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佛坪:『移』出百姓幸福生活

2013-05-14胡贵军吴燕峰陈泓冰

中国西部 2013年10期
关键词:王家移民

文/ 胡贵军 吴燕峰 陈泓冰

欢乐在姑娘眼角绽放,喜悦在汉子眉梢飞扬,幸福在一条条新建村道奔驰,小康在一个个产业基地酝酿,甜蜜在一座座新村小院飘荡……沐浴着冬季暖阳,年前记者先后走访了佛坪县王家湾、三教殿扶贫移民安置点,亲身感受搬迁群众的生活变化。

“没想到这辈子能从穷山沟里搬出来,还住上了敞亮的小二楼,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说起扶贫移民,袁家庄镇王家湾村民汪能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汪能强以前居住的王家湾村张家沟距离这里3公里,一家三代人在三间土墙瓦房“蜗居”30多年。因地处偏远的深山,水、电、路“三不通”,平常下山购买农资、生活用品要走两个多小时,收庄稼全靠肩挑背扛。

搬出大山后,汪能强发展木耳3万袋、猪苓40多平方米、山茱萸1000多株,养殖大鲵30尾,2012年收入4万多元,还清了10多万元的建房借款。

2010年初,村上启动贫困人口搬迁工程,汪能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对象,获得政府3.5万元补助资金。通过贷款和向亲朋好友借款等方式,汪能强共投入13万元修建房屋。“在政府好政策帮扶下,2011年10月我就搬入了新居。你看,这房间结构布局多合理、多宽敞明亮。自来水、水冲式厕所、电视机一应俱全。”

“没有电,没有路,卖个猪也得几个壮劳力抬下山。买个摩托车,只能骑到山下亲戚朋友家寄存,剩下的大半山路还得走回去。遇到干旱缺水就担水吃。”提起过去的深山生活,西岔河镇三教殿村民曹树贵忍不住地摇头叹气,“想也想不到我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盖房子花了20多万元,政府给我们每口人补贴3800元!”老曹家气派漂亮的四间两层楼房矗立在108国道旁边,院子里停放着一辆面包车,房顶安着太阳能热水器,室内摆着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从大山深沟、交通不变的庙沟搬到这里居住三年了,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看病、买东西比原来方便多了,打个零工、做个小生意信息也灵。”曹树贵说。

“当初我顾虑重重,怕搬出来无地可种,无事可干,致富无门。现在可好了,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吃上自来水了,并且靠育苗有了稳定的收入,我是尝到了扶贫搬迁的甜头了!”从王家湾村张家沟搬迁到该村集中移民点的周永成一脸喜色地告诉记者。

王家湾村支书蒋峰说,为摒弃一些村民“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的思想,帮助他们早享搬迁实惠,村干部踏遍山间小路,走进农家院落做思想工作,打消他们害怕下山的顾虑。同时,对移民点进行高起点、高规格规划,县国土、林业等部门对土地审批、林材使用、资金信贷等方面开“绿灯”,户均减免土地占用、林木使用等费用4000元左右,每个移民不但可以直接享受建房补助款,而且县财政拨付配套资金20万元,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调动了深山区移民对象的积极性。三年来,全村共搬迁38户161人,有效解决了偏远“三不通”、灾害频发、自然条件差、居住分散的贫困人口住房。

在王家湾村委会前的移民点上,记者看见周永成家和其它9户移民的新楼连成一排,通村水泥路通到门前,夜来香、万年青在水泥场边间杂栽种,仿佛城市中的居民小区。每户宅地总面积180多平方米,其中院场、道路等30多平方米,家家单层住房面积都在140平方米左右。“如今大家都住得近了,有空就可以说说话,有事相互帮帮忙,比以前方便多了。”周永成满脸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搬得出,还需稳得住、富起来。该县在土地、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移民安置地生产条件、移民富余劳动力转移、移民增收和持续发展等问题,帮助搬迁户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实现“搬进新房,新添富路”。

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佛坪县共投入8171.9万元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建房22.1万平方米,搬迁安置2044户8372人,移民户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如今,走出深山的移民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种苗木、养大鲵、发展食用菌……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快。

目睹着一幢幢漂亮的新居,聆听着移民群众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着他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记者真切地感受到移民搬迁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群众的生产生活。(来源:陕西日报)

猜你喜欢

王家移民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王家新的诗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王家湾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王家春:一场“自我”的绘画
漫画欣赏
也无风雨也无晴
内陆移民(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