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传播失衡引发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
2013-05-14刘霞
刘霞
摘 要:当大众传媒遭遇新媒体这个全新的传播环境,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有力的传播功能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信息传播不再是传媒机构独享的特权,但这并不意味着真正实现人人都享有大众传媒的传播权限和资源,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依然因为技术水平、硬件设施以及传播主体文化层次等相关因素的制约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一部分处于社会上层掌控着“精英文化”、“强势文化”的上流群体。这种传播现象的不平等就产生了传播失衡进而导致社会群体的分化,处于传播活动最底层的群体被边缘化,极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近几年备受各界关注的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就是在这种信息、文化传播不平等,人文关怀缺失的前提下产生的。
关键词:传播失衡;社会伦理;临时夫妻
招聘网站大谷打工网 2012 年发布《新生代打工者婚恋交友、两性观念调查报告》显示,打工者普遍觉得“空虚寂寞冷”。这份超过 1.8 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在已婚夫妇中有 62%的人处于异地状态中,其中 25%的受访者称夫妻双方半年才能见一次,一年到头也很难见到的达 13%。想要获得心理生理上的慰藉和道德约束的减少,是不少农民工选择“临时夫妻”的重要原因。①在电话、网络遍地开花,多媒体社交平台平民化、大众化的今天,农民工“空虚寂寞冷”的感受是来自于何处,这无疑暴露出社会底层群体仍然处于信息交流的弱势、大众传播的盲区,出现了传播分化。所谓传播分化,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有效应用,以及传播主体对传播资源占有的不同,从而导致的社会不同的传播主体之间的异质化,并由此产生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分化现象。②这应该是农民工“空虚寂寞冷”的感受最原始的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势必攻克技术掌握和文化素养上的主观内在制约,更要加强对农民工心理上的人文关怀以及他们所处精神环境的塑造。
1 技术掌握不足,文化水平有限导致农民工在大众传媒结构领域中处于劣势地位
农民工掌握的知识技能有限,主要为初中毕业,其次是高中和中专教育,很少获得更高学历,特别是在媒介日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今天,农民工在庞大的信息流面前显得举足无措、孤立无助。这极容易致使他们产生情感孤独、思想空虚等问题。所以出现“临时夫妻”这种跨越伦理道德边境的现象,让他们“抱团取暖”,彼此慰藉填补心理空虚驱走孤独,看似就不难理解了。如果说数字产品和技术的可获得性已渐趋公平,农民工使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来对自己生存状况进行实际改善的能力则还有待提高。③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农民工在媒介使用过程中仍然受制于技术和知识水平的制约,而造成使用不得当。具体表现如下:
1.1 手机作为社交平台和信息获取渠道功能异化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山寨超大的屏幕、震耳欲聋的铃声、放不完的网络歌曲、读不完的黄色小说,这些都是农民工所使用手机的特征。在都市白领中也有一种通病“手机上瘾症”,只不过白领们迷恋的是手机里的新闻资讯、股票涨跌、微博动态等可以给他们转化成现实利益的信息。而农民工置身于异地他,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陌生社会环境的冷漠,枯燥乏味的生活状态使他们更重视友情和自己的关系资源,这加强了他们对手机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依赖。换言之手机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交友工具,随之发展成为为“临时夫妻”牵线搭桥的“媒人”,或者作为阅读工具,在言情小说里找寻心理的平衡点。
这种异化的生活状态也令手机成为农民工肯定自我主体的一个工具,在工作环境中丧失自由和迷失自我的焦虑使手机成为“ 弱者的武器 ”。手机作为一个通讯工具和资讯平台已经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异议,这种功能的异化,除了出于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外,和使用者知识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开启手机智能功能也是分不开的。
1.2 互联网——枯燥生活中的调味剂、不平衡情绪的发泄场
除去手机,农民工与外界接触的另一个渠道就是网路,而网络虚拟性的特征又给他们的心灵释放提供了一个安全、广阔的空间。一般农民工聚集地区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项目灵活、价格低廉,而易操作,一般的网吧都会设置好自动登录模式,网络游戏、影视观看社区就放在桌面,便于上网者点击登陆。在珠三角工业区,网吧的遍地开花就是明证。可以说,网吧已逐渐成为了新一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重要体验。在近期的农民工调查中,我们特别对珠三角一家开设在某大型制造企业门外的网吧进行了观察。在2007年某个周日下午5点这个时点, 198个正在使用的用户中,玩游戏的大约有74位,69位正在看各种影视节目,其余的人或者使用QQ,或者浏览网页,听网络音乐。网吧管理员的判断也与我们的观察差不多,许多农民工来这里就是以玩网络游戏和看影视剧为主,能利用网络为自己未来工作寻求帮助的(例如使用网络寻找和发布求职信息)为数很少。④
