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

2013-05-14宋士杰

卷宗 2013年1期
关键词:导向机制目标

宋士杰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和功能体系。本文主要论述导向、导向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要求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情况下管的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导向机制的构建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对于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各要素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服务具有关键性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体系的构建中居于主导和首要地位。

一、导向、导向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

所谓“导向”,简单地说,就是引导行进方向。通常是指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借助某种利害相关的力量或载体,引导人或事物向着某个方向发展,或驱使人或事物朝着特定的方向运行的功用。

导向机制是指组织体内具有的引导组织朝着特定方向发展或发挥作用的机能。这是由组织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形成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决定的。导向机制的作用过程离不开三个环节:利害信号;方向选择;机体联动。三个环节构成一个回路,对组织体的运行发挥着导向作用。前一个循环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循环是对前一个循环的巩固和修补,循环往复,使组织体始终朝着目标方向前进。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所具有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朝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的方向发挥积极作用的机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构成依赖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管理规律等相关规律的遵循和运用。借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的利益和需求的准确把握,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系统,形成利益(需要)、动机、行动、结果(目标)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始终按照特定方向努力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作用过程同样具有三个重要环节: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规则;明确进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的方向选择;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切身利益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方向的有机联系形成整体联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洞悉各管理要素的本质联系,精心创设三个环节构成内容,使之形成一个灵敏的闭合回路,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始终朝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的方向奋进。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要求

1、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目的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系统所具有的特定的偏爱状态;系统具有反馈调节能力;自身特定程序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是人工系统,具有目的性行为和特定的运行程序,属于目的性系统,不过它的程序不是自身固有的,而是有目的的人外部置于该系统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根本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努力工作的职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的的具体化,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都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要求展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一切措施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要求,从而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时,要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价值取向,把管理对象的利益和需求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连接起来,引导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奋斗。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作用的普遍险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作用发挥得如何,是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具有普遍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具有普通性就意味着缺乏公平性和完整性,缺乏公平性和完整性就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效力普遍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机制持续作用的需要,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而变化的结果包含着事物的发展。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发展的永恒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机制时,充分考虑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利益和需求,所采取的措施对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利益追求都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不存在歧视性和排他性规则。这样,导向机制才能具有普遍效力,对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引导作用。

3、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机制的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对人们的引导是一个定向的和持续有效的作用过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的稳定性。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之相适应,就必须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机制的作用方向,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适应新的变化,体现人的选择自由,使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导向机制内容作出适合人的偏好的选择,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机制具有可塑性。显然,稳定性与可塑性是相互矛盾的。稳定性强,可塑性便弱;可塑性强则稳定性就弱。实现二者的统一,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我认为,要区分导向机制内容的层次。通常可将导向机制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国家法规性的导向内容;行政政策性的导向内容;系统(部门、单位)内部的规范性的导向内容;组织号召性的导向内容。这四个层次的导向内容在导向刚度上是依次递减的,可塑性是逐步递增的,稳定性可以逐步减弱。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和功能体系。它是一种能够规范和推动组织行为,使其趋向管理目标的内在机理,具有引导、激励和约束组织行为,实现管理活动良性循环的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 郜火星.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结构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04)

[2] 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J]. 江汉论坛. 2004(09)

[3] 骆徽. 和谐社会正义观的构建及对策分析[D]. 合肥工业大学 2005

[4] 石海泉. 事实与价值:从对立到统一[D]. 吉林大学 2007

[5] 陈茂荣.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创新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6

[6] 蒋胜.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比较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7] 刘艳平.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D]. 吉林大学 2007

[7] 程纲.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导向机制目标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