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太多,过犹不及
2013-05-14刘潇楠
刘潇楠
(作者系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生)
“你幸福吗?”因央视一次令人啼笑皆非的街头调查,一夜之间成为新的流行语。追求幸福,可以说是人类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然而一个馒头能吃饱,十个馒头会吃撑。最近的一段经历让我切身意识到这一点,幸福感和其他的事物一样,过犹不及。
前些天我所在的实验室新招来一名本科生兼职研究助理。他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乐观自信到不行的人,用我同学的话说,他阳光到能把人晒化。从各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幸福感很高的人。可没过多久,这位幸福感爆棚的小哥儿就让大家大吃了几惊,先是考试挂科,后来又多次在工作上“放鸽子”,最后不得不被辞退了。
不能说自信阳光、幸福感高的小帅哥都不靠谱,不过这件有点极端的事情确实告诉我们,一个主观幸福感过强并且会不合时宜地“幸福”的人,可能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么成功。
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幸福感是一种万能的宝贝,可以让人乐观向上,可以帮助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人的学业成绩,可以帮人取得骄人的事业成就,甚至还能让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消食化水,延年益寿。
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分地追求幸福感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幸福感爆棚的人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为人处世能力,甚至健康寿命都要差于那些不那么幸福的人。
就拿收入来说,一项研究记录了一群大学新生的幸福感程度,结果“二十年后再相会”时发现,幸福感最强的10%的人的平均收入要比幸福感中等略偏上的人低大约20%。我们常常说财富不能给人带来幸福,现在看来幸福也不一定给人带来财富。
那么健康呢?实际上幸福感过强的人更容易忽视危险的存在,从而更容易参与充满挑战,甚至极端的行为,比如酗酒、赌博、吸毒。一项自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的跨世纪追踪研究发现,年轻时幸福感很强的人,平均寿命低于幸福感中等的人。研究者认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幸福感过强的人很可能过于乐观地估计危险的情况,因此,这些人更可能会不听妈妈的话,不听医生的话,不听警察的话,最终过早地见了阎王。
其实,这些幸福感的弊端并不难理解。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每一种情绪都有其无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幸福感对于人而言,意味着欲望达成,其价值在于指引人不断地实现欲望。当人们的欲望实现时,本能地,人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因此,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常态不应当是持续高涨的幸福感,反而应当是适度的不幸,以及不断追求卓越、达成欲望的过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富豪过得十分不幸福,因为他们的客观幸福程度到达一定阶段以后,很难再有更多的欲望。而那些在没成富豪之前就已经幸福感爆棚的人,因为少了追求欲望的动力,自然也难再飞黄腾达。
与此同时,那些被我们视作大敌的,包括恐惧、愤怒在内的负性情绪,对我们的生存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人都不喜欢疼痛,但是如果我们失去感知疼痛的功能,我们的生命就岌岌可危。古语说知耻而后勇,负性情绪让我们不满于现状,进而积极进取;同时负性情绪也让我们时刻警醒,提防危险。
所以,幸福感爆棚的人们除了不如幸福感一般的人更可能成功以外,还可能因此走向歧途。一方面,正常欲望已经不足以维系水涨船高的幸福感时,人们可能会去追求更多的刺激与挑战;另一方面,情绪过于正性的人,会缺乏必要的负性情绪的保护,会很容易走向危险的深渊。“苹果毁一生,单反毁三代”,太“幸福”的人,连这些烧钱的东西都不稀罕玩了,他们要想体会更多欲望实现的感觉,而又缺乏“恐惧”的保护,就会去玩命了。
理解了幸福感的本质,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幸福,而是让我们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幸福、追求幸福。当我们不那么在意是不是幸福的时候,反而我们会更容易幸福。为什么?无欲则刚嘛!幸福本身是我们欲望达成的过程。如果你急功近利地追着幸福跑,不知不觉之中,你又多了一个欲望,并且是一个很难达成的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如果让一个人带着“想要更幸福”的目的去做原本可以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结果反而会让人的幸福感降低。这么看来,去上幸福课,去买教人幸福的书,可能用处不大。老话说,倒霉上卦摊儿,色迷看相片儿,买这些书的,都是想幸福的,然而往往越想幸福,就越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