来享用食物呢?后来陆勇知道了,这种盘子是祭祀用的,与日常生活并无太大关系。但在中国陶瓷工艺上,绝对是有价值的。有一次他在藏宝楼里发现一件明代万历年间的青花大盘,直径大概有42厘米,可惜有冲(缺损的瑕疵),但摊主还是开出8万元的高价,陆勇稍一迟疑,就被旁边的人抢先买走了。这事让他后悔不迭,后来再也没有看到这么大的明代大盘了。
让陆勇后悔的还有一次经历。那是在1993年春天,藏宝楼还没盖呢,周末一早天色蒙蒙亮时大家都在福佑路地摊上寻寻觅觅,陆勇看到了一件青瓷的“鬼灶”,这种微缩的灶头,原是汉晋时期的随葬品,系按照当时中原老百姓家中的灶具捏塑烧制的,有灶膛、出烟口等,是研究2000年前中国烹饪文化的宝贵实物。但陆勇觉得这种东西阴气太重,也没有太大的价值,犹豫再三而没出手。十多年后的今天,他重新认识到“鬼灶”的价值,结果花了当时十倍的钱才从一位藏友手里转让到一具。
还有酒杯,这是小件头,容易为人忽视。但陆勇趁人不注意时买了一些,回家洗干净,再经过一番消毒,就可以当茶盅用了,以此招待朋友,也相当体面噢。买多了,也就发现酒具也大有讲究。比如元青花或元白瓷中都有一种高脚碗,放在桌上明显易倒,元代人为何做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呢?后来他研究了元代人的生活习性,才发现这是牧民或出征将士所用的,特别是将士在行军途中,需要用酒来提升士气,常常就在马背上喝一碗。而高脚碗可以用手握,并高举头顶,气势非常豪迈。
从建窑盏看宋代人的斗茶风气
宋代斗茶风气很盛行,从民间到官场都喜欢聚集斗茶,连宋徽宗也是斗茶好手,输了就不高兴,周边的官员和太监就故意让他赢。斗茶风气也推动了中国的制茶工艺和制瓷水平,因为斗茶要观察汤色与茶沫,用建窑或吉州窑的斗笠形茶盏最佳。所以陆勇也收藏了不少吉州窑和建窑的茶盏,后来有日本收藏家愿意出好几万买他的一件建窑盏,他当然不肯相让。陆勇知道,早在唐代中国的茶文化就通过遣唐使和僧人,对日本产生了直接影响,日本茶道就是按照唐制设计流传的,他们的国家博物馆里藏有一件建窑天目叶茶盏,被视作国宝。
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藏品,陆勇还经常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去找古旧餐具。2010年秋天,他携朋友重访西安,下榻在回民街附近的酒店里。回民街就在鼓楼后面,数百年的迁徙与汇合,在这一带集聚了20万回民,形成了一个适应回民风俗、社交礼仪的街区。穿过一座彩色牌楼进入化觉巷,是一条狭窄的古玩街,早几年两边都是古玩店,现在古玩生意不行,改卖服装,但硕果仅存的还有那么四五家。
在一家古玩店里,陆勇看到架子上搁着几件老窑,拿过来一看,一件是耀州窑的黑釉碗口小酒壶,另一件是釉色肥厚梅瓶,据特征分析应该到元代。梅瓶这路东西最早也是盛酒的,梅瓶是文人后来废物利用插了梅花后慢慢叫响的。还有一件磁州窑的双鱼纹褐釉剔花大盘,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同去的朋友也各有斩获,皆大欢喜。
还有一次在绍兴,他游访了鲁迅故居后来到古玩市场,买了一只北宋龙泉窑菊瓣纹大碗,色泽相当漂亮,接近梅子青。去扬州参加一个研讨会,陆勇会后也去逛朝天宫古玩市场,瞅准一对清代晚期的粉彩仕女图案大碗,构图细腻,人物形象生动,品相完整,与老板谈了半天,掏尽口袋里最后一枚硬币,总算买下来,然后捧着这对宝贝,一路走回宾馆。
在井冈山,陆勇买到了宋代吉州窑的褐釉茶盏;在福州,买到了宋代建窑的黑釉茶盏,这种茶盏是研究中国陶瓷茶文化的典型器;在长沙,他买到了唐代长沙窑的执壶,上面画了鸟和花草。让他后悔的是看到一件红釉的执壶,嫌它残破,没有买,其实铜红釉的烧造是从长沙窑开始的,这件红釉执壶是极有标本意义的。
怜香惜玉收留残器
江西景德镇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瓷都”,在它建镇1000年之际,陆勇去那里游玩,先去瑶里古镇探访古窑址,在昌河边上捡了不少青花碎瓷片,这是很好的纪念品。然后回到城里再逛古玩市场,看到几只斗笠碗,图案刻画相当流畅,寥寥几笔,心到手到,三朵菊花,随意绽放。老板开价3000元,最后以1200元购得,欢喜得不得了。付了钱,又看到一堆杂物中间还藏着一件大碗,从图案风格判断,应该是北宋的,可惜碗沿被碰了,留下残缺。怜香惜玉的陆勇马上问价,300,马上掏钱买下。
在北京,古玩市场人气最旺的潘家园,陆勇曾经买到北宋扒村窑的红彩大碗、辽代的乌金釉大碗、北宋临汝窑的小盏、明代永乐年甜白釉高足杯……有一年在潘家园他还看到几件很大的明代磁州窑酒缸,上面题了诗,但无法上飞机带回上海,只得作罢。以后再去,就没有这种机会啦。
除了古陶瓷,陆勇的目光还瞄准其他材质的厨具餐具。有一年他与朋友去安徽西递、宏村游玩,在宏村一家古玩店里看到几件印糕模板搁在角落里,蒙了厚厚一层灰尘,经与老板娘闲聊后,以很低的价格买下。而老板娘还笑话他:一个老爷们,居然对这种厨房用品感兴趣?其实他在外国旅游时,也喜欢一头扎进当地的古玩店里淘旧银器,酒壶、调味瓶、沙律杯都要。从这些器物中,他可以想象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与日常生活场景。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