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的大部制改革

2013-05-14倪方六

读者欣赏 2013年5期
关键词:大部三省尚书

倪方六

汉代大部制改革:

“三府九寺”制

—汉成帝削弱丞相权力

在古代中国,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是宰相,系“百官之长”,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在秦汉时期,此职位的官员并不称“宰相”,通称为“丞相”或“相国”。

古代中国的大部制改革,一般都是围绕宰相(丞相)位置展开的。宰相位置或兴或废,宰相人数或增或减,都会影响到政府机构的变化。

秦汉时,中央政府机构主体是“三公九卿”体系下的“三府九寺”。汉代大部制改革,实质就是改革“三府九寺”的制度设计。

“三公”在先秦时就存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先秦时的“三公”,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秦汉时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故有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府。丞相府掌管行政;太尉府掌握军权;御史府负责监察,同时兼皇帝的秘书办。“三府”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西汉中前期,“三府”的地位并不平等,丞相府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甚至会威胁到皇权。刘彻(汉武帝)当了皇帝后有意削弱相权。刘骜(汉成帝)当皇帝时,对“三府”制度重新设计,于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启动大部制改革,实行由司徒(丞相)、司马(太尉)、司空(御史大夫)组成的新“三公制”。新“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丞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了。

秦汉时官场上基本是公、卿、大夫、士四个等级,卿行政级别低于公,但与公一样都属政府高级官员,相当于今天的中央部委一把手。秦汉在周代基础上将“六卿”扩增为“九卿”: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典客(大鸿胪)、廷尉(大理)、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

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所以有“九寺”一说。“九寺”是汉代的中央行政执行机构,为汉代的九大部委。如太常寺,又叫奉常,掌管国家宗庙和祭祀、礼仪、天文、教育、医药、卫生等,综合了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等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行政职能,可谓西汉的“大文化部”。

实际上,汉代部委不只9大部门,九卿是个虚数。据《西汉会要》“正卿九”条刘熙注,“汉常置十二卿”,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将也属卿列。西汉中后期,官员编制膨胀,仅一太常寺,公务员便多达上万人。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后,进行了新的大部制改革,将官员编制大幅精减,但太常寺人数仍超过1500人。

魏晋大部制改革:

“三省”代“三府”

—魏文帝让“秘书办”变身最高权力机构

秦汉时的“三府九寺”行政架构,到魏晋南北朝时已名存实亡,官员多是闲职,实际权力转移到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大机构。隋唐“三省六部”的雏形于此时出现。

尚书省源于西汉末年设置的尚书台办事机构,本属少府寺,是皇帝的“秘书班”,最早主管宫中文书的收发、保管,编制仅4人。到东汉中后期,国家朝政由台阁管理,尚书台成为国家实际最高行政机关,架空了三公九卿。

到曹魏时,尚书台便从少府寺独立出来,开始成为外廷机构。其首长是尚书令,与九卿为同一行政级别,而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朝会)时,位置则在九卿之前,实权相当于丞相。南朝宋时将台、省合一,尚书台改名为尚书省。

主导曹魏大部制改革的是开国皇帝曹丕(魏文帝)。曹丕扩大了尚书台的行政职能和内部结构,在其下设立了吏部尚书、左民尚书、客曹尚书、五兵尚书、度支尚书、祠部尚书“六官”,还在地方上设了派出机构“行台”,同时,精减尚书台下属职官,将东汉时34种尚书郎(又称“郎曹”,相当于今天部长下面的局长),合并为23个(后增至25个),分属六官。

曹丕的大部制改革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设置中书监。中书监最早叫“中尚书”,由汉武帝所设,地位很低,与“中丞相”的由来一样,也是因由“中人”—宦官(太监)担任而得名。中书监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出谋划策,机构设于宫禁之内。“省”由此也成了古代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加上由服务于皇帝的侍中寺改的门下省,“三省”成为中央权力中枢。

