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问题和对策

2013-05-14○卢

当代经济 2013年18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浙江省文化

○卢 宁

(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2、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0)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机遇期。六中全会《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如何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理论界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要课题。浙江省1999年在全国省区中率先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十余年来,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化产业竞争力走在了全国其他地区的前列,积累了一系列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一、浙江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竞争优势

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力的载体和核心层次。文化产业能否转型升级成功代表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浙江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累了诸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商业价值观和文化资源。浙江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人文传统中主流商业价值观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竞争优势。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影响力为创意创新的源泉,这是构成区域文化产业内生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浙江省历史文化资源丰裕,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戏剧、曲艺、民俗、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九个类别。浙江省社会文化资源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向文化产业转化提供了必要条件。浙江省通过文化节庆、传承基地、文化生态区、展示场馆、传统节日、教学基地、非遗景区和生产性保护作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载体。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包括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设施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的科研教学机构的大学包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等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

2、文化产业规模、结构和文化产品。浙江省文化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较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生产基础。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只有加快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断向市场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稳定增长,这是构成区域文化产业内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浙江文化产业正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总量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56.1亿元,比2009年增长30.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比2006年提高0.6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0%,高出同期GDP增幅3.4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525亿元;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3.1亿元;文化服务业增加值398.1亿元,文化产品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的比例为50∶13∶38。文化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4%(图1)。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增加值之比为29∶24∶47(图2)。

图1 按三次产业分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图2 按三个层次分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逐渐凸显,文化产业实力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骨干文化企业数量增加,产业示范、衍生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显现。杭州市文化产业在浙江省文化产业整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杭州市文化产业总体增长平稳,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浙江省影视业发展迅猛,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出品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和浙江省“五个一工程”评奖。例如影视作品《至高利益》、《北风那个吹》、《向东是大海》、《温州一家人》,把文化资源转换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在电视剧市场上赢得巨大成功。宁波市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立式钢琴、三角钢琴和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的音响设备、相关演艺器材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好评,为中国文化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宁波文具产品年产量占到全国20%,出口总量占全国的35%,使宁波成为“中国文具之都”。

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浙江省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设施和空间载体。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走集约化道路,通过文化创意企业的空间集聚促使文化创意产业整体逐步提高分工协作效率和降低交易费用,为延长文化创意产业信息链、技术链和价值链进而整个产业链发挥生产协作平台功能。浙江省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筹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园区基地群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逐渐形成。这些园区涵盖了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出版印刷、文具生产、艺术品业等众多产业门类,对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使浙江的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态势。截至2012年末,浙江共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70多个。

杭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杭州市共16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第一批的西湖创意谷、西溪创意产业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下沙大学科技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创意良渚基地、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第二批包括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南宋御街中北创意街区、杭州山南国际设计创意产业园、东方电子商务园、乐富智汇园、分水制笔创意园区。宁波市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包括和丰创意广场、“LOFT”创意街区、“新芝8号创意园”、“财富创意港”、“128创新园”、宁波文具产业区等。温州市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包括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学院路7号LOFT”、温州创意软件园、瓯海区南塘大道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园、包装行业创新服务中心、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等。其他地区包括嵊州民间职业剧团、义乌文化制造业、仙居工艺品加工区、青田石雕业、德清钢琴生产基地、龙泉宝剑瓷器产业基地、东阳木雕产业园区、杭州民间收藏品市场,以及普陀山、天台山、南浔、乌镇、龙门镇等文化旅游区块。

4、文化会展商业模式。浙江省成熟的会展商业模式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集中展示、交流、交易平台,是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从生产环节向市场开发环节和市场销售环节的有序延伸,为延长文化创意产业链发挥交流平台功能。“十一五”时期浙江省文化产品交易和展示平台不断完善。义乌文博会、杭州国际动漫节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义乌文化产品博览会已经成为文化部重点支持的文博会。2011年义乌文博会共设国际标准展位3204个,吸引国内外1309家企业参展,实现展览成交额40.6亿元,比2010年增长44.7%;外贸成交额24.9亿元,比2010年增长47.3%,占总成交额的61.3%。2011年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425家中外企业参展,202万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签约项目212个,涉及金额106亿元,现场成交金额22亿元,总金额达到128亿元,比上届增长20%。2012年浙江省有动漫画制作企业180余家,动漫画产业从业人员1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动画教学、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链。

5、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战略和对文化产业成长扶持力度十分到位,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是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制度保障,是构成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环境要素。浙江省地市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进程中对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浙江省地市政府十分注重文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从政策上推动社会民间资本力量投资、经营文化企业。民营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总量也逐年加大,涌现出了广厦集团、横店集团、宋城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浙江省地市政府努力营造的文化繁荣发展的宏观大环境。

浙江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仅扶持力度不断增大,而且抓住了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的关键要点和文化企业经营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更加符合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具体包含:浙江省重点加强对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网络文化经营业、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经营业、文化创意和设计业、文化旅游和会展业等六大重点门类的规划与引导;扶持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等成立了浙江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打造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服务平台;实施重点文化企业上市助推计划,积极指导帮助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金海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文化企业上市;组织推荐浙江省优秀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国家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不断扩大浙江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扶持浙商文化促进会发展,开展两届“文化新浙商”评选活动,2011年以来来发展会员325个,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270亿元。

二、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的竞争优势很强,然而浙江省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数量多、同质性高、差异化小,一些园区的文化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仅完成了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园区经营和运作的软环境还没有全面完成。

2、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方面。文化产业尚未成为浙江省支柱产业。虽然“十一五”时期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不断增长,但文化企业的资产规模、产值规模、利润规模和税收规模普遍较小,与建设文化强省目标对应的规模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3、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文化制造业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过大,创意设计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业等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状态,所占比重偏小,导致浙江文化产业高级化水平偏低。

