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林甸库火灾调查
2013-05-14赵杰
赵杰
“哪里着火了?”5月31日,大庆林甸花园乡村民李建吃过午饭,走出家门,一阵大风呼啸而过,隐约闻见一股焦糊味。
这时身后一声巨响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回头一看,不远处的一堵土墙被风吹倒了。“那天天气预报城区是六级风,我们这里空旷,估计得有七八级。”李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当时并不知道,离他家不远的中储粮林甸直属库辖区内已是乱作一团。值班工人目之所见,东南部的粮仓火苗在往上蹿。“风太大,根本看不到烟。”一名工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当时不在库房,只是听见有人在叫。等库区的消防车开到时,大火借着东风,一路朝着西边的几排苇苫囤烧去了。
人为纵火猜疑
到了下午五六点,李建才看清不远处的粮库内火势很大。他当时下意识就想:“有人纵火!”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基于几种考虑:其一,平时接触过不少工人,“常听见他们抱怨,有人说累,有人说挣得少,还有人说领导贪污腐败的。”其二,他听说粮库经常来人检查,“按理说不应该有火源”。其三,玉米、大豆顶多能烧糊,但是怎么起那么大的火?估计有人为操作。但他也知道这些只是揣测,并无事实根据。
其时,已有媒体赶到并做现场报道。旋即,网络上近乎一边倒的分析将火灾与头一天发生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5月30日,中央第一巡视组刚刚进驻中储粮总公司。
粮库、火灾、反腐败、巡视,一组关键词在31日开始拧在一起,吸引了各界高度关注,一度有人将火灾与电视剧《天下粮仓》中太监夜烧粮仓的一幕相提并论。当晚,身为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中层干部的黑龙江中储粮肇东直属库主任曹冰寒,被委任为“5·31”火灾救援抢险指挥部副总指挥,连夜驱车赶往事故现场。
“绝不可能是人为纵火。”曹冰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如此回应坊间的猜疑。
按曹冰寒的说法,首先,中储粮每个直属库都有专门的监管机构,每月对相应粮库做2~3次检查,主要查账目和实物是否相符,并且每年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会有1~2次全面会查,前者查账与实物,后者除了查账目与实物,主查所贷款项的落实情况,“要查贷款的钱所购买的粮食,查库存量与库存值等等”。
曹冰寒说,这样密集的检查没有为偷倒粮食、做假账留空隙;其次,偷倒粮食会涉及到大量粮食,动作会比较大,需要联合作案,而一个库区在编职工与临时工约五六十人,涉及面太广而不可能作案;另外,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偏低,盗空一个囤无非赚几万块钱,不至于为了这点钱以命相抵。除非有一种可能,就是发泄私愤的报复性纵火,这需要有关机关的排查方能认定。
事发后第三天,6月3日晚,中储粮总公司发布了有关火灾事故的通报: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排除了人为纵火可能,认为事故原因系配电箱短路打火引发火灾。经公安部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对从火灾现场提取的粮食输送机配电箱等物证分析,最终查明起火原因为“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导致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
上述通报还解释称,由于露天垛装粮过程需要不断移动粮食输送机,且输送机工作过程中产生振动,长时间工作导致电线绝缘皮摩擦破损,最终导致短路打火引发火灾。
《中国新闻周刊》在现场调查发现,涉事部位已被公安机关封查,无法接近。安监部门、最高检及地方检察机关均已介入,当天涉事人员共9人均已被控制配合调查,其中林甸库主任郜彦平被就地免职,并与直属库副主任罗洪权一道被取保候审;直属库副主任于国春、综合科科长陈岩及5名工人被刑事拘留。
“这么大的事故,一定有人为的责任。”曹冰寒说,这种责任包含了当日安全检查不到位、当班人员麻痹疏忽、易燃物堆放缺乏防范意识,等等。
另外,粮库消防设施并不完备。在粮库区,有一个消防水池和一个给消防车加水的水鹤。而此次大火所涉及的粮囤排列较为密集,每个粮囤旁除了有两个水缸,并无有效的消防设施。
丰收“惹的祸”
中储粮关于火灾原因的通报中,有两处引发质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露天垛装粮”。在一个中国粮库内,为何会堆放苇席这样的易燃物?为何采取露天垛装粮?
“这些细节看起来简单,但分析起来要回到中储粮的储备战略。”曹冰寒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储粮的粮食储备中,除了硬性的战略储备,还有针对农民需求的临时储备,又称调节储备。“粮食丰收,产得多了,我们要收进来;粮食产得少了,就要放出去。”这次失火所涉及的粮食均系临时储备粮。
按照国家要求,中储粮对于农民所交粮食需做到“应收尽收、能收尽收”,必须让农民自愿出售的富余粮变为现金。在这样的政策前提下,去年黑龙江恰逢玉米大丰收,中储粮该省分公司所有库存爆满;同时,遭遇玉米市场不景气,价格低至0.7728元/斤。“问题就出在这里。”曹冰寒说。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林甸库的实际仓容7.6万吨,这部分粮食可存放于砖石结构的标准粮仓内,安全且易保管。但是由于丰收,从农民手中购得的过量粮食,在标准仓不足情况下,报批国家有关部门予以临时储备,主要沿袭中国古代以来的传统方式:做囤,所使用的材料是当地俗称的苇苫子。而在事故中,被直接引燃的即为尚待继续做囤的苇席。
在事故现场,这样的苇席依然可见,散落堆放于临时囤间隙内。
中储粮在通报中称,林甸库共储存的各类政策性粮食14.7万吨中,临时囤共储粮7.1万吨。此番火灾起火点位于12号露天垛南侧,共有80个储量囤表层过火,过火囤共储存粮食5.14万吨。其中,火灾共造成的粮食损失约1000吨。“经当地消防部门初步认定,火灾造成粮食损失价值约284万元,储粮资材损失23.9万元,火灾直接损失共约307.9万元。”
在这份通报中,特意以括号方式说明,“露天储粮均经过有关部门批复同意”。
据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材料,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的国粮调【2012】212、213号文件中,分别对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和大豆相关问题做了专门通知。其中提到,如部分地区仓容不足,确需搭建露天储量设施的,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省级分行共同调查测算本省(区)预计搭建总量,经中储粮总公司审核并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就损失的1000吨粮食,曹冰寒解释称,其中大部分为大火蔓延引起苇席燃烧后烧坏的粮食,主要为玉米和大豆;还有一部分是经消防车浇水、雨淋严重变质的部分。“但是,粮堆中下部的粮食都依然完好。”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以,此次火灾只是“过火”。
大火扑灭当日,林甸大雨。事故组调出300余辆卡车抢运粮食,每辆车最大承载量30吨~40吨,“24小时全天候作业,要最大程度保证所有未过火粮食的安全,否则有些沾了水火的部分会变质。”曹冰寒表示,这些粮食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转运至周边的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肇东市三地的11个粮库,以免发生次生灾害。
就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赶赴现场当日,焦糊味依旧刺鼻。林甸库周围的三条主干道被卡车占满,一眼望不到头。而车来车往的粮库大门内外,早已变得泥泞不堪。
(应采访对象的要求,文中李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