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的现状及改革

2013-05-14刘小成

卷宗 2013年4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检索文献

摘 要: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门理论型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现在由于课时压缩、资源有限、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迫使文献检索课的教学需要调整、改革。本文分析了文献检索课的现状,并针对文检课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字:文献检索;文献信息检索课;改革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是高等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的主要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和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日益成为大学生信息检索的重要内容。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门理论型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1984年教育部发文推广文献检索课程时建议,文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至2:1。可见,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更重要一些,它是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检索与利用文献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文检课教学任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

(一)地位不高,课时压缩

因为不是专业课,一般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开设学时都不多,而且近年都有大幅缩减的趋势。虽然学时整体缩减,可是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并未改变,老师该讲的理论知识不能不讲,学生该会的检索技能不能不会,这样,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因承载的教学任务较重而压力陡增因此,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这种文检课学时日渐缩短的现状,很有必要加强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创新,借以缓解文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努力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素养,并以此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资源有限

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发展往往受到图书馆本身发展的限制,对于一些基础薄弱、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的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学资源备受限制,比如外文数据库的引进是典型例子,外文数据库费用昂贵,是很多图书馆购买数据库时的难题,所以当文献检索课教学提及外文数据库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时,只能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基本思路是:基础理论知识、检索原理、检索工具、检索途径、检索报告这种讲授方法以基础理论和检索工具详细介绍为主,不能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感到乏味,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从事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教师日常工作在图书馆各部门,开课时集中授课,没有闲暇时间集体备课,研究教学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教师多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方面的训练,因此在教学方法运用、教材内容理解、教学艺术把握等方面普遍有所欠缺,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是文献检索课提升其课程魅力的重要环节。

二、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改革措施

(一)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实践化

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要从基础知识的传授开始就采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1.浅化理论知识: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PPT或场景编辑,将复杂难记的专业知识浅化、趣味化,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学生的互动促学作用,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2.简化理论知识:以直观的实践过程来一步步演示深奥抽象的原理、名词概念及检索步骤,一些相对复杂易错的知识与技能可以略过。比如讲解基础知识及图书馆资源利用,就安排学生参观图书馆书库和报刊阅览室,以及到电子阅览室上课;讲解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要让学生从图书馆各类图书和报刊中找到与自己专业及就业方向相关的纸质资源,和各类电子资源,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及利用能力,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概念,又可增强他们对本校图书馆相关文献的利用,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将文献检索课教学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

大多数高校文献检索课使用的教材不分文理,所有的学生学的都是同样的内容,没有和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紧密结合。专业知识是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基础和准备,同时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又能够促进,带动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专业特色,使其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紧密联系,做到因专业而异。

(三)强调分类检索方法的灵活应用

学生往往忽略对分类检索方法的应用,由于各专业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不一样,教会学生灵活使用分类检索尤为重要,学生要学习在网络上查询中图法分类表,利用对应的分类号到各数据库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强调使用分类检索结合主题检索,并正确使用逻辑运算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可让学生对比单独使用分类检索和主题检索及综合使用两种检索途径的效果,以突显综合检索的优势,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分类检索方法。

(四)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构造网络同步操作环境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结合检索实例,一边上机操作,一边利用幻灯片讲解,在演示检索的全过程中,学生也可同步进行。这既可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动手去实践。

(五)探索新型网络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是今后图书馆开展文献检索课的发展趋势,它可以拓展教学空间,补充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文献检索课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该课程的网络课件,在图书馆的主页上设立文献检索课教学栏目,让学生可随时调出该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内容、习题和教学视频,遇有疑难问题亦可通过网络向老师咨询。

(六)改进授课的方式方法

加入课堂趣味互动环节,如实践教学“关键词提炼”,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创新题目为例,做“砸金蛋”游戏,提炼对一个关键词,就有一个金蛋开花学生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比较踊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总之,文献信息检索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索,只有探索发现新的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在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以学校教学改革为契机,开拓创新,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推动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宏宇,冯晓丽.高校短学时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兰台世界[J]2012,(12).

[2]杨晶石,杨杰.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2012,(12).

[3]史素梅,孙会清.论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关系.农业网络信息[j]2013,(3)

作者简介

刘小成(1982—),男,助理馆员,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在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工作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检索文献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与实施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