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地狱的历史
2013-05-14康慨
康慨
中文版《古拉格:一部历史》夹带了一张小纸条,提醒读者,序言中的“适逢一九八九年苏联瓦解”,应更正为“适逢东欧旧制度土崩瓦解”,但这个小小的修改与技术上的错误无关,因为两种表述均与原文不同。它查缺补漏,似乎在表面上消灭了与正式观念不符的最后一处死角,却进一步增加了与原著的距离。实际上,用于“勘误”的纸条更像一个善意而无奈的提示。
即便如此,在原著面世十年之后,本书的引进、翻译和出版,仍然可以称得上极大的成就,足以赢得我们发自内心的赞赏与尊敬。这本将近750页的大部头著作,提供了中国读者以往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的一些档案和数字,将古拉格的历史相对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书中,美国记者安妮·阿普尔鲍姆强调了古拉格(ГУЛа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体系的经济意义。囚犯们作为奴工,被迫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开凿运河,铺设铁路,修建公路,砍伐森林,其中包括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到1952年,即斯大林去世的前一年,掌管古拉格的“内务部控制了苏联投资资本的百分之九,超过任何其他部门。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五年的五年计划要求这些投资至少要再翻一番。”但劳改营并不赢利,入不敷出成了普遍现象。斯大林活着时,没人敢向他指出这一点,结果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天,内务部首脑贝利亚便下令将古拉格移交司法部,很快又中止了二十余项核心工程。
古拉格经济之所以陷入困境,一方面是因为其中许多建设都是斯大林偏爱的面子工程,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囚犯来自知识分子或富农阶层,并不适合重体力劳动。甚至有些时候,工程并不以工程本身的完成为唯一目的。它被当作杀人机器来使用。“有一句宣传口号声称,‘多瑙河-黑海运河是罗马尼亚资产阶级的坟墓。考虑到死于运河建设的人数可能多达二十万,这也许确实是开凿多瑙河-黑海运河的真正目的。”到底哪一种死亡更人道呢——纳粹迅速见效的毒气室,还是古拉格经年累月的人工河?
依书中所述,从1929年到1953年,古拉格关押过1800万苏联公民,被强制劳动者的总数高达2870万人,死亡近275万人。然而,“完全成形的古拉格体系并不是从海上冒出来,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其周围社会的普遍水准。”阿普尔鲍姆写道,“即使是在劳改营的俚语中,谈到铁丝网外面的世界时也不是说‘自由社会,而是说‘大监狱。”
2003年,《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后,大获好评,并赢得了次年的普利策奖。但专业的历史学者对它的批评并不少见。其中包括英国的俄苏史专家罗伯特·谢伟思。他否定了阿普尔鲍姆关于古拉格体系在列宁时期便开始有效运作的主张,外部世界对古拉格的全面了解也并非像书中所言,是始于苏联崩溃之后,相反,早在1940年代,乔治·奥威尔等人便已揭发了苏联的独裁体制。谢伟思教授指出,此书仍然难以和《古拉格群岛》相提并论,因为索尔仁尼琴亲身经历过,并且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之前,便完成了写作。
我的担忧在于,阿普尔鲍姆将古拉格归因于“我们自身的人性阴暗面”。她为本书写下了这样的结语:“几乎可以肯定,这样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而我相信,悲观源于她并未找到“这种事情”的真正起因,因此也无法告诉我们怎样让它不再发生。
《古拉格:一部历史》
作者:[美]安妮·阿普尔鲍姆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78元
《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第三版)》
作者:马克斯·韦伯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27元
韦伯两篇演说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们浓缩了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以及他作为“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对其身边的思潮做出了十分个性化的回应。
《流行音乐的秘密》
作者: [新西兰]罗伊·舒克尔
出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 36元
流行音乐是一种工业制造。即便是摇滚英雄、文化全球事件,也并非那么纯粹崇高,当然,也并非只是一出提线木偶剧那么低劣。
《罗马新史》
作者:佐西莫斯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29元
在作者看来,元首政治和因基督教取代传统祭祀而造成的传统信仰的衰弱,正是国家走向衰败的原因。
《危机与变革:索罗斯的金融逻辑》
作者:[美]乔治·索罗斯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58元
这是索罗斯对金融危机的实时思考,他将美国、中国、欧洲各国对银行业和金融业进行的结构调整措施相结合,呼吁国际社会同心协力应对这场危机。
《爱上几个人渣》
作者:马家辉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6元
有电影,有旅行,有议论,有杂感,包罗日常生活的各种随想,叙述“人渣”们混杂淌流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