可以说,曹丕的大部制改革,为后来隋唐的大部制改革找到了方向,奠定了“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官”制并存,朝中有两套行政体系,导致机构重叠,职责混乱。司马炎(晋武帝)代魏建晋后,曾召集朝臣就两套行政系统的整合撤并进行过讨论。朝臣各方各执一词,以司空裴秀为代表的保守派占大多数,坚持维护“三公九卿”政体,还行政权于诸卿;以秘书监荀勖为代表的改革派则认为“设官分职,委事责成……九寺可并于尚书”,主张新政。

隋唐大部制改革:

“三省六部”制

—唐玄宗编制政改大纲《唐六典》

隋唐的“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行政级别相同但功能各异。隋朝规定,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这样“三省”相互牵制、监督。“三省”长官实为“宰相”,都参加中央最高层决策会议,各自对皇帝负责。

唐朝进一步改革,明确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首长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种把决策与行政执行分离的制度设计,是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成果之一,相当科学。

隋唐时的“六部”是从魏晋时的“六官”改来的,即吏部、民(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将秦汉时的“九寺”缩减掉3个,创造了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一直沿袭到清朝。

六部中的每一部职责范围都很广,如工部掌管土木、水利工程,农,林,牧,渔等几个领域和行业,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的全部职能。六部下面各设四司,故有“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说。

“三省六部”制明显优于“三公九卿”制,大唐盛世的出现与政体的先进不无关系。

“九寺”官署在隋唐时仍保留,只是通通降格降级,与“五监”、“秘书省”一样,成为具体办事部门。此时的“九寺”与“六部”没有隶属关系,但得接受六部的督责,与六部有对应关系。

李世民当皇帝时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得最彻底。当时,改革由开国宰相房玄龄主持,整改之后,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仅为640员,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李世民死后,政府机构编制迅速扩增。

李隆基当皇帝后,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以解决冗官问题,为此专门编制了一部政改大纲,就是《唐六典》。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停废诸司、监、署、府十余所,减冗散官三百余员”。

宋代大部制改革:

增设枢密院

—宋神宗“元丰改制”失败

宋朝中央行政机构仍沿袭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但内部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增设了枢密院等新机构。

变化最大的是“六部”不再隶属于尚书省,成为真正独立的中央行政机关,但职权有所缩小,职能转移。兵部调兵的权力为枢密院侵夺,户部的财权则为“三司”分去。

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三省”、“六部”、“九寺”等,在北宋都是虚位,全国军政大权实由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中书门下一把手“平章事”、枢密院负责人“枢密使”和三司的领导“三吏使”,为北宋事实上的宰相。

宋代是古代中国官僚机构最臃肿、闲官冗员最多的朝代。与魏晋时期一样,政府有虚、实两套班子。由于政府机构庞大,官多事废,导致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官员数量已“十倍于国初”。因为吃财政饭的官太多,国家财政有时还不够发工资。

于是,有了元丰年间的大部制改革。

此次大部制改革由皇帝宋神宗赵顼主导。之前,在王安石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熙宁变法”)中,已涉及了部分领域,但只是小打小闹。熙宁末年,赵顼下令校勘《唐六典》,为改革做理论上的准备。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在大臣蔡确、王珪的协助下,赵顼正式启动大部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撤销了中书门下,恢复了唐朝的“三省”制度。

但是,赵顼生搬硬套《唐六典》,却又未完全走唐朝的政改路线,所以元丰改制实际上是失败的。类似的大部制改革,整个两宋时期进行过多次。宋徽宗政和年间、宋钦宗靖康年间、宋孝宗乾道年间,均进行了政改,希望借改革富国强兵,但因改革思路和设计有问题,始终未能奏效,到灭亡都是积贫积弱。

明清时期,政府也曾启动多轮大部制改革,其中以朱元璋的大部制改革最有影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终结了自秦开始的丞相制度,创设“四辅官”,开启了内阁制。内阁制度为清朝继承,“党议天下之政”,成为清政府权力中心。

猜你喜欢

大部三省尚书
区域联动护流域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谦虚
自大的马谡
豪华的龙舟
《尚书》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湘鄂赣三省开展新闻出版广电战略合作
蒲松龄戏尚书
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