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数的互联网使用都是娱乐化而非工具化的。而网吧一些人为的电脑信息议程设置,如桌面设置的黄色影视观看社区,又会助涨长期孤身在外的农民工心理、生理的渴望,虚拟的刺激最终还是要有现实的感受来平复,“临时夫妻”这种没有责任没有承诺的自由组合相处模式,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滋生。农民工利用多媒体社交平台自我实现的认识大多还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徘徊。而这也是被我们大众传媒所忽略的盲区,没有专门的传媒机构去采集编排针对农民工精神需求的信息,媒体关注的受众对象一直以社会上流人士、精英群体为主,满足他们高品质、深层次的“阳春白雪”的信息需求,无暇顾及处于社会底层的“下里巴人”。
2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平台,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农民工之所以会选择“临时夫妻”这种形式来“抱团取暖”,是他们被边缘在城市之外,不被重视、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出于人性本来以求得被认同、被关注的无奈之举,是被我们的大众传媒所忽略、被我们的精英文化所蔑视造成的“寂寞空虚冷”。这种传播失衡是当代传播发展在社会层面的表现,并由此引起的不同的传播主体之间的贫富分化、阶层分化、文化分化等一系列的社会分化。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关注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化解他们“寂寞空虚冷”的心结,才是解决“临时夫妻”这一社会伦理问题,最有效地措施。
2.1 政府应在农民工人文关怀中起带头作用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政府理应有所作为。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应设立相应帮扶机构,如开设农民工书屋、农民工信息查询室,免费给农民工提供学习提升的平台,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生活目标,提供信息支持、技术指导。建立文化社区为打工者提供更多的文体娱乐活动,填补其精神上的空虚。让广大农民工可以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人代表刘丽说,“解决了住房问题就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这将是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2.2 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应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
公益组织、志愿者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入,可以深到一些农民工聚集区或者是劳务输出地开展针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活动。陪他们聊聊天,传授他们一些专业技能,可以增加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他们不再觉得自己被孤立、被边缘化而真正为城市的一员、社会的一员,和都市白领享受同等的权益。
2.3 学术界加强农民工心理精神需求的关注和研究
学术界深入调查了解,以专业的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把农民工心底的呼声传达出来,给民声一个发声的通道,让政府和传媒组织认识到传播失衡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认识到对社会底层群体关注的缺失,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失衡所以发的社会不平等是今天的中国社会有序、健康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直视文化场域中的分层结构与传媒资源分布不均等严酷现实,并竭力挖掘深藏在背后的更具实质性的社会不公,是有效解决社会伦理问题的途径之一。让全体公民都能有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其道德伦理素养也会随之提升,影响家庭团结、社会安定的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也会在社会文明的光辉下自惭形秽。
参考文献
[1]周竟,周蕊:《拿什么慰藉外来务工者的“空虚寂寞冷”》,新华每日电讯/2013 年/5 月/30 日/第 007 版
[2]姚君喜:《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失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第14卷(总49期)
[3]丁未 ,宋晨:《在路上:手机与农民工自主性的获得—— 以西部双峰村农民工求职经历为个案》,《现代传播》,20 10年第9期(总第 170 期)
[4]杨善华,朱伟志:《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动”选择——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手机消费的文化和心态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