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实效绽开妙笔之花
2013-05-10周雨亭
周雨亭
【摘 要】作文训练时必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积累丰富的语言,让学生自由表达,注重激励、赏识进步,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来。
【关键词】写作;兴趣;个性;积累;赏识
写作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灵动的世界,我们却发觉孩子们笔下的生活是那样的黯淡无光,都是充满空话套话的“得意之作”。要看到孩子们朝气蓬勃的影子,在作文训练时必须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如何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对于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因此,作文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一个场面描写的作文,为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组织了听音乐传花游戏,并出示优美小秘诀(看到什么说什么,听到什么说什么,闻到什么说什么,尝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触到什么说什么)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先让学生说,后转换为写,每个同学都写出了精彩的文章。六年级语文下册中一次科学实践,我先在班上做了回形针放入水杯后水不会溢出的小实验,小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了,然后让学生从中引出所包含的奥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二、自由表达,张扬写作个性
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给了孩子不同的生活体验。学生有了鲜活而又丰的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并不一定能写出个性化的习作,只是提供了一种基础和可能,这时教师就要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容易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协奏,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通过对生活的描述,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感情,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见解。大胆想象,神彩飞扬,文思泉涌,写出的文章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
三、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常言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理:文章源自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提起笔来,胸中纵有万千思绪,下笔却只有片语只言,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原因主要是语言的积累太少,生活积累不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是习作的基础,只有语言和生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写出有血有肉、情真意切的文章。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基本途径,即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材料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才能为写好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佳作,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方面,无不独具匠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学生尽可能地熟读、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有一定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丰富的课外读物可以拓宽视野,丰富海量词汇,每读一篇,自主积累语言。如此日积月累,内化吸收,在学生自己习作时,那些适宜的篇章结构、生动的语言词汇就会蹦跳出来。要写出有血有肉、情真意切的好文章,还必须要去体念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间百味。因此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自主写作的欲望。
四、尝试成功,提高写作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习作中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情感,促进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写作练习。在评价作文时,因该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例如,在作文本上用鲜红的波浪线标出好词好句,选择优秀片段、进步作文在课堂中朗读,定期张贴公布,鼓励学生在期刊报纸上发表习作,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总之,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