4、文化产品市场规模方面。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尽管浙江省内文化市场规模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是较大的,但是省内市场规模和国内市场规模不能满足、甚至限制了文化产业规模的发展。

5、文化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文化产品竞争力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市场规模。但是浙江省文化产品的创意内涵和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文化产品自我延续开发能力和衍生品开发能力不强,文化产品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6、在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方面。浙江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数不少,但是主要集中于制造流通领域,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媒体产业经营管理等高端复合型人才和综合型创作人才仍然匮乏,直接影响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品升级。

7、文化产业规划布局方面。浙江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忽视了文化产业的生产特性,照搬一般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设计地区文化产业规划,造成文化产业规划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导致全省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

8、文化产业链系统方面。兴文化产业缺乏对产业链上游的控制力。浙江省多数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中的运营企业是从引进、代理、加工起步,停留于产业链下游,获得收益分割率和产品附加值都非常低,直接导致文化企业利润率不高。

9、在文化产业资金供给方面。现有投融资体制不能满足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对新兴文化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限制多,缺乏市场化、多元性、有效规避风险和获得合理回报的投融资机制。

10、在文化产业投资成分方面。尽管国有成分比例下降、民营成分上升的趋势明显,但是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的资本交融、分工协作不足,损失了竞合效应,较少形成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倡导的实行市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文化企业。

11、文化产业管理监督方面。对改制后的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的考核指标、评估标准过于简便、没有统一在同一框架范围内。受归口管理部门限制,有的地方采用工业企业体系的评估标准衡量改制后的国有文化企业经营业绩。

12、文化企业治理结构方面。文化企业所有制决定了治理结构水平。改制后的国有文化企业受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传统管理体制影响较深,民营文化企业以家族治理模式为主,专业化经营和治理水平不高,导致市场决策缺乏灵活性和稳定性。

三、浙江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战略体系和对策系统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经历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阶段。面对由科学技术引发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重大变革,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科学认识、规划、管理决定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浙江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文化强省建设需要调整新思路、谋划新举措,制定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体系和对策系统。

1、浙江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体系。在科学发展理念上,实现文化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型发展的战略转变,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科学发展路径上,实现新兴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由技术合作向多元深度融合的战略转变,形成国际化的多业务领域、多市场平台、多产业整合的立体文化产业网络。在科学发展方式上,实现由以加工代工生产为主向以创意内容产品生产为主的战略转变,提升浙产文化精品的综合竞争力、可持续开发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在科学发展动力上,实现由政府投入驱动创新为主向依靠企业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的战略转变,推广文化用品加工和文化设备制造企业产品自主研发的创新经验。在科学发展模式上,实现由文化产业内部小融合向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大融合的战略转变,不断延伸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尝试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

2、浙江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系统。政府文化管理相关部门要不断提高对文化产业的生产属性和文化企业市场主体等全面的科学认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

(1)正确理解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内涵。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由传统文化产业为主调整为以高端新型文化业态为主。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由非经济、非市场、非产业、非企业模式转变为赋予经济属性、市场属性、产业属性、企业属性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的评价方式由增加值总量、企业数量、产品批量转变为增加值结构、企业效益、产品品牌为主。

(2)科学认识文化产业类型和文化企业规模。文化产业包括多个子产业类别,它们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史地萌芽发展的。创意产业是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实现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产业形态,是文化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把大型文化骨干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当作两个重点支撑,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形成新兴文化企业和传统文化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良性生态环境。

(3)牢固把握文化产品内涵的先进性,鼓励原创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浙江本土特色文化,坚持新兴文化产品与增强文化软实力紧密结合。既要把历史民族文化、现代社会文化引入文化产品创意中,又要保证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保证与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追求相一致,凝聚浙江特色人文精神。

(4)加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保证与文化强省建设规划战略方向的一致性,重点完善全省新兴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要及时纠正和整改不切实际、盲目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跨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质化瓶颈,避免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战略性短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浪费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同时防止对相关度低的其他产业认定松懈导致文化产业范围的同化、泛化、虚化,带来冒用、骗用文化产业相关优惠政策的后果。

(5)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和运行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准确、清晰、有序。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加快形成文化企业的孵化和培育功能,建立园区退出机制。要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入、采用政府行为培育文化事业、再逐步推向文化市场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模式,转变为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孵化文化企业产业。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加快形成促进文化产业的关联与融合功能。要减少利用行政纽带对文化产业的不同结构成份“拉郎配”式重组,转变为更多地凭借资本纽带促进文化企业融合,完成资本积累和积聚。

(6)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解决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过程面临的实际困难,增强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原创性、基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促进新兴文化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产业化的突破性进展。新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要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文化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有关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文化科技创新的服务机构,分层次优化技术创新主体、新兴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效对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新兴文化业态的创新培育、转化应用能力和文化产业对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力。

(7)搭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合理规避投资风险,寻求新兴文化产业多元化营利模式。首先,未来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将更多以产业基金为主导,要加强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专业投资机构的管理,增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扶持对象的申报审核和跟踪管理。在政府财政倾向扶持培育文化产业的导向作用下,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寻求多样化的风险规避方式,形成社会化的风险抵御机制,保证文化企业收益稳定增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稳步发展。

(8)完善省内高校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总体布局,深化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为重点,培养新兴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积累本土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大力发展教科文融合的新兴、前沿文化产业交叉学科,主动开辟、巩固和提高能够满足新兴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前沿学科作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人才教育系统。同时充分发挥新兴文化产业吸纳人才的独特优势,为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1]陈立旭: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家庭、张容: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3]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十二五”展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汪俊昌、陈立旭:人文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5]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

[6]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2010)[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2010.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浙江省文化
《初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谁远谁